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赖际熙

赖际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46 更新时间:2023/12/5 5:58:39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广东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攻读于广州广雅书院。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他移居香港,谢绝国事,专心从事教育和国学研究。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民国十二年(1923),为提倡国学,得香港及海外热心人士捐款,设立学海书楼,藏书数十万册,又是讲学场所。他讲学文采风流,听者颇众。他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诞辰,都亲自主持纪念大会,宣讲孔孟理论;又常想念清室,对清室的灭亡寄以哀思。民国四年(1915)曾参与纂修《广东通志》,后与陈念典、湛桂芬总纂断限于宣统三年(1911)的《增城县志》,又编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辞世,享年73岁。后人集其生平所作,编有《荔坨文存》行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赖际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65

逝世日期:1937

性别:男

著作

民国四年(1915年)曾修《广东通志》,后与陈念典、湛桂芬总纂《增城县志》,此外,还编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等。后人集其著作,编有《荔垞文存》。

崇正同人系谱

赖际熙客家学论著选释之一

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

编者按:为配合香港崇正总会之创建,自1921年始,赖际熙先生用时5年纂成十五卷本鸿篇巨制《崇正同人系谱》,此乃崇正总会之精神栋梁,更是现代客家研究奠基之作,在海外影响巨大。因发行所限,海内知者甚少。1951年马来亚《吡叻客属公会开幕纪念特刊》所载赖际熙《客族源流》,即《崇正同人系谱》之第一卷《源流》。赖先生原作为文言,无标点。《特刊》加了句读标点和一些小注。新加坡谢佐芝先生编撰、1990年出版的两大本《世界客属人物大全》,再予转载(下称《谢本》)。赖氏《源流》约5500字,文史信息量极大,今日读者仍值得一读。然转抄编印所致鲁鱼亥豕讹误遗衍甚夥,难以卒读。今深圳大学张卫东、刘丽川教授取赖氏原作,重作校点,重分段落,并随文加必要脚注。原著之双行小注,移为尾注,标明“原注”。本报将赖氏《源流》转为简体,自今日起,分10次连载,以飨读者。赖际熙乃中国最后一届翰林、国史编修,知识渊博,文笔优美,言简意赅,读者不妨作为一部不可多得、令人倍感亲切的乡土教材,一睹为快。

中原南暨①,岭海丛阻,人民蕃殖,渐被之序,赣为先,闽次之,而粤为后。

考粤字,古通越。《史记·南越闽越列传》《汉书》皆作粤,其地域概诸五岭之东南,袤延禹甸②扬、荆、梁三州,壤接吴楚。特未有吴楚,先有越。越之封,自夏少康③。史言禹葬会稽④,太康以后,岁弗及祀。少康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以奉禹祀。即以于越之名,名其所封。国都会稽。厥后其裔蕃殖⑤,遂以国为姓。

考《禹贡》九州⑥,惟冀、兖、青、徐、豫、雍六州,号称诸夏⑦。其凭江之扬、荆、梁三州,胥为蛮荒⑧。于越封此,其断发文身、披草莱而邑之。洎禹格三苗⑨,迁其酋长,不令再统苗民。禹之声教,由是南暨。而其时水土既平,炎黄之裔,中夏是居,未遑向南拓殖⑩。三苗酋长,虽经放逐,而其民仍散布于扬、荆、梁三州,漫无统率。少康封弟于越11,既以奉禹祀,即以统苗民,初不必有拓殖远略。而新种入,则旧种衰,古今通例。自越封后,历夏、殷及周,岁纪千五百余,其中繁衍之概,殆可想见12。至勾践治吴13,为志生聚教训之效,越族日蒸蒸矣。此越族之所自始也。

《周官·职方氏》定荆、扬地域14,界并吴越。《史记·吴泰伯世家》称:泰伯逃奔荆蛮,号句吴。荆蛮人义之,从而归者千有余家。此即越族之蕃滋。当殷末周初已如此也。越自勾践蹶吴以兴,阅七世至无疆,乃见灭于楚。然国灭而族不灭。史称越国灭族散,滨居江海,自为君王,以朝于楚。可见大江南北,越族实占重要之地位,而递衍之迹,可寻求也。

注释:

①暨,到,至。

②袤延,犹延袤。伸展延续。禹甸,《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毛传:“甸,治也。”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③夏少康少康,又名杜康。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兴夏朝,在位二十一年。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致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④会稽,在今浙江绍兴。

⑤厥,这,那,此。厥后,即此后。

⑥《禹贡》是《尚书》之一篇,全文仅有1189字,篇幅虽小,却是先秦最富科学性的地理著作。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⑦诸夏,指区别于戎狄蛮夷这些周边少数民族的各个华夏族诸侯国。

⑧胥,音xū,皆,都。

⑨洎,音jì,及,到。禹格三苗,帝禹部落联盟进攻三苗部落联盟。格,击,打,伐。传说中黄帝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称“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

⑩中夏,即中华。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未及,来不及。

11于越,一说为少康庶子。见上文。

12殆,大概,几乎。

13原文“至勾践沼吴”,沼,治之讹。

14《周官·职方氏》即《周礼·职方氏》。职方氏,官名。掌地图,辨其邦国、都鄙及九州人民与其物产财用,知其利害得失,规定各邦国贡赋。

标签: 赖际熙

更多文章

  • 陈恕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

  • 章碣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章碣

    章碣(836年—905年),字丽山,汉族,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乾符三年(876)登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章碣赋《东都望幸》诗讽刺之:“懒修珠翠上高台,眉目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表达了对科场制度的不平,广为人们传诵。

  • 王信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信

    王信(1137——1194),字诚之,丽水(今属浙江)人。既冠,入太学,绍兴三十年进士,授建康府学教授。丁父忧,服除,进所著《唐太宗论赞》及《负薪论》,授太学博士,添差温州教授。召为敕令所删定官,淳熙二年,权考功郎官,授军器少监。丁母忧,起知永州,入奏事,留为将作少监,复考功郎官。七年,转军器少监,

  • 唐彦谦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

  • 李三才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三才

    李三才(1554-1623)明朝后期大臣。字道甫,号修吾,祖籍陕西临潼,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落籍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州)。万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裁抑矿税使,议罢嗾税。与顾宪成结交,臧否人物,议论时政,以治淮有大略,得民心,屡加至户部尚书,三十八年,时论欲以

  • 武元衡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元衡

    武元衡(公元758年―公元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 马新贻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新贻

    马新贻(1821~1870年)字谷山,号燕门,又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回署衙时遭刺客张汶祥行刺身亡,成为千古奇案“刺马案”。疑为死于湘军集团策划的

  • 杨景山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景山

    杨景山(1903年-1927年),清苑县大庄村人,考入高阳县高小后,因成绩优异,与同学王锡疆、王重民并称高阳学校“三杰”。中文名:杨景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清苑县大庄村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27年职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书记主要成就:与同学王锡疆、王重民并称高阳学校“三杰

  • 程珌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中文名:程珌别名:字怀古,号洺水遗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休宁出生日期:1164逝世日期:

  • 于月仙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于月仙

    于月仙,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2班,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2002年,拍摄国产警匪剧《生命的祭坛》。2004年,拍摄乡村作品《走进石锁沟》。2006年,拍摄“乡村爱情”系列剧的第一部《乡村爱情》。2008年,长篇电视连续剧《青山绿水红日子》。2010年,凭借《乡村爱情》获得华鼎奖乡村题材类最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