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葛邲

葛邲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3/12/16 22:20:15

葛邲(1131年—1196年),字楚辅,江阴军(今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人,后迁居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1-3]。南宋中期大臣。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入仕,授上元县丞。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登进士第,历任国子博士、著作郎、正言,在台谏长达十余年,受到孝宗赏识,累授刑部尚书。宋光宗受禅后,葛邲升任参知政事,他力劝光宗“正风俗,节财用,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不久后改拜知枢密院事。绍熙四年(1193年),升任右丞相。在任期间守“祖宗法度,进荐人物”。因直言进谏,为相不满一年,便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康府。宋宁宗即位,葛邲历判绍兴府、福建等地,最终以太子少保致仕,累封卫国公。庆元二年(1196年),葛邲病逝,累赠太师,谥号“文定”,配享光宗庙庭。宋理宗时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定集》《词业》等作品,今已佚失。(概述内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葛邲

别名:葛文定

字:楚辅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1131年

逝世日期:1196年

主要作品:文定集、词业

主要成就:“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官职:右丞相、太子少保等

爵位:卫国公

追赠:太子少师→太师

谥号:文定

祖籍:江阴军

人物生平

葛邲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其祖上居于江阴军,后迁居湖州吴兴郡。他出身在一个儒学名家,从葛邲的高祖父葛密至葛邲,葛氏“五世登科第”;从祖父葛胜仲到葛邲,“三世掌词命”。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大臣叶梦得、陈与义一见到葛邲,就称赞他是“国器(治国的人才)”。

葛邲年轻时,凭借祖父的恩荫被授为建康府上元(今南京江宁)县丞。适逢金军南侵,上元县处在金军冲击的要道,对于各种物资频繁的调度,葛邲能做到“不扰(民)而办”,建康留守张浚、王纶都很器重他。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高中进士,凭借御史萧之敏的举荐,被授为国子博士。在一次论州官受纳及鬻爵之弊的对策中,得孝宗奖谕:“看到你的奏疏,明白你的才能。”授他为著作郎兼权直学士院。

不久,葛邲又担任掌管规谏的正言,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的谏官生涯。他任谏官后,立即疏奏朝廷,认为治国应该以“畏天、爱民”为先。又陈述了各地征收榷税的沉重,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因而请求“茶盐酒税比原额已增至一倍者”,不再另加税额,以宽缓民力。孝宗览奏后,特召葛邲觐见,令他再次分条奏陈政事。葛邲分六条上奏,每条都切中当时的弊病。后来,他被任命为侍御史,又论述了救济饥荒的三件事。累官至中书舍人。

一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孝宗下诏访求自己早期施政的得与失。葛邲应诏上疏,大略是认为:“宰相允文让南库(储藏钱币与物资的仓库)的钱粮越来越多,户部的积蓄越来越少,所以近年以来,常常有钱粮不足的忧虑。自从罢兵(指“隆兴和议”签订后)以来,诸将都是通过贿赂朝廷才能够升官,这种形势下必然会导致他们通过剥削下级来偿还贿赂出的钱财,朝廷应该更加精选将帅人才。”又转任给事中。

宠臣张说之子张嶷被任命为阁官,韦太后(即显仁皇后,宋高宗生母)侄女的丈夫裴良琮凭借外戚关系在落职时被升授阶官,葛邲对于这些事,全都缴奏不发。广西商议更改盐法,葛邲说:“钞法行用时,漕臣曾经欺骗商人,没收了他们的财货。楮币在两广地区发行,百姓一定会疑虑。朝廷必将为此事后悔。”升任刑部尚书。

葛邲任东宫僚属八年后,孝宗亲书“安遇”两字赠赐于他。并出《梅花诗》命葛邲奉和,对他极为宠爱、知遇。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太宗赵惇,即宋光宗。光宗即位后,作为东宫幕僚的葛邲即刻升任宣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开始跻身执政之列。七月,再拜参知政事(副相)。葛邲亲自撰写奏疏,劝谏光宗效法孝宗,要端正风俗、节省开支、振奋士气、实行中庸之道、体恤民力、选拔将帅、网罗人才、择用监司、明确法令。光宗览奏后“嘉纳”。十二月,改授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

绍熙四年(1193年)三月,葛邲升任右丞相。在相位上,葛邲一心遵守祖宗的法规、制度,推荐擢升人才,广泛听取公论,惟恐自己听不到意见。但当时朝局混乱,光宗病情时好时坏,两宫(指孝宗、光宗)关系破裂,谏官章颖连上十多道奏疏弹劾葛邲,都不报。

绍熙五年(1194年)正月,为相未满一年的葛邲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特进,以“大兼小”,出判建康府。改判隆兴府,葛邲不愿出仕,请求授予自己祠官,为醴泉观使。七月,宋宁宗即位,下诏访求直言。葛邲上疏称:“现在的事务没有比修身齐家更为重要的,应该团结人心、确定方略。”旋即出判绍兴府。

在绍兴期间,葛邲事事躬亲,但凡政令施行、钱谷、刑狱之事,不论巨细必亲自过问。有人认为大臣应该“均佚有体(闲散安逸而有体度)”,葛邲说:“崇尚大体却忽略具体的事务,我是不做的。”他曾经说:“十二个时辰当中,不要自己骗自己(十二时中,莫欺自己)。”而葛邲也确实以身作则,亲身实践。

后来,朝廷又改授葛邲为保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福州,葛邲在行途中患病,宁宗加授他太子少保衔,允许他致仕。累授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

庆元二年(1196年)七月,葛邲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师。后加赠太师。

嘉定元年(1208年)正月,葛邲得以配享光宗庙庭,获赐谥号为“文定”。

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命绘葛邲像于昭勋崇德阁,是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主要影响

南宋时期,赋役、杂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葛邲意识到宋廷的危机,在担任言官以后,首次上疏就认为应该防微杜渐,把敬畏上天、爱护百姓作为先务。此外,他重点论述了征榷税每年增加的害处,请求茶、盐、酒税比原来定额已增长一倍的,不要重新确立新的数目,这样或能减少一点已疲劳不堪的百姓的负担。

在宋光宗即位之初,葛邲劝谏他施政应效法孝宗,将自己的建议归纳为“正风俗、节财用、振士气、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并把这些意见写成奏疏,条分缕析详加开陈。他在相位时间不久,但能谨守成规,积极荐贤,听取公论,对朝局仍有裨益。

在葛邲的支持下,绍熙五年(1194年)江阴修成了江阴的第一部地方志《江阴军志》。

历史评价

赵昚:观所奏,知卿材。(《宋史》引)

赵惇:①学洞古今,文参造化。议论通达,究经术渊源之归。资禀粹和,得东南温厚之气。小心一德,事朕历年。徧仪华近之班,备罄论思之益。父祖迭居于法从,时乃世臣,声名充满于朝廷。(《宋宰辅编年录》引)②博大沈恂,靖恭纯裕。学该行备,居循先哲之规。识远用宏,动契经权之防。(《宋宰辅编年录》引)③迪行忱恂,赋资温粹。早遇光华之治,浸预秘谋。雅输辅翼之勤,尤嘉旧德。逮徧更于二府,爰显陟于中台。休休有容,本务弥缝,而藏用谦谦,自牧乃希。明哲以保身,虽叠闻议者之言,顾敢替相臣之礼。(《宋宰辅编年录》引)

张釜:伏见故右丞相、赠太师葛邲,操履静重,议论正平。淳厚之文,驰骋乎百代;渊源之学,根本乎六经。辅导初潜,蔚有成绩,经纶大政,济登丕平。虽居相位,历时不长,而履正奉公之节,爱君忧国之诚,无逾于邲者。(《宋会要辑稿》引)

岳珂:以文箓传家,以相业济时。貂冠绛裳,予犹及见其丰仪。(《葛文定关外帖赞》)

陈存:呜呼!自王、吕、韩、富、欧、范、司马之后兮,谁如公相业之纯。

脱脱:葛邲在相位虽不久,而能守法度,进人才,其处己也,则以不欺为本。(《宋史》)

人际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高祖父

葛密

官至太常博士,后退居青旸上湖,自号“草堂逸老”,八十四岁时逝世。

曾祖父

葛叔思

进士出身,历官地方,官至朝奉郎。死后特谥“清孝”。

祖父

葛胜仲

颇有文名。历国子祭酒、知湖州等官。死后谥号“文康”。

父亲

葛立方

南宋词人。官至吏部侍郎。

表格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葛邲一生著作甚丰,《宋史》称他有《文定集》200卷、《词业》50卷,今已佚。其余各书散录其作品:《题李伯时姑射真人像卷》《密庵禅师塔铭》等。

宋人岳珂有《葛文定关外帖赞》,由此可知葛邲有书法作品《关外帖》,今已不存。

后世纪念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葛邲墓在“(清湖州府)乌程县(治今浙江湖州西北)西南五十里”。

史料索引

《宋史》卷385《葛邲传》

标签: 葛邲

更多文章

  • 黄祖舜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祖舜

    黄祖舜(1100-1165)字继道,晚号巩溪宫人。南宋福建福清(今属福州南日岛)平南里大壤人,祖尧弟,被称为巩溪枢相之族。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累迁权刑部侍郎,进《论语讲义》,荐李宝智勇双全。兼权给事中,请限制勋臣家兵员额。秦喜死,论其预父桧阴谋,不宜赠太傅。绍兴三十一年(1161),为同知枢

  • 赵汝愚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汝愚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平阳郡懿恭王赵允升六世孙,郯勤孝王赵宗惠五世孙,建国懿恭公赵仲企玄孙,西头供奉官赵士虑之曾孙,申国公赵不求之孙

  • 余端礼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余端礼

    余端礼(1135年—1201年),南宋宰相。字处恭,衢州龙游(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

  • 京镗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京镗

    京镗(1138—1200年9月23日)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

  • 谢深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谢深甫

    谢深甫(1139年—1204年),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被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用人之道,授籍田令,调大理寺丞。江东大旱,任常平提举,制订并推行救荒措施,缓和灾情。绍熙元年(1190)后,升右正言

  • 韩侂胄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tuōzhòu)(1152年11月6日-1207年11月24日),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1194年),与知枢密

  • ​钱象祖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钱象祖

    钱象祖(1145年——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南宋丞相。本名:钱象祖字号:字伯同号止安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海出生时间:1145年去世时间:1211年爵位:成国公——魏国公钱象祖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

  • 史弥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弥远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字同叔,号小溪,别号静斋。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奸臣、宰相,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金国来索主谋。史弥远时任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与杨皇后等密谋,遣权主管殿前

  • 郑清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清之

    郑清之(1176年11月2日—1252年1月1日),初名燮,字德源,又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后期宰相。郑清之少年时跟从楼昉学习,很得楼钥赞赏。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及第,参与拥立宋理宗即位,历任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在绍定六年(1233年)权臣史

  • 乔行简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乔行简

    乔行简(1156—1241)字寿朋,浙江东阳人。南宋大臣。宋光宗绍熙年间进士,宋理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军国重事,并被封为鲁国公。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本名:乔行简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浙江东阳出生日期:1156年逝世日期:1241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