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光绪

光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74 更新时间:2023/12/16 17:44:26

光绪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个年号。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光绪”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即位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驾崩,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1908年12月2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即位,沿用“光绪”年号至1909年1月21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次日1909年1月22日为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同治、光绪两朝,常被合称为“同光”,如同光体、同光中兴。

基本资料

中文名:光绪

外文名:GuangXu

在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爱新觉罗·溥仪(沿用)

性质:年号

地区:中国

使用时长:三十四年

使用时间1:1875年2月25日—1908年11月14日(爱新觉罗·载湉)

使用时间2:1908年12月2日—1909年1月21日(爱新觉罗·溥仪)

前后年号:前:同治/后:宣统

重大事件: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等

朝代:清朝

主要成就:收复新疆,洋务、维新、新政等

在位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于1871年8月14日,1875年2月25日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三十八岁,葬于清西陵的清崇陵。

1908年12月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沿用“光绪”年号至1909年1月21日,次日为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

大事年表

三年末(1878年1月2日)——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七年(1881年)三月——咸丰皇帝的皇后—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薨逝。同年,曾纪泽与沙俄代表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十年(1884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巡抚。同年,甲申易枢,恭亲王奕訢、宝鋆等被罢免;中法战争爆发。

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李鸿章签订《中法新约》。同年,台湾设省,刘铭传成为首任巡抚。

十四年(1888年)——光绪帝大婚;北洋水师成立。

十五年(1889年)——光绪帝亲政。

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在甲午海战、平壤之战等战斗中失利。

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公车上书。

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康有为、梁超等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同年,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六君子被杀,光绪皇帝被囚于瀛台。

二十五年(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

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光绪帝、慈禧太后等西迁逃难。

二十七年(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同年,李鸿章病逝。同年,清末新政开启。

三十一年(1905年)——沪宁铁路、平绥铁路兴工。

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预备立宪改革。

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驾崩。

年号纪年与公历纪年对照表

年号

春节

干支纪元

在位者

备注

光绪元年

乙亥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2月25日(正月二十日)光绪帝即位

1875年2月6日为正月初一

光绪二年

1876年1月26日

丙子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三年

1877年2月13日

丁丑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四年

1878年2月2日

戊寅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五年

1879年1月22日

己卯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六年

1880年2月10日

庚辰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七年

1881年1月30日

辛巳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八年

1882年2月18日

壬午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九年

1883年2月8日

癸未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年

1884年1月28日

甲申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一年

1885年2月15日

乙酉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二年

1886年2月4日

丙戌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三年

1887年1月24日

丁亥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四年

1888年2月12日

戊子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五年

1889年1月31日

己丑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六年

1890年1月21日

庚寅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七年

1891年2月9日

辛卯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八年

1892年1月30日

壬辰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十九年

1893年2月17日

癸巳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年

1894年2月6日

甲午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1月26日

乙未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2月13日

丙申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2月2日

丁酉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1月22日

戊戌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2月10日

己亥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1月31日

庚子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2月19日

辛丑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2月8日

壬寅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1月29日

癸卯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三十年

1904年2月16日

甲辰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2月4日

乙巳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1月25日

丙午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2月13日

丁未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2月2日

戊申年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

爱新觉罗·溥仪

1908年12月2日—1909年1月21日使用

立春和冬至

公历年份

立春(阳历)

冬至(阳历)

备注

1875年

12月22日

1875年2月4日立春,2月25日光绪帝即位

1876年

2月4日

12月21日

1877年

2月3日

12月22日

1878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79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80年

2月4日

12月21日

1881年

2月3日

12月22日

1882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83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84年

2月4日

12月21日

1885年

2月3日

12月21日

1886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87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88年

2月4日

12月21日

1889年

2月3日

12月21日

1890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91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92年

2月4日

12月21日

1893年

2月3日

12月21日

1894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95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96年

2月4日

12月21日

1897年

2月3日

12月21日

1898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899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900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901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902年

2月5日

12月23日

1903年

2月5日

12月23日

1904年

2月5日

12月22日

1905年

2月4日

12月22日

1906年

2月5日

12月23日

1907年

2月5日

12月23日

1908年

2月5日

12月22日

同期年号

永清(1895年):台湾民主国年号。

大明国(1902年):洪全福年号。

汉德(1906年):龚春台年号。

明治(1868年—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年号。

开国(1894年—1895年)朝鲜国—高宗年号。

建阳(1896年—1897年)朝鲜国—高宗年号。

光武(1897年—1907年)大韩帝国—高宗年号。

隆熙(1907年—1910年),大韩帝国—纯宗年号。

嗣德(1848年—1883年):越南阮朝嗣德帝、育德帝、协和帝年号。

建福(1884年):越南阮朝建福帝年号。

咸宜(1885年):越南阮朝咸宜帝年号。

同庆(1885年—1888年):越南阮朝同庆帝年号。

成泰(1889年—1907年):越南阮朝成泰帝年号。

维新(1907年—1916年):越南阮朝维新帝年号。

与日本年号的对照

整个光绪朝,日本都使用“明治”年号,且使用公历。

1875年

明治8年

1876年

明治9年

1877年

明治10年

1878年

明治11年

1879年

明治12年

1880年

明治13年

1881年

明治14年

1882年

明治15年

1883年

明治16年

1884年

明治17年

1885年

明治18年

1886年

明治19年

1887年

明治20年

1888年

明治21年

1889年

明治22年

1890年

明治23年

1891年

明治24年

1892年

明治25年

1893年

明治26年

1894年

明治27年

1895年

明治28年

1896年

明治29年

1897年

明治30年

1898年

明治31年

1899年

明治32年

1900年

明治33年

1901年

明治34年

1902年

明治35年

1903年

明治36年

1904年

明治37年

1905年

明治38年

1906年

明治39年

1907年

明治40年

1908年

明治41年

标签: 光绪

更多文章

  • 鳌拜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鳌拜

    鳌拜(约1610年—1669年,满语:Oboi),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 甄嬛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甄嬛

    小说《后宫·甄嬛传》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女一号,由孙俪饰演,核心女主角。原名甄玉嬛,后因嫌玉字俗气所以改名甄嬛,电视剧版由孙俪饰演。原型是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甄嬛天生丽质,与当年的纯元皇后容貌相似。她与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参加选秀,因容貌酷似已逝的纯元皇后而被皇帝选中,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

  • 海兰珠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海兰珠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蒙古名为乌尤塔)。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孝庄文皇后姐姐。崇德元年(1636年),册封为宸妃,为四妃之首,赐居“关雎宫”。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下令大赦天下。但此子

  • 多尔衮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

  • 董鄂妃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董鄂妃

    清世祖孝献皇后董鄂氏(1639年—1660年9月23日),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便晋封为皇贵妃,十二月行皇贵妃册立礼(并为此大赦天下),其父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

  • 珍妃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珍妃

    恪顺皇贵妃(1876年2月27日—1900年8月15日),即珍妃,他他拉氏,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光绪后妃之中最受宠爱。《国闻备乘》:“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13岁的他他拉氏与15岁姐

  • 李莲英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莲英

    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汉族,原名李进喜,清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在宫中期间,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祖制,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

  • 慈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安

    慈安太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既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柳州府(今广西柳州市),咸丰帝的第二位皇后,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开户大臣额亦都八世孙女。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诏封贞嫔;五月二十五日诏晋贞贵妃;六月

  • 溥杰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溥杰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溥杰遵溥仪命赴日本留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回到满洲国的首

  • 爱新觉罗·褚英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新觉罗·褚英

    爱新觉罗·褚英(1580—1615年),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人,满族。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母为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率军平定安楚拉库,受封“洪巴图鲁”,晋封贝勒。舒尔哈齐死后,开始分担部分军政事务。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封号“阿尔哈图土门”,人称“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