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叶衡

叶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11 更新时间:2023/12/6 20:06:58

叶衡(1122年—1183年),字梦锡,婺州金华(今属浙江省金华市)人。南宋宰相。绍兴十八年(1148年),叶衡考中进士,被授任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捕获盐寇有功,而升为於潜县县令。乾道元年(1165年)擢知常州。乾道二年(1166年)升任太府少卿,迁户部侍郎。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乾道六年(1170年)起复,知泸州府,尚未出发,即授任枢密都承旨。历知荆南、成都、建康等府。淳熙元年(1174年)召为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累迁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熙二年(1175年),被汤邦彦诋毁,罢去相位,贬知建宁府。淳熙三年(1176年),被贬为安德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后复官奉祠,旋归故里。淳熙十年(1183年)去世,年六十二,赠资政殿学士。叶衡在地方任职期间,爱护百姓,多有政声。后进入朝廷任职,建言屡被采纳,并奉命调控纸币“会子”的使用,为维持南宋初期的经济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除在政治上的成就外,叶衡亦颇有诗才,《全宋诗》录有其诗四首。(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叶衡

字号:字梦锡

所处时代:宋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出生时间:宣和四年(1122年)

去世时间:淳熙十年(1183年)

主要作品:《宝乘寺》等

主要成就:赈济灾民、维持货币流通、改革军政制度

官职:右丞相、枢密使

追赠:资政殿学士

人物生平

叶衡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最初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缉捕盐寇有功,升任临安府於潜县县令。当时各地人口问题积弊严重,富户瞒报人丁数量,穷人被迫重复缴纳人头税。叶衡上任后,把民户分为九等,自五等以下一概免除赋税,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减轻了贫民的负担。征收税赋时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遣一吏而赋自足。当年发生蝗灾,蝗虫却没有经过叶衡的治所。因此,叶衡的治绩为各县第一,守臣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宋高宗,高宗对叶衡的做法加以肯定,认为他治县有方。

乾道元年(1165年),叶衡升知常州。当时洪涝灾害严重,饥民四处流散,叶衡决定开仓煮粥赈济灾民。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为发生紧急情况做准备,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肆虐时,叶衡不顾个人安危,只身携医生到闾巷间问诊,拯救了许多灾民的性命。叶衡征召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因其任上颇有政绩,叶衡便向宋孝宗推荐李孟坚,使他当即被授知秀州。由此可见孝宗对叶衡的信任。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叶衡升任太府少卿。合肥临湖边有圩田四十里,叶衡上疏建议,招募百姓耕种,每年可收谷数十万。先免除这些百姓的租税,两三年后田地形成规模,再仿照营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宋孝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乾道六年(1170年),叶衡授任户部侍郎。当时盐税亏欠很多,叶衡上奏说:“近赋税收入没有增加,是私商贩盐所导致,应从煮盐的地方就加以管制,管理盐锅的使用,核查盐灶的多少,盐户的本钱按时发给他们,盐出得多了按时收购,选廉洁能干的官吏访察他们,私贩自然会绝迹。”于是孝宗在淮南的通州、浙东的明州、浙西的秀州各设一名措置官,以负责盐务。

后来,叶衡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四日,起复知淮西路,后被改授为枢密都承旨、敷文阁待制。任职期间,叶衡向朝廷陈奏马政的弊端,并提出应当让每一个统制分头管领马匹若干,年终计算马匹数目,并排定优劣。丹棱人李垕对答贤良方正科的对策时,由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叶衡上奏说:“陛下看中他忠诚的品格,而对他的狂妄不加怪罪,足以显示陛下包容谏言的品德。”于是赐李垕制科出身。

有人向宋孝宗进言长江、淮河一带的士兵名籍作伪泛滥,于是孝宗下诏让叶衡考察检视,并赐给叶衡袍带、鞍马、弓箭,命叶衡处理和安置民兵。乾道九年(1173年)九月一日,叶衡在知荆南府任内上奏:“荆、襄两路民兵,因为前年土地荒旱,民力尚未恢复,希望能够下令让他们各自在家阅习武艺,等到来年春,派遣武艺精强人的代表赴州治所,按照等次犒劳设宴,以激励其余的人。每年训练的常例等到来年冬再安排。”宋孝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叶衡办完此事入朝觐见宋孝宗,孝宗当时驾临偏殿检阅武士,召叶衡参与观礼,赐酒并赏赐亲书墨宝。

淳熙元年(1174年)四月,叶衡以户部尚书之职兼任签书枢密院事。

同年六月,叶衡进言道:“当今兵权系于将帅,百姓的性命寄托于地方官,而军队、地方若出现弊病,常常是因为长官频繁更换。希望从今以后精加选择,使选拔出的人材能够胜任其职,然后让他们能够长期地担任某个职务,以避免长官多次更迭,而产生效率低下、指挥困难的问题。”宋孝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同月授参知政事。

同年十一月,叶衡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叶衡在不到十年内由地方小官升任丞相,其速度为当时之少有。

当时宋孝宗锐意恢复国土,咨询叶衡意见,叶衡力主抗金,他仔细思考了将帅、武器、山川、防守的情况,一一回答。奏对结束,孝宗私下里赐他座位,研讨机密大事,并不时召他进见。

同年十二月,叶衡在右丞相任上掌管编修《真宗玉牒》《三祖下上五世宗藩庆系录》。

淳熙二年(1175年)七月,茶商赖文政发动起义,江西总管贾和仲前往镇压,被打败。宋孝宗采用叶衡的建议,任命时任仓部郎中辛弃疾担任江西提刑,节制各军队讨伐起义军。八月,起义被辛弃疾平定。

淳熙二年(1175年)八月,宋孝宗选派泛使出使金朝,希望求取黄河以南的土地,叶衡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

九月,汤邦彦即将出使,面见孝宗辞行,得知他的出使是由于叶衡的推荐。汤邦彦恼恨叶衡排挤自己,听说叶衡对客人说过诽谤宋孝宗的话,就报告给了孝宗。宋孝宗大怒,当天就罢免叶衡右丞相职,贬知建宁府。

淳熙三年(1176年)三月,叶衡被言官弹劾“沉湎于酒,有背于公”,而被贬为安德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

淳熙五年(1178年),汤邦彦出使归来,果然没有完成使命,孝宗怒而将汤邦彦流放到岭南,并稍稍宽待叶衡,允许他随意安居。后复官奉祠,旋归故里。淳熙十年(1183年),叶衡逝世,享年六十二岁。死后被赠为资政殿学士。

主要成就

行政果断,爱护百姓

叶衡在任於潜县县令期间,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革除户口簿的弊端,解决了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重复缴纳赋税的弊病。

叶衡知常州期间,遇到水灾,不顾反对,为百姓开仓放粮,使百姓得以赈济。

建言献策,勤政为民

叶衡在任户部侍郎期间,奏报盐市乱况,建议整顿私盐,以恢复盐市经济秩序,得到采纳,并完善了相关监管制度。后任枢密都承旨时,上奏革除马政的弊端,应将马之数目、品质加以管理。

淳熙初年,宋朝发行的纸币“会子”存在折价的问题,叶衡在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期间,奉命将库存金、银及铜钱换成“会子”,以稳定流通。

叶衡任职枢密院多年,熟悉军务,曾建言宋孝宗严格选拔官吏,以避免官员频繁更换而导致的管理困难,为孝宗所批准。叶衡知人善任,多次为国推举将才,如派遣时任仓部郎中的辛弃疾担任江西提刑,成功镇压茶商赖文政的起义军。

历史评价

赵昚:卿真宰相才也!

《宋史》:①叶衡负才足智,理兵事甚悉,由小官不十年至宰相,进用之骤,人谓出于曾觌云。②陈康伯以经济自任,临事明断。梁克家才优识远,谋国尽忠。至若汪澈之论事忠悫,荐达人才,叶义问直言正色,扫除秦桧余党,然不长于兵,临敌失措,岂优议论而劣事功者欤?叶颙清俭正直,而衡才智有余,盖亦一时之选云。

《八闽通志》:衡才知有余,亦一时之选云。

轶事典故

相传,叶衡罢相后归来,大病一场。旧友前来看望,怕刺激叶衡,都不敢言笑。叶衡却是很坦然,问道:“我就要死了,只是不知死了以后,好还是不好?”

有人识趣回答:“想必极好。”

叶衡非常惊讶,忙问:“你如何得知?”

那人答道:“假如死后不好,死了的人会逃回来。现在没有一人回来,证明死后不错。”在座的人大笑。

亲属成员

辈分关系姓名父辈叶应张氏平辈叶庭实叶庭坚孙辈孙子叶岂潜

(叶衡家系来源:)

主要作品

叶衡诗作在《全宋诗》中录有《宝乘寺》《昆山吕正之三男子连中神童科盖奇事也次严别驾韵》《鹿田寺集杜五言》及《诗一首》。

后世纪念

据光绪时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县《金华县志》记载:叶衡宅在金华府治北永福寺(城北三隅试院后)塔后衮绣坊(叶衡建);园内有一亭曰:“最高亭”(即今金华花园巷天一门内有花园数亩)。

叶衡墓在金华县东南十里水沟垅鳅塘。

史料索引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四》

《两浙名贤录·卷二十八》

《浙江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标签: 叶衡

更多文章

  • 赵雄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赵雄

    赵雄,1128-1193,字温叔,四川省资中县文江渡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他直言敢谏,御国,终遭诽谤而去职。本名:赵雄所处时代:宋孝宗时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四川省资中县文江渡人字号:温叔性格:直言敢谏历史文献:《宋史·赵雄传》官员:右丞相爵位:卫国公赵雄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16

  • 王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淮

    王淮,温州人,生于1981年,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读研究。2014年12月20日消息,Facebook早期员工、杭州TCOFFEE创始人、著名80后个人天使王淮已作为投资人入驻天使汇,成为天使汇平台认证投资人。中文名:王淮出生地:温州出生日期:1981年性别:男王淮,温州人,生于1981年,曾在美

  • 周必大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1-2]。吉州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周必大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鸿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

  • 留正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留正

    留正(1129年—1206年),字仲至。宋福建路泉州永春县昭善里留湾(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南宋宰相。留正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为政清正廉明,文武并用。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大学士等,封魏国公。卒年七十八岁,追赠太

  • 葛邲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葛邲

    葛邲(1131年—1196年),字楚辅,江阴军(今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人,后迁居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1-3]。南宋中期大臣。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入仕,授上元县丞。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登进士第,历任国子博士、著作郎、正言,在台谏长达十余年,受到孝

  • 黄祖舜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祖舜

    黄祖舜(1100-1165)字继道,晚号巩溪宫人。南宋福建福清(今属福州南日岛)平南里大壤人,祖尧弟,被称为巩溪枢相之族。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累迁权刑部侍郎,进《论语讲义》,荐李宝智勇双全。兼权给事中,请限制勋臣家兵员额。秦喜死,论其预父桧阴谋,不宜赠太傅。绍兴三十一年(1161),为同知枢

  • 赵汝愚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汝愚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平阳郡懿恭王赵允升六世孙,郯勤孝王赵宗惠五世孙,建国懿恭公赵仲企玄孙,西头供奉官赵士虑之曾孙,申国公赵不求之孙

  • 余端礼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余端礼

    余端礼(1135年—1201年),南宋宰相。字处恭,衢州龙游(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

  • 京镗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京镗

    京镗(1138—1200年9月23日)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

  • 谢深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谢深甫

    谢深甫(1139年—1204年),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被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用人之道,授籍田令,调大理寺丞。江东大旱,任常平提举,制订并推行救荒措施,缓和灾情。绍熙元年(1190)后,升右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