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庆父

庆父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3/12/9 0:22:31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庶兄。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谥号“共仲”。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基本资料

本名:庆父

别名:姬庆父、共仲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鲁国)

逝世日期:公元前660年

名裔:孟子

国籍:鲁国

人物生平

鲁庄公有三个兄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收买,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般,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般。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般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般。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而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般,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为鲁闵公。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且野心越来越大。鲁闵公二年,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自立。季友趁乱领鲁庄公之子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死庆父,拥立公子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莒国,哀姜逃往邾国。

公子申即位,是为鲁僖公,因为庆父的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移送鲁国。庆父想要让公子鱼带他求情,公子鱼哭着回来了,庆父听到哭声后说:“这是奚斯(公子鱼)的哭声啊!”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到鲁国没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哀姜为齐桓公的宗族之女。齐桓公素来以恪守礼仪自居,哀姜此举令他大失脸面,盛怒之下,将哀姜召回并杀了她。

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公子般和闵公),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大臣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家族世系

鲁惠公生鲁桓公;

鲁桓公生庆父(字仲孙);

庆父生孟穆伯;

孟穆伯生孟文伯;

孟文伯生孟献子

孟献子生孟庄子

孟庄子生孟孝伯

孟孝伯生孟僖子

孟僖子生孟懿子

孟懿子生孟武伯

孟武伯生孟敬伯

相关成语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拼音】qìngfùbùsǐ,lǔnànwèiyǐ

【出处】《左传·闵公元年》

【释义】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结构】复句式

【同韵词】安分守理、一日万几、碧空万里、万无此理、通文知理、知文达理、季常之癖、孤俦寡匹、恃才扬己、知根知底

【成语故事】

周朝的诸侯鲁国第17代国王鲁庄公姬同的三个兄弟中庆父十分专横,先后害死后国王姬斑及哀姜妹妹的儿子鲁闵公姬开,野心越来越大,打算自己做国王,最后被他的弟弟季友处死,拥立姬申为王,从此鲁国才平静。

【成语出处】

冬季,齐国的仲孙湫前来对祸难表示慰问,《春秋》称之为“仲孙”,也是赞美他。仲孙回国说:“不除掉庆父,鲁国的祸难没完没了。”齐桓公说:“怎么样才能除掉他?”仲孙回答说:“祸难不止,将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齐桓公说:“鲁国可以取得吗?”仲孙说:“不行。他们还遵行周礼。周礼,是立国的根本。下臣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如同大树,躯干必然先行仆倒,然后枝叶随着落下。’鲁国不抛弃周礼,是不能动它的。您应当从事于安定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亲近有礼仪的国家,依靠稳定坚固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暗动乱的国家,这是称霸称王的方法。”

原文:

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従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昬乱,霸王之器也。”《左传》

标签: 庆父

更多文章

  • 臧文仲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臧文仲

    臧文仲(?—公元前617年),姬姓,臧氏,名辰,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人。春秋时鲁国大夫。世袭司寇,执礼维护公室。博闻强识,不拘常理。服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位国君,废除关卡,利于经商,于国于民。鲁文公十年,去世,谥号为文,世称臧文仲。本名:臧孙辰别名:臧文仲所处时代:春秋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

  • 羽父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羽父

    羽父,即公子翚,一作公子挥。姬姓,名翚,字羽父。鲁宗室。春秋初年鲁国大臣。本名:羽父所处时代:春秋战国出生地:鲁国主要成就:掌握兵权鲁隐公四年(前719)宋欲伐郑,来鲁乞师。羽父请以师会之,但鲁隐公不同意,结果羽父违抗君命,出师会宋,陈,蔡,卫等诸侯,会盟并伐郑。这样严重的抗命事件,隐公不能禁之,一

  • 季平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季平子

    季平子(?—前505),春秋时鲁国正卿。本名:季平子所处时代:春秋逝世日期:前505主要成就:发扬光大了季孙氏儿子:季桓子父亲:季悼子季平子(?—前505),即季孙意如。春秋时鲁国正卿,姬姓,季氏,谥平,史称“季平子”。其封地即为现在临沂市平邑。其祖季武子。季文子生季武子。季武子生季悼子。季悼子生季

  • 昭子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子

    昭子(春秋鲁昭公四年、鲁昭公十年),叔孙豹之庶子。昭子又曰叔孙婼(昭二十五年),又曰叔孙昭子(鲁昭公二十五年),又曰叔孙(鲁昭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本名:昭子别名:叔孙婼、叔孙昭子、叔孙所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昭子(春秋鲁昭公四年、鲁昭公十年),叔孙豹之庶子。昭子又曰叔孙婼(昭二十五年

  • 季武子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季武子

    季武子(?-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谥武,史称“季武子”。本名:季武子别名:季孙宿所处时代:春秋逝世日期:前535季孙宿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宿为季氏,

  • 孟献子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孟献子

    孟献子(?-公元前554年),姬姓孟孙氏,名蔑,世称仲孙蔑。春秋时期鲁国外交家、政治家,孟文伯之子,亚圣孟子先祖,先祖公子庆父,弑杀鲁闵公,后代出于避讳,改仲孙氏为孟孙氏,三桓之一。作为孟孙氏第5代宗主,他主张节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成为鲁国孟孙氏家族振兴的重要贡献者。鲁襄公十九年,薨于位,谥号

  • 季文子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季文子

    季文子(?—前568年12月3日),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卒于鲁襄公五年十二月辛未(前568年12月3日)。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本名:季文子别名:季孙行父所处时代:春秋逝世日期:前568年12月3日主要成就: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

  • 季康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季康子

    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季平子生季桓子,季桓子生季康子。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本名:季孙肥别名:季康子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族群:鲁国出生日期:未知逝世日期:公元前46

  • 季桓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季桓子

    季桓子(?-前492年),即季孙斯,姬姓,季氏,名斯,谥桓,史称季桓子,季孙意如(季平子)之子,鲁国三桓之季孙氏宗主兼鲁国执政。前505年,季孙意如病逝,其家臣阳虎趁新家主季孙斯年幼而将其囚禁,从而代替季孙斯执鲁政达三年之久。阳虎之乱平定后,季孙斯任用孔子帮助三桓打击当权的家臣。前498年,孔子堕三

  • 阳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阳虎

    阳虎(生卒年不详),姬姓,阳氏,名虎。春秋后期鲁国人。阳虎原为鲁国季孙氏(季平子、季桓子)家臣,通过控制季孙氏把持了鲁国的朝政。而后在和鲁国三桓的斗争中遭遇失败,逃往齐国后又遭到迫害,辗转逃到晋国,受到了赵鞅的重用。阳虎倾心辅佐赵鞅,几乎使其成为春秋时的霸主。本名:阳虎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族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