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丁启睿

丁启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90 更新时间:2023/12/18 6:22:36

睿(1595年-1647年),字性如,号圣临,河南永城(今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中进士,官至陕西三边总督,并督师诸军镇压李自成起义,因镇压不力而被罢官。朱由崧在其伯父丁魁楚等人的拥立建立南明,丁启睿官拜兵部尚书、督河南劝农剿寇诸务,南明福王政权被清军攻灭后投降清朝,1647年(顺治四年)因所谓“京师王道士案”被杀。

基本资料

本名:丁启睿

字号:字性如

号圣临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永城

出生时间:1595年

去世时间:1647年

人物生平

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生于河南归德府永城县(今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的一个官宦世家。

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中举人。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中进士,历任南京兵部主事、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山东按察使右参政等军政要职。

崇祯初年在任山东右参政时,因罪被贬为陕西副使。

1636年(崇祯九年)宁夏兵变,丁启睿带兵逮捕了杀害巡抚王楫的六名首恶,安定了军心,因功升任右布政使,分守河南,跟随陕西巡抚孙传庭镇压农民起义军。

1638年(崇祯十一年)冬,丁启睿升任右佥都御史,代孙传庭巡抚陕西。

1640年(崇祯十三年),督师杨嗣昌举荐丁启睿升任兵部右侍郎,代郑崇俭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镇压农民起义。

1641年(崇祯十四年)杨嗣昌去世,丁启睿升任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又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仍兼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崇祯帝赐给丁启睿尚方剑、飞鱼服及印信。丁启睿受命出潼关,准备赴荆州接管杨嗣昌的军队。湖广巡按汪承诏却传檄说有贼寇在河南,荆州、襄阳不需要大军,汉水的船只全部藏起来不让丁启睿渡江。丁启睿转而到了邓州,邓州人全部关闭房门不接纳丁启睿;丁启睿去内乡,内乡长吏断了他们的粮。丁启睿的军队只能靠杀掉战马与野草一起充饥。

当时李自成义军聚精兵数千,老弱妇孺众数万围攻开封,丁启睿害怕不敢援助开封,听说张献忠在光山、固始一带,军队很少,就跟诸将商量说:“皇上命我剿杀河南的贼寇,张献忠就是河南的贼寇。”就发布檄文令左良玉破麻城,击败张献忠一部,斩首一千二百人。开封告急,丁启睿则说:“我正与张献忠激战,不能去开封。”

傅宗龙准备入关督秦师,丁启睿就乞求崇祯皇帝更改敕书,命令乃傅宗龙去攻打李自成。九月,傅宗龙败死于项城。李自成乘胜攻陷南阳,杀了唐王。十二月,李自成再围开封,河南巡抚高名衡急请丁启睿出兵,此时丁启睿身在许昌,而起义军正在攻打许昌,丁启睿才开始奔赴开封。在离开许昌城三十里时,许昌就被攻破。丁启睿害怕李自成部队攻打,偷偷溜进开封,李自成部队顺势攻击,开封差一点就沦陷。总兵陈永福射中李自成左眼,开封之围得解。

1642年(崇祯十五年)四月,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六月,崇祯皇帝任命侯恂督援剿诸军以救开封。侯恂还未至,开封之围更加急迫。崇祯皇帝连发了数道诏书责令丁启睿保卫开封,丁启睿才不情愿地调集左良玉、虎大威、方国安以及保定总督杨文岳等部援救开封,七月各部共十余万明军在朱仙镇会师。李自成率闯曹联军步兵十万、骑兵三万自开封解围南下,抢先占领朱仙镇,并进一步占据上游有利地势切断官军水源。丁启睿想尽快开战,左良玉认为敌军锋芒正旺,不能攻打,丁启睿不听。明军数战不利,左良玉违令带军夜奔襄阳。丁启睿与杨文岳逃奔汝宁,李自成部队追击了400余里,明军死伤无数,丁启睿的敕书、尚方剑、印绶全部丢失去。崇祯皇帝大怒,将其革职待命。九月,明军掘开马家口河灌开封,开封失陷,崇祯皇帝才给他个小官当,后来又被释放回原籍。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福王朱由崧在丁启睿伯父丁魁楚等人的拥立下在南京即位,史称南明。丁启睿攀缘阉党分子马士英,总督河南,负责劝农、剿寇事务,曾经擒斩李自成任命的归德府官员,官拜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并为其一子授予官位。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福王政权被清军攻灭后,丁启睿投降清朝。

1647年(顺治四年)因所谓“京师王道士案”被杀。

家庭成员

伯父:丁魁楚,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拥立朱由榔称帝。

弟:丁启光

堂弟:丁启相

人物评价

《明史》:启睿自谪河西副使,数迁皆在陕西,然实庸才。为督、抚,奉督师期会,谨慎无功过;及督师任重专制,即莫知为计。

史籍记载

《明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标签: 丁启睿

更多文章

  • 汪直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汪直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中文名:汪直别名:汪厂公国籍:中国民族:瑶

  • 杨嗣昌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嗣昌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杨鹤之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崇祯十年(1637年)出任兵部尚书,翌年入阁,深受崇祯皇帝信任。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

  • 陈新甲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新甲

    陈新甲(?~1642),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人(今重庆市长寿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授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入为刑部员外郎,进郎中,迁宁前兵备佥事。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十一年,受杨嗣昌推荐,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协御清兵。十三年,进兵部尚书,从而成为是从明弘治年间(1

  • 布喜娅玛拉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布喜娅玛拉

    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称叶赫老女,女真族,孝慈高皇后堂侄女,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的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叶赫那拉氏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绝代佳人,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她的美貌名扬女真各部。她的一生注定因叶赫部公主的地位而成为政治砝码。先后几次

  • 蹇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蹇义

    蹇义,字宜之,初名瑢,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义”,巴县(今重庆市)人,明初六朝重臣。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师,卒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定”。本名:蹇义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巴县(今重庆市)出生日期:1363年逝世日期:1435年主要成就:六朝重臣字号:字宜之

  • 铁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铁铉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

  • 杨廷鉴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廷鉴

    明朝最后一个状元.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字冰如,号靖山。生卒年不详。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状元。本名:杨廷鉴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出生日期:1603年逝世日期:1665年主要成就:擅长书法,为后世留有扇面等不朽佳作。字号:字冰如,号靖山(1603—1665)

  • 沈炼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沈炼

    沈炼(1507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山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朝官员、锦衣卫。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因事左迁为锦衣卫经历,得到陆炳的赏识。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以“十罪疏”(指专擅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制谏官等十大罪状)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

  • 张岱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自称蜀人[1-2],史学家、文学家,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代表作有《陶庵梦忆》《石匮书》。张岱

  • 张元忭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元忭

    张元忭(1538年-1588年),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散文家张岱的曾祖父。明隆庆五年(1571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中为左谕德兼侍读。(概述图片取自绍兴印刷局1918年《越中三不朽图赞》)本名:张元忭字号: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