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万籁声

万籁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54 更新时间:2024/1/16 20:17:23

万籁声(1903年2月-1992年8月),当代武林泰斗,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的掌门大弟子,自然门武学第三代掌门人,是一代爱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省政协委员。他1903年出生于湖北,192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1942年入闽,1945年定居福州。他先后授徒3000名,培养出众多全国冠军和武林高手。万籁声一生从事武术事业,六十年不易其志。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武术工作大会期间,福建老人万籁声是位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在他的住室里,武术界、新闻界以及体育界的领导同志,来拜访的络绎不绝。当时报纸称他为武术工作大会的“新闻人物”。

基本资料

名:万常青

别名:万籁声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

出生日期:1903年2月

逝世日期:1992年8月

职业:武术家、武术教育家,省政协委员

毕业院校: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成就:撰写书籍,著有武术作品十

传授徒弟,门徒弟子遍及海内外

代表作品:《武术汇宗》、《万籁声武术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等

个人经历

著名武术家万籁声,1903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今鄂州市葛店镇牌楼街),原名万常青。13岁随叔父万廷献到北京读书,十七岁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23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州神枪手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赵鑫州是位彪形大汉,虎背熊腰,练得一身好武艺。

万籁声学了三年少林六合之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他抱着好奇之心前往拜访,从头到脚将杜心五打量了一番,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削瘦,衣衫褴褛,满嘴疯话,行为放荡不羁,但两眼炯炯有神,知道不是等闲之辈,便要拜他为师。

杜心五听后哈哈大笑说:“我根本不会什么武术,你还是赶快走吧。”

万执意恳求,几次往访。杜心五终于被这位求学心切的青年的诚意所感动,便收了他。原来杜心五练的是自然门内功,此门功夫历来只单传不传其二。

万得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百川、杨畏之、邓芷灵、显斋、王荣标、等名师,均得到了他们的传授。万当时在读书和任教的八个寒暑里,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练武上。他除了擅长少林六合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其他各大门户如形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功法无不涉猎。

1927年初,万籁声第一次在武坛显露锋芒。《北京晨报》连续两个月发表了他的数篇武术论文,引起了武术界人士的注目。1928年,他又撰写了十几万字的《武术汇宗》,并从此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籁声。

1928年10月11日在南京举行武术国考,各地高手云集。万籁声代表北京队前往南京比赛。临行前,师父杜心五对他说:“我们师徒之间的情缘就到这里吧!你这一走,将来我们见面之日也就很难了,我没有什么东西可送你的,你就把这一尺长的短剑带在身上,它跟着我已经几十年了,你看到它就象见到我一样。”

万籁声捧着剑,含着热泪对师父说:“比赛一结束,我就会回来看你的。”于是拜别了老师南下,果然不出杜师父所料,万到南京之后,一举成名,再也没能回到师父身边。从此,万籁声带着这把短剑,走南闯北,每天睡觉的时候,总将它压在枕头下,如今这件珍品已跟随他数十寒暑。

万籁声由于技艺高超,在这次比赛中被当时两广总指挥兼广东省主席济深先生看中,被选聘广州担任两广国术馆馆长,授少将级军衔,时年25岁。他到广州后,当地名手不服,纷纷前来要求比试一番,万籁声使出六合门和自然门的神打功夫,两手如绳索,五指似钢钩,来如疾风暴雨,去如奔洪汇江,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手,而令其折服。

从此,万籁声在两广的名声大震,各地名手云集而来。但人事沧桑,李济深下野,两广国术馆解散。此后,万籁声又辗转南北,在上海、河南、武汉、广西等地从事武术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万籁声先后任重庆中央训练团武术总教官、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广西大学体育部主任、永安体育师范学校校长,福建省等地学院体育教授等职。

武术成就

万籁声早年撰写的《武术汇宗》,据说是中国近代首部武术专著。《万籁声武术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国际武术体操教范》、《国际气功武术教范》、《武术言论集》、《中国伤科》、《治平之道》等。万籁声历任中国武术学会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福州市武术协会顾问组长,市武术馆名誉馆长,武当拳法研究会总顾问等。

转职医生

解放后,万籁声改行当了伤科医生,和妻子张玉瑛在福州安家。但依旧习武练身,传授徒弟,并从事武术著述。万籁声早年撰写的《武术汇宗》,据说是中国近代首部武术专著。后又陆续著有《原式太极拳图解》、《国术教本》、《药功秘》、《自然拳法汇宗》、《国际武术体育教范》、《国际技击武术教范》、《国际武术体操教范》、《国际气功武术教范》、《武术言论集》、《中国伤科》、《治平之道》等。

他在教学方面,贡献了毕生精力,去世前一年,还在福州开办了“万籁声武术馆”。其门徒弟子遍及海内外,名徒有罗开明、洪正福、吴明怀、梁守忠等。

后人评价

他的后人表述万籁声以“信、义、侠、勇”四德立身。

标签: 万籁声

更多文章

  • 杨武之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武之

    杨武之(1896—1973)原名杨克纯,武之是他的号。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Waring)问题

  • 梁思永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思永

    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广东新会人,1904年生于上海(另一说法是澳门),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著作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他通过一生的田野实践和辛

  • 岑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岑彭

    岑彭(?-36年),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阳县长,曾长期坚守宛城抵抗更始政权。后来,他无奈投降,被刘縯所救,并隶属于刘縯。在刘縯被杀后,岑彭被大司马朱鲔收编。后来,迁任淮阳都尉、颍川太守。建武元年(25年),岑彭归降刘秀,被任命

  • 居正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居正

    居正(1876—1951年),原名之骏,字觉生,号梅川,别号梅川居士,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中国当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年轻时赴日学习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组织共进会,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指挥者之一,辛亥革命元勋。南京临时政府内政部次长,南京国民政府司法

  • 曾中生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中生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钟圣,湖南省资兴市人,军事家。1926年6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前敌总指挥部组织科科长。1917年秋考入郴州第七联合中学(今郴州一中),1920年投笔从戎,1921年从学校毕业到县乐成高小任国文教员。1923年毅然离开军阀部队,接触革命理论。1925

  • 刘坤一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坤一

    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4年,调署两江总督。1875年9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

  • 章泯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章泯

    章泯(1906年-1975年2月),戏剧、电影教育家。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县人。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1931年当选为左翼剧联执委和编导部主任,是中国左翼话剧舞台的奠基人之一,江青30年代情人之一。解放后,任中央电影局艺委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中文名:章泯国籍:

  • 林纾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

  • 松本米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松本米子

    松本米子(1905年-1986年5月23日),日本仙台市人。她是中国数学家苏步青的妻子,为苏步青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松本教授之女。1931年,随苏步青来到中国杭州。松本米子在1953年入中国国籍,改名苏松本,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日本人。1986年5月23日,苏松本在上海病逝。中文名:松本

  • 任继愈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任继愈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