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振声

杨振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3/12/5 0:22:39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另有同名人物杨振声,为出生于广东的主任医师。

基本资料

名:杨振声

别名: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蓬莱水城村

出生日期:1890

逝世日期:1956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国文系

主要成就:主编《经世日报·文艺周刊》

党派:九三学社

个人履历

杨振声少时在家乡读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

1918年与进步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任编辑部书记。

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专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博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24年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1930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任职期间,民主办学,广罗人才,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一时间学者名流云集,人才济济,灿若群星,迎来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个黄金时代。他不辞劳苦,亲自开设“小说作法”课。

1933年,杨振声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小实验国语教科书》和《中学国文教科书》;同时与沈从文合作编辑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文系教授,后任西南联大叙永分校主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负责北京大学北迁筹备工作,并任教。同年与沈从文、冯至合作编辑《现代文录》,主编《经世日报·文艺周刊》。新中国成立后,杨振声仍于北京大学任教,兼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

1952年调任长春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当选为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春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长春分社委员。

1956年,病逝于北京,终年66岁。临终,唯一的遗嘱是将其全部藏书(2379册)捐给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

思想品质

为人正直、廉洁、谦虚、热情。平时或穿西装,或着大褂,经常手中拿着一个大烟斗,长方形的脸上,经常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潇洒大方而又平易近人,很有一个教育家和学者的风度。当时,经常有学生到他的住处去拜访他,谈创作,求学问,他总是热情接待,不是端出咖啡,就是沏上清茶,亲切交谈,娓娓不倦,使人如沐春风。他是国内闻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豪放、苍劲,颇有魏晋风骨。对于诗词,他也十分喜欢和擅长。当时,学校中发布的布告,经常是用固定的格式和死板的套语。思想开明,热爱祖国,同情革命,始终保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与许德珩等同学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反对卖国贼陆徵祥、曹汝霖和火烧赵家楼活动,被捕入狱一周。“九·一八事变”时,捐款数百元,支持学生南下请愿。担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前身)校长时,为维护教育独立,抵制国民党和军阀干预,于1932年辞去大学校长职务。1934年,杨振声受国民党委托,担任在英国举行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主持人,当得知古物展出后将用来换取军火时,便立即辞去主持人职务。建国前夕,国民政府为其送去到台湾的飞机票,他毫不动摇,坚守岗位。

个人评价

他不仅从事高等教育,而且重视中、小学教育,曾亲手编写了《抗日救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实验小学国文教科书》。杨振声不仅致力于教育事业,还创作了大量联系现实斗争的文学著述,有中、短篇小说20余部(篇)和散文、杂文、诗歌等50余篇(首)存世,其一生著述颇丰。在读书期间,就陆续发表了《渔家》、《一个兵的家》、《贞女》和《磨面的老》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1924年,又发表了代表作中篇小说《玉君》。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鲁迅称他是一位“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将他的作品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新潮派”小说代表作选入《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创作了许多联系现实斗争的丰富多彩的杂文、文学评论和小说,表达了反侵略战争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家。其文学创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小说集《玉君》,收入小说12篇。198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杨振声选集》,收入他的各类文学作品56篇。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南京政府下令将其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由教育家蔡元培举荐,1930年5月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时,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打破门户之见,广揽有学识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北大呈一时之盛。

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黄敬思任教育学院院长兼教育行政系主任,黄际遇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王恒守任物理系主任,曾省任生物系主任,赵太侔任教务长。另有杜光勋、游国恩、张煦、沈从文、傅鹰,及稍后到来的老舍、洪深、任之恭、王淦昌、童第周等。除师资外,杨振声十分看重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建设,他把这一工作视作盖房子打基础。同时他很重视图书、设备的管他和利用,他任校长时期,主持建造了一个科学馆,图书馆建设也颇有水平。

杨振声主张从严治校,主持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工作能按部就班有序进行,这样可使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造就有用之才。杨振声尤重视办学质量,他在校内实行淘汰制,规定比许多名校更严的制度,形成很高的淘汰率。

在学校内重视开展学术活动,带头进行学术演讲,请校内外学者名流繁荣学术,鼓励师生们建立学术社团,创办学术文艺报刊。任校长两年,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为人们肯定的重要贡献。

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期间,效法老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积极延聘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可谓名流云集,人才济济,其阵容之齐整,在全国的大学中也屈指可数,形成山东大学创建后鼎盛一时的局面。以自己的地位和声望,经常邀请学术界的名流来校讲学,学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活跃。当时学校的地位确属蒸蒸日上,学校的声誉更是与时俱增。特别注重加强文科,十分重视文科的教学。他在为中文系学生讲的《小说作法》专题中,既突出新文学的战斗精神,又强调美学的艺术风格。有时以自己的创作过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内容丰富,材料充实,深刻简练,使学生大受教益,深得好评。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继承“五四”的光荣传统,先后发表了一批反帝反封建、暴露旧社会黑暗、反映工农大众疾苦、争取妇女解放的文艺作品。鲁迅称他是“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已收入1957年出版的《玉君》一书中。

标签: 杨振声

更多文章

  • 汪静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汪静之

    汪静之(1902.7.20—1996.10.10),安徽绩溪人。农工党成员。大学毕业。1921年起在《新潮》、《小说月报》、《诗》、《新青年》等杂志发表新诗,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创立湖畔诗社,曾任武昌旅鄂湖南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安徽第二农业学校国文教师,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编纂人员,《革命军日报

  • 莫耶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莫耶

    莫耶,女,原名陈淑媛,笔名白冰、椰子、沙岛,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崇善里东溪乡(今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是一位老革命家、女作家。代表作品有《延安颂》。1986年5月7日因病在兰州军区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中文名:陈淑媛别名:莫耶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省安溪县出生日期:1918逝世日期:1986职业

  • 杨泽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泽柱

    杨泽柱,男,汉族,1954年1月生,湖北松滋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曾任湖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6年1月6日,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6年1月26日

  • 萧孟能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孟能

    萧孟能,男,湖南常宁市兰江乡人。萧同兹子。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经济系,1949年举家迁往台湾。1952年与妻子朱婉坚在台北衡阳路15号创办文星书店,1957年创办《文星》杂志。在他的提携、指导、帮助下,出现了一大批如李敖、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何秀辉等在文坛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优秀作家,期间著有《出版

  • 黄大能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大能

    黄大能(1916.08.29~2010.07.06),男,上海人,(原政务院副总理、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创始人黄炎培第四子)。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六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

  • 柯麟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柯麟

    柯麟(1901—1991),广东海丰县人,1900年9月出生于海城镇一个工商业者家庭。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著名的医学教育家。柯麟被誉为中山医学院的一代宗师。1991年9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中文名:柯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海丰县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91年职业:特

  • 梅娘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梅娘

    梅娘,现代女作家,1920年生于海参崴。本名孙嘉瑞,另有敏子、孙敏子、柳青娘、青娘、落霞等笔名,早年丧母,梅娘谐“没娘”之音。1942年在“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评选活动,梅娘与张爱玲双双夺魁,从此有“南玲北梅”之誉。1997年,梅娘被列入现代文学百家。2013年5月7日上午10时35分,梅娘病逝,享

  • 徐僖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僖

    徐僖(1921.1.16-2013.2.16),江苏南京人,高分子材料学家、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里海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

  • 贾祖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贾祖璋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中文名:贾祖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海宁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1988年职业:科普作家、编辑家毕业院校: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主要成就:中国科学

  • 张骏祥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骏祥

    张骏祥(1910年12月-1996年),男,江苏镇江人。中国电影、话剧导演,剧作家、理论家、事业家。笔名袁俊。改编或导演了《胜利重逢》、《翠岗红旗》、《鸡毛信》、《白求恩大夫》、《燎原》、《大庆战歌》等影片。其中,《翠岗红旗》、《鸡毛信》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故事影片奖。出版论文集《关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