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董乐山

董乐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87 更新时间:2024/1/18 1:17:09

董乐山,翻译家,作家,美国化研究学者。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6年冬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后历任新华社参编部翻译、审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1957年被划为右派。文革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等职。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合译)、《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西行漫记》等均有广泛影响。编有《英汉美国翻译社会知识辞典》。文革后出版有《译余废墨》等散文随笔集。有四卷本《董乐山文集》。哥哥董鼎山是中美文学交流杰出的使者。

基本资料

中文名:董乐山

外文名:麦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24年11月14日

逝世日期:1999年1月16日

职业:翻译家,作家,美国文化研究学者

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

代表作品:译作:《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九八四》著作:《董乐山文集》

个人经历

1924年11月1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从事染料生意的商贾之家,排行老三。先后在私塾、教会小学和教会中学读书。

1937年,转到上海租界里上海光华大学附中继续学业。

1940年,作为上海光华附中全校学生的二十一名学生代表之一,反对学校悬挂伪国旗并反对学校汪伪政权“登记”,迫使校方未去“登记”,他因此被“勒令学”(变相开除),并上了黑名单。

1942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修英国文学,受教于莎士比亚专家文显教授、欧洲戏剧专家姚克教授以及专授新闻写作的彭望荃教授等学者。不到20岁的他,便以“麦耶”为笔名,蜚声上海戏剧评论界。他的第一首诗就被《大美晚报》副刊主编柯灵看中并刊出。

1946年毕业后,在上海《东南日报》任助理编辑,后又考取了美国新闻处,工作了半年。1947年,脱离组织。

1949年全国解放,没有随他的朋友们离开上海,而是留下来希望在新中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1950年初,考取了南下上海招聘翻译的新华社外文部。

1956年,新华社成立翻译部,董乐山担任业务秘书。除了完成繁忙的翻译和定稿任务外,还编写了几万字的《新闻翻译手册》。在《参考消息》工作了八年。《参考消息》的报头题字,也是经他再三斟酌选定鲁迅先生的手迹,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直沿用至2017年。

1956年,在帮助党整风的号召下,提出了让干部稍有一定程度的择业自由的意见,1957年夏天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唐山去“劳改”。

1961年被改正,回到新华社,身份却仍属“摘帽右派”。与其他几位好友开始《第三帝国的兴亡》的翻译工作,该书1963年首次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内部发行,此后多次再版。该书确立了董在翻译界的地位,被一些大学的英文系当作翻译教学的范文。

1971年在河南明港的“五七干校”,因搬运重物疲劳过度从拖拉机上摔下而使左臂折断。

1976年后,应三联书店之邀,翻译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传记《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1978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陈适五在外文出版局主持一本《国外作品选译》,专门刊登“某些有参考价值而篇幅过长或性质不合的材料,供领导及其他同志参考”,向董乐山约稿,他选择了《1984》。

1979年获得改正。

1979年4~7月,《1984》在《国外作品选译》分三期刊登,这是《1984》同中国读者的第一次见面。

1980年,董乐山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从事美国文化研究。主编出版了《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词典》。合校了流行一时的《光荣和梦想》,单独校完了《美国志》、《美国新闻史》等书。

1982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卢斯基金会访问教授,负责接待他的是爱德华·耿教授,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抗战时期文学活动的学者,写过一部专著《不受欢迎的缪斯》,其中评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戏剧活动时就引述了许多董当年所写的剧评。

1985年,《1984》正式以书籍形式出版,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这三部曲便是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前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奥威尔的《1984》。

1994年与杨宪益、沙博理、赵萝蕤、文俊同获“中美文学交流奖”。

1999年1月16日,董乐山拒绝了最后抢救,静静地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骨灰被家人安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近太平洋的一个山岗上的陵园里。骨灰安放处坐东朝西,面对太平洋遥望中国。

2001年,四卷本、140余万字的《董乐山文集》出版,李辉主编。文集收集了从他40年代以“麦耶”为笔名写的那些回忆、剧评、小说,一直到晚年写的杂文、随笔、时评。这套可称纯纪念性质的书只印了2000套。

主要作品

著作有《译余废墨》、《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边缘人语》等;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编著有《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等。他翻译的《西行漫记》是斯诺这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性著作中文译本中翻译的最精确、流传最广的一部,译作文笔流畅纤巧,达到很高的水准。他是一位难得的信达雅俱佳的翻译家,所编著的《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独辟蹊径,是希图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读者以及研究者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所获荣誉

《一九八四》获1985年广东地区翻译一等奖,《傅征业教授的颠倒世界》获1980年《文汇报》小说征文一等奖,《赛珍珠与林语堂》、《拂去历史的尘埃》分别获1993年广东报刊散文一等奖、1995年中美文学交流奖。

翻译作品

董乐山一生译作颇丰,写希特勒的崛起和灭亡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记录1944年8月解放巴黎全过程的报告文学《巴黎烧了吗?》、斯诺在陕北的记录《西行漫记》、实录1932-1972年美国社会变迁的《光荣与梦想》、东欧作家阿瑟·库思勒描写红色恐怖的小说《中午的黑暗》、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普及读物《古典学》、观照人文主义源流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美国报人斯通对民主与自由的矛盾的思考《苏格拉底的审判》、传播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卡赞扎基斯惊世骇俗的精神拷问《基督最后的诱惑》、以荒诞笔触嘲讽现实的黑色幽默小说《冠军早餐/囚鸟》。

标签: 董乐山

更多文章

  • 邓秀廷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邓秀廷

    邓秀廷,汉族,原名邓文富,彝名“木呷克底”,凉山彝族一般称其为“汉呷丁家惹”或“丁家阿呷。”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于四川省宁远府冕宁县甘相营(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光明镇)附近彝汉杂居区的烂坝村(现属喜德县且托乡)。邓秀廷是国民党陆军中将,民国时期四川和西康著名军政人员。中国民主政治同盟

  • 王统照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统照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现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

  • 蒋维乔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蒋维乔

    蒋维乔(1873—1958),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他7岁入私塾,从师学习《鉴略》、《左传》、《古文观止》等,20岁中秀才。经过科举考试,进入常州府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起,先后入江阴

  • 林耀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耀基

    林耀基(1937年——2009年3月16日)男,广州台山县人,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教授、享誉世界的杰出音乐教育家、中国人民政协八、九、十届全国委员。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随马思聪学习小提琴。196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赴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家杨柯列维奇(

  • 刘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达

    刘达(1911(辛亥年)-1994),1952年至1963年任东北林学院(今东北林业大学)院长,1963年5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1977年4月至1983年5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77年4月至1978年6月为革委会主任,1982年7月不兼党委书记),1983年5

  • 陈端生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端生

    陈端生(1751—约1796)清代弹词女作家。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嫁淮南范秋塘(陈寅恪猜测为浙江秀水范璨之子范菼,郭沫若认为是会稽范菼)。著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中文名:陈端生别名:陈云贞国籍:清朝(中国0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钱塘出生日期:1751逝

  • 赵清阁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清阁

    赵清阁,河南信阳人。著名女作家、编辑家、画家,她与齐白石、傅抱石、刘海粟、郭沫若、茅盾等都有过很深的友谊。与老舍交往甚多。蒋光慈夫人宋若瑜是第一个诱导她走向文艺道路的启蒙人。她在省立信阳女师附小念高小时便接触“五四”运动的新文艺,15岁便离开信阳至开封求学。中文名:赵清阁别名:清谷国籍:中国民族:汉

  • 任鸿隽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任鸿隽

    任鸿隽(1886—1961),著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的创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任鸿隽先生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一生撰

  • 张天福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天福

    张天福(1910年8月—2017年6月4日),1910年8月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茶学界泰斗”。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

  • 杨振声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振声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今蓬莱市)水城村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教授,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的前身)校长。另有同名人物杨振声,为出生于广东的主任医师。中文名:杨振声别名: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蓬莱水城村出生日期:1890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