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卓文君

卓文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1/16 9:36:17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

基本资料

本名:卓文君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蜀郡临邛(今四川成都邛崃)

主要作品:白头吟

主要成就:蜀中四大才女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人物生平

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四川成都邛崃)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出嫁后丧夫(《西京杂记》称此时卓文君十七岁),返回娘家住。

时逢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临邛县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凤求凰》等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配不上他。宴会完毕,司马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便同卓文君急忙赶回成都。卓文君进到司马相如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文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天,文君对相如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站在垆前卖酒,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到女儿的事情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轶事典故

白头吟

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给相如。

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以往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诗》旁敲侧击诉衷肠。相传卓文君又附《诀别书》给相如。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当垆卖酒

卓文君是个能诗善画的女才子,恐怕是可以推断的。明代人胡应麟论及汉魏间夫妇俱有文词而最名显者,首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参见《诗薮》外编卷一。

唐·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卓王孙家僮有事到成都府……正来到司马长卿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

南朝·陈·徐陵《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明·夏完淳《雪后怀张子韶》诗:“当垆对酌睨文君,露顶沉杯呼阮籍。”

人际关系

父亲:卓王孙

兄弟:不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王孙有一儿两女)

姊妹:不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王孙有一儿两女)

配偶:第一任丈夫:不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婚后不久逝世)、第二任丈夫:司马相如

历史评价

清朝的鹅湖逸士评价卓文君:“有俊俏一流,如西楚之虞姬、汉之李夫人、卓文君、三国时之孙夫人、北魏之木兰、隋之红拂女,此数人者,类皆体质修颀,纤腰绰约,或具英雄之侠气,或称巾帼之名流,俊俏而适成为丽。”

王闿运认为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是“史公欲为古今女子开一奇局,使皆能自拔耳。”

王闿运的弟子陈锐说:“读史记,疑相如文君事不可入国史,推司马意,盖取其开择婿一法耳。”

钱钟书先生在此意味深长地评注:“目光如炬,侈谈‘自由婚姻’者,盖亦知所本。”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从来未见记载卓文君对丈夫功名的渴求,倒是看出她非常会享受和司马相如在一起的不同生活形态。

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没有被伤害丧失理智成泼妇,而是以诗来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爱情。卓文君的经历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

人物争议

据《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卓文君作《白头吟》,此说似不足信。《白头吟》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另有《宋书·乐志》载晋乐所奏歌辞。两篇内容大致相同,后者篇幅较长。《乐府诗集》一并载入《相和歌·楚调曲》。另据《宋书·乐志》看来,它与《江南可采莲》一类乐府古辞,都同属汉代的“街陌谣讴”,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乐府诗集》和《太平御览》也都把它作为“古辞”。《玉台新咏》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为文君的诗篇,就连题目也不叫《白头吟》。惟有《西京杂记》有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之说,然而却不著录歌辞。清人冯舒在《诗纪匡谬》中也力辩其伪。因而这或许是一首来自民间的作品,或许文君自有别篇也未可知。

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郭茂倩所著《乐府诗集》当中记载的《白头吟》绝非卓文君所写,这是两首五言诗,但西汉中期不可能产生这么成熟的五言诗。

怨郎诗

《怨郎诗》显然与卓文君无关,“百无聊赖”一词在卓文君死后数百年才出现,且当时转世这一说法并未流入中原。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那是元曲风格。

诀别书

对于卓文君所写的《绝别书》,据《西京杂记》说“文君为诔,传于世”,可不载其辞。《司马相如诔》原载明人梅鼎祚《历代文纪》,然而出处不详。据前人考证看来,《司马相如诔》一文当是后人伪托。参见清人严可均校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另外,《艺文类聚》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所记稍异。

后世纪念

琴台路

琴台路,是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市内大型珠宝楼在这里荟萃,也兼有少数小规模餐饮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整个街区缺乏统一性,特色不突出。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琴台路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了特色街区的营造以及同周围环境的结合。

文君酒

文君故里,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街有文君街,井有文君井,竹有文君竹,江有文井江。陆游赞尝过文君井,郭沫若也赞尝过文君井,连湖北黄碧野的长篇小说,抗日时期也在文君井完成的。可见井秀水美润育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杨超题写“文君故里”四字,张爱萍题写“风流传千古”五字,马识途题写“秦汉遗风”四字。在邛崃,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包含了文君的身影。

史书记载

《汉书》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标签: 卓文君

更多文章

  • 邓绥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邓绥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邓绥是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永元七年(95年),被选入宫中。永元八年(96年),封为贵人,恭谦肃穆,侍奉汉和帝。永元

  • 孝成许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成许皇后

    孝成许皇后(?-公元前8年),汉成帝刘骜第一任皇后。昌邑(今山东巨野)人,恭哀皇后许平君堂兄弟大司马、车骑将军、平恩侯许嘉之女,汉元帝刘奭的表妹,汉元帝将许氏许配给皇太子刘骜为太子妃。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立许氏为皇后。许皇后出身名门,色艺俱佳,犹擅文章,十数年间汉成帝

  • 孝哀傅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孝哀傅皇后

    孝哀傅皇后(?-公元前1年),名不详,野史载其名为傅黛君,汉哀帝的皇后,河内温县人,孔乡侯傅晏之女,汉哀帝刘欣祖母傅太后(傅昭仪)的堂侄女。刘欣为定陶王时,傅氏嫁给他。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刘欣获立太子,傅氏成为太子妃。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刘欣即位为帝,立傅氏为皇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

  • 窦妙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窦妙

    窦妙(?―172年),女,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东汉时期皇后,大将军窦武长女。延熹八年(165年),选入掖庭,受封贵人。同年,成为汉桓帝刘志第三任皇后,很少受到宠爱。汉桓帝去世后,窦妙拥立汉灵帝刘宏,成为皇太后。建宁元年(168年),父亲窦武谋诛宦官失败,窦妙受到连累,迁居于南宫云台。

  • 吕媭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媭

    吕媭(xū)(?—公元前180年),也写作“吕须”,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吕公的第三女,吕长姁和皇后吕雉的妹妹。嫁予舞阳侯樊哙,与樊哙育有一子一女。吕后当政时,受封临光侯。吕媭掌管政事,专断横行,导致大臣畏惧。吕后死后,发生诛除吕氏的斗争,吕媭连同儿子樊伉一同被处死。本名:吕媭别名:吕须所处时

  • 栗姬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栗姬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讳皆不详,齐国人,汉景帝刘启的妃妾。早年受皇太子刘启宠爱,为刘启生下三子:刘荣、刘德、刘阏于。栗姬年纪渐长,逐渐失宠于景帝。刘荣作为景帝长子,先是被立为太子,后来因栗姬心胸不够宽广而被废,栗姬忧郁而死。司马迁说:“栗姬负罪,王氏乃遂。”《史记·太史公自序》栗姬墓在景帝阳陵以北,

  • 卫君孺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卫君孺

    卫君孺,一名卫孺。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时期人物。家世寒微。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之长姐。嫁予太仆公孙贺为妻。本名:卫君孺(汉书)别名:卫孺(史记)所处时代:西汉文、景、武时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东平阳家世出身卫君孺出生时间不详,于汉文帝或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在当时的平阳

  • 臧儿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臧儿

    臧儿,西汉人,是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汉初开国异姓王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先嫁给槐里的王仲为妻。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中文名:臧儿别名:平原君国籍:西汉民族:汉族封号:平原君祖父:燕王臧荼夫君:槐里的王仲,长陵田氏儿子:王信,田蚡,田胜女儿:王娡,王皃姁外孙:汉武帝刘彻(刘启

  • 诸邑公主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邑公主

    诸邑公主(?—前91年),汉武帝女,食邑在诸邑,丈夫不明。《史记》中未出现这位公主。《汉书》中记载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同坐巫蛊而死,未云公主生母。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其母是卫子夫。本名:刘氏别名:诸邑公主所处时代:汉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长安父亲:汉武帝刘彻母亲:卫子夫弟弟:戾太子刘据姐妹:卫

  • 阳石公主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阳石公主

    阳石公主(?—前91年)汉武帝女,食邑为阳石。《史记》和《汉书》皆记载她为帝女,未云生母。本名:刘氏别名:阳石公主、德邑公主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逝世日期:公元前91年父亲: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晚年,征和二年(前91年)正月,朱安世从狱中上书,告发太仆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