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布喜娅玛拉

布喜娅玛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64 更新时间:2023/12/5 8:29:27

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称叶赫老女,女真族,孝慈高皇后堂侄女,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的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叶赫那拉氏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绝代佳人,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她的美貌名扬女真各部。她的一生注定因叶赫部公主的地位而成为政治砝码。先后几次被许给不同的男人,却都没成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嫁于蒙古贝勒巴噶达尔汉之长子莽古尔岱,因叶赫那拉氏成婚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婚龄(有些女人在她这年纪,已经是祖母级呢),因此,她在史书上被称为“叶赫老女”。明万历四十三年(1616年),叶赫那拉氏病逝。

基本资料

本名:叶赫那拉氏

别名:叶赫老女,东哥

所处时代:明朝末期

民族族群:女真族

出生地:叶赫部

出生日期: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逝世日期: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主要成就:女真第一美女,一女亡四国

身份:叶赫部公主

信仰:萨满教

父亲:布斋

哥哥:布扬古

人物简介

明万历十年出生于叶赫部,叶赫氏出生时,叶赫部的大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然她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绝代佳人,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称,她的美貌名扬女真各部。她的一生注定因叶赫部公主的地位而成为政治筹码。叶赫氏先后几次被许给不同的男人,却都没成功。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战”大败四年后,遣使向努尔哈赤通好。叶赫部还表示愿将死于“九部之战”的布斋之女许配给努尔哈赤。

叶赫那拉氏顺利地嫁给努尔哈赤的话,那就是要与姑姑孟古共侍一夫了。然而她坚决反对,向哥哥布扬古贝勒说:“努尔哈赤是杀父仇人,谁能够杀了他,我就嫁给谁。”于是,叶赫部毁掉了东哥与努尔哈赤的婚约,并以“杀努尔哈赤”的条件向诸部落公开为东哥征婚。

事实上,这在已经是叶赫那拉氏第三次毁婚了。她九岁时许嫁哈达部歹商贝勒,然而这只是一条美人计:在迎亲的路上,歹商惨遭叶赫部伏兵和哈达部落的孟格布禄算计身亡(孟格布禄是为了夺取哈达部落的首领贝勒的地位而算计歹商贝勒的)。随后,叶赫部又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布占泰,以诱使他参与“九部之战”,布占泰随后便在这场战争中做了努尔哈赤的俘虏。当布占泰四年后被释放打算迎娶的时候,东哥却早又被许配给了努尔哈赤。听说东哥征婚,哈达部酋长孟格布禄立即血气上涌,报名应征,订下婚约后遂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向努尔哈赤宣战。九月,孟格布禄兵败,向努尔哈赤投降。努尔哈赤找了个借口把他给杀了,又将富察氏所生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武尔古代,万历二十九年以后,哈达部彻底被努尔哈赤吞并。

孟格布禄的结局并没有使得垂涎叶赫那拉氏美色的男人们停止前赴后继的脚步。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辉发部的首领拜音达理贝勒与叶赫那拉氏订婚,背弃了原来与努尔哈赤之女的婚约。九月,怒火中烧的建州女真出兵扈尔奇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辉发部给消灭了。接着,叶赫那拉氏又再次与乌拉部贝勒布占泰订下了婚约。布占泰听说有机会抱得美人归,立即把自己与努尔哈赤六度联姻、七度盟誓的事情全丢到了脑后。当年,他就派重兵埋伏自己的岳父之一舒尔哈齐以及舅子褚英与代善,被击败后又以鸣镝射了舒尔哈齐嫁给他的女儿娥恩哲。忍无可忍的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年九月亲率大军攻打乌拉部。第二年正月,乌拉部灭亡,布占泰逃往叶赫部。然而眼光极高的叶赫那拉氏根本就没把败军之将布占泰看在眼里,她拒绝履行婚约。又气又羞的布占泰不久郁郁而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叶赫那拉氏已经三十三岁,蒙古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巴噶达尔汉)长子莽古尔岱看中了她,向她的哥哥布扬古求娶。叶赫那拉氏出嫁之时,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普遍的婚龄(当时有些女人在她这年纪,恐怕已经是祖母级了),因此,她在史书上也被称为“叶赫老女”。

然而布扬古没想到的是,叶赫那拉氏出嫁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努尔哈赤的怒火仍然要向叶赫部发作。努尔哈赤是在东哥去世的那一年正式称汗建立后金的。三年后,即后金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与明王朝决裂,其中“第四恨”即为明朝廷偏帮叶赫,使该部将本来许配给自己的东哥转嫁蒙古(“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第二年八月,努尔哈赤用同样的理由灭掉了叶赫部。

本名由来

布喜娅玛拉之名为李歆在所著言情小说《独步天下》中自为其名。满语中的buyi是膝盖之意,”buyiya“是猜测的意思,但并没有buyiyamaha或buxiyamala这个词,蒙古语就更不可能了busiyamala,bu和yamala开闭音都对不上,这个词说不出来的。由于《独步天下》的粉丝太多,因而导致以讹传讹。1996年的电视剧《叶赫那拉公主》中女主叫东歌。而2005年电视剧《太祖秘史》中则成了东哥,小说中东哥属于满语,意思为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美丽小草。在正史文献当中并没有叶赫老女的名字记载。

史籍记载

《满文老档》记载:

六月,据闻聪睿恭敬汗所聘叶赫贝勒妹,布杨吉之欲改适蒙古贝勒巴噶达尔汉之长子莽古尔岱台吉。诸贝勒、大臣曰:“今叶赫若将已送牲畜行聘之女改适蒙古,尚有何恨更甚於此?应於该女子嫁与蒙古之前,兴师前往。若已许嫁,则乘其未娶之前,围攻其城夺取之。此非具他小贝勒所聘之女也!既闻汗所聘之女改适蒙古,我等安能坐视他人娶去耶?请兴兵讨之。”群情激愤而力谏之。汗遂曰:“若有其他大事,自当问罪致讨,仅因将女许给他人之故而与师,则未可也。此女之生,非同一般者,乃为亡国而生矣!以此女故、哈达国灭,辉发国亡,乌拉国亦因此女而覆亡。此女用谗挑唆诸申国,致战端。今唆叶赫勾通明国,不将此女与我而与蒙古,其意使我为灭叶赫而启大衅,借端构怨,故与蒙古也!我即得此女,亦不能长在我处,无论聘与何人,该女寿命不会久长。毁国已终,构衅已尽,今其死与将至也。我纵奋力夺取此女,亦不能留於我处。傥我取后迅即殒命,反流祸於我矣!”诸贝勒、大臣仍再三坚请出兵。汗曰:“傥我以怒而欲兴师,尔众贝勒、大臣犹当谏止矣!我直已为中人劝阻尔等,尔等为何如此以事主为敌,坚请不已,令我生怒?我所聘之妻,为他人所取,我岂不恨?然绝不可因怨恨即听从尔等之言而兴不时之兵。娶女之主我尚无怨,尔等为何深以为憾?我以旁亲者之身劝尔等作罢。”遂令将为出征已调集之马匹尽行撤回。诸贝勒、大臣又曰:“该女子许配与汗,已二十年矣!因明万歴帝出兵驻守叶赫,叶赫锦泰希、布扬古方才倚仗明帝之势,将受聘二十年之久、年已三十三岁之女嫁与蒙古。故我宜往征明国也!”夫汗仍不允,曰:“明兵出边,援守叶赫,但愿上天鉴之,任其久长。叶赫与我皆乃另一语言之诸申国也。明自称彼国为天下各国之主,主者乃各国共主,因何独对我称主耶?不辨是非,不加思量,仗势横行,犹如抗天,以兵助守天谴之叶赫。听其守之,尔等勿急。今若征明,义在我方,天祐我也!天既祐我,或有所得。即有所得,则其所得人畜何以养之?我等尚无粮库,养其阵获之人畜,则我等原有之人均将饿死矣!乘此间暇,宜先收我国人,固我疆土,整修边关,垦种农田,建仓库以积粮。”故此於是年未曾兴兵。

人物评价

中国的男人,多数都喜欢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女人的头上,曰:“祸水”。若是照这种说法,东哥堪称是天下祸水第一人。——自东哥这儿,绝代美女的意思明白了:凡是跟她扯上关系的男人和国家,都“绝代”了。

据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世代为仇,清廷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其实这是荒诞的无稽之谈,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姓叶赫那拉氏的嫔妃,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即是叶赫那拉氏之后。而叶赫的子孙有不少在清朝廷位居要职。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授佐领,予三等男爵;其弟尼雅哈,授佐领,予骑都尉世职;孙子南楚,任护军统领,袭三等男爵。尼雅哈的儿子明珠是康熙朝有名的权臣,由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再授弘文院学士,又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可谓是权倾一时。南楚的儿子穆占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黄旗都统,列议政大臣。

不过,不可思议的是,清朝最终确实亡于叶赫那拉氏之手。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由于她的保守和固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最终签署清帝退位条约的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也是叶赫那拉氏,实在值得研究。

家庭成员

祖父:叶赫部首领清佳努

父亲:叶赫那拉·布斋(九部之战被努尔哈赤击败,阵亡。努尔哈赤亲自将布斋的尸体砍成一半后送回叶赫,双方由此结下不解之仇)

兄长:叶赫那拉·布扬古

兄弟:布尔杭古、布尔汉

叔叔伯伯:喀尔喀玛(亦称哈尔哈麻)、纳林布禄(亦称纳林孛罗)、金台吉(亦称金台石,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祖父)

堂姑: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皇太极母亲,清朝开国皇后)

丈夫:莽古尔岱

公公: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巴噶达尔汉)

艺术形象

漫画《妃夕妍雪》

标签: 布喜娅玛拉

更多文章

  • 蹇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蹇义

    蹇义,字宜之,初名瑢,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义”,巴县(今重庆市)人,明初六朝重臣。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少师,卒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定”。本名:蹇义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巴县(今重庆市)出生日期:1363年逝世日期:1435年主要成就:六朝重臣字号:字宜之

  • 铁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铁铉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

  • 杨廷鉴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廷鉴

    明朝最后一个状元.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字冰如,号靖山。生卒年不详。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状元。本名:杨廷鉴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南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出生日期:1603年逝世日期:1665年主要成就:擅长书法,为后世留有扇面等不朽佳作。字号:字冰如,号靖山(1603—1665)

  • 沈炼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沈炼

    沈炼(1507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山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朝官员、锦衣卫。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因事左迁为锦衣卫经历,得到陆炳的赏识。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以“十罪疏”(指专擅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制谏官等十大罪状)弹劾严嵩,被处以杖刑

  • 张岱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自称蜀人[1-2],史学家、文学家,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代表作有《陶庵梦忆》《石匮书》。张岱

  • 张元忭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元忭

    张元忭(1538年-1588年),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散文家张岱的曾祖父。明隆庆五年(1571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中为左谕德兼侍读。(概述图片取自绍兴印刷局1918年《越中三不朽图赞》)本名:张元忭字号:字子盖(子荩)别号阳和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

  • 张四维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四维

    张四维(1526年6月21日-1585年11月29日),字子维,号凤磐,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明代万历朝内阁首辅。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授编修。隆庆年间,张四维以熟悉边防事务,促成与俺答议和而为内阁首辅高拱器重,历任翰林院学士、吏部左侍郎。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逝世,遂代

  • 陆炳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陆炳

    陆炳(1510年11月16日—1560年12月27日),字文孚,一说字文明,号东湖,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明朝锦衣卫首领,都督同知陆松之子。其母为明世宗朱厚熜乳母,陆炳自小随母出入宫禁。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武进士,授锦衣卫副千户。嘉靖十八年(1539年),因救驾有功,得世宗恩宠,升为都指挥同知。

  • 刘元卿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元卿

    刘元卿(公元1544-公元1609),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吉安府安福县西乡(今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南陂藕下村)人。明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门后期大家,在理学、教育和文学等领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丰,有《刘聘君全集》,其寓言集《贤弈编》被收入“四库全书”。[1-

  • 商景兰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景兰

    商景兰(1605~1676),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妻。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本名:商景兰所处时代:明末清初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出生日期:1605年逝世日期:1676年主要作品:《香奁集》主要成就:诗词字号:媚生万历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