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友(?~公元前644年),姬姓,名友,春秋时期鲁国政治家,鲁桓公最小儿子,鲁庄公之弟。因手掌中生成一“友”字,故称季友。鲁庄公死后,先后拥立公子般、鲁闵公和鲁僖公为国君,除掉了危害国家的庆父和叔牙,成为国相,封邑为费。鲁僖公十六年,卒,谥号为成,世称为成季。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季友
别名:公子友,成季
国籍:鲁国
逝世日期:前644
身份:鲁桓公季子,鲁庄公弟,鲁国三桓之一季孙氏的始祖
人物简介
季友(?—前644),春秋时鲁国大臣,世称为成季,鲁庄公之弟,鲁国卿大夫。以鲁庄公之命毒死欲立庆父的叔牙。鲁庄公卒,奉公子般为国君。庆父杀害公子般后,拥立鲁闵公,逃亡陈国,不久归国。庆父再杀鲁闵公,奉鲁闵公兄长姬申出奔。庆父为国人所不容,奔往莒国,季友归国拥立姬申,是为鲁僖公,并逼庆父自尽。鲁僖公元年(前659),以功受封邑,为国相。
鲁僖公十六年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左传·僖公十六年》
后代
费姓宗祠
费(Bì音必)支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梁相费泛碑》载:“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春秋时鲁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于费邑,子孙以费为氏。这一支来源比较单一,是由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而来,以封邑名称为姓。相传,鲁桓公是周文王及周公的后代,在周公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后,数传至他,相继担任鲁国国君。后来,他生子二人,其中长子即鲁庄公,在他去世后得以继承爵位;次子即季友,在鲁庄公时以君主胞弟身份执掌朝政。尤其是在鲁庄公去世后,他的权力更为集中,又拥立庄公之子班为君主,自己独揽大权。他的专权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一位名为庆父的人乘机作乱,杀死国君,他也被迫逃亡陈国。此后,他在陈国的帮助下回到鲁国,继续任执政,并立班的儿子申为国君,申亦即历史上的鲁僖公。僖公时,为表彰他安定社稷之功,把国中一个叫做费邑的地方分封给他作为食邑。他及子孙后来也在这一带发展繁衍,再后来又以封邑的名称为姓氏,姓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