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雱

王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3/12/23 15:52:20

王雱(1044年~1076年),字元泽,抚州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者,宰相王安石之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为“临川三王”。年少聪敏,擅长作书论事,著有《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王元泽尔雅》《老子训传》《南华真经新传》《佛书义解》。神宗时,曾任太子中允、祟政殿说书,受诏撰写《诗义》《书义》,擢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书成,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辞而不拜。熙宁九年,卒,时年三十三岁,特赠左谏议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追封为临川伯。

基本资料

本名:王雱

别名:临川伯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抚州临川

出生日期:1044年

逝世日期:1076年

主要作品:《老子训传》、《老子注》、《南华真经新传》、《论语解》

主要成就:参与王安石变法

字号:元泽

人物生平

王雱[pāng](1044-1076),汉族,字元泽,临川人,王安石之子,北宋文学家,儒家、道家学者。

王雱自幼敏悟。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20岁前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初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尉。雱气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尝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亦数万言。邓绾、曾布荐之于神宗,召见,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受诏撰《书义》《诗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熙宁九年(1076年)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未上任,不久因病疽病故,年三十三。特赠左谏议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诏封王安石舒王,配享;封雱临川伯,从祀。

王雱才高志远。积极支持其父王安石变法,为确立变法的理论依据,参与修撰《诗》《书》《周官》三经新义。善属文,议论刻深,有决断,尝称商鞅为豪杰之士,对不用命之臣当诛之。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执政,设置三司条例司为新法主持机构,任用太子中允程颢为僚属。一天盛暑,安石与程颢在家中对坐议事,王雱赤着脚,披头散发,手中拿着妇人的冠帽走了出来。问父亲道:“你们在谈些什么?”王安石说:“因为新法数次受到人为的阻挠,正与程君商量呢。”王雱以一种极为轻慢的姿势坐下,然后大大咧咧地嚷道:“砍韩琦、富弼的头于市,则新法就可实行了。”安石马上说:“我儿说得不对。”程颢正色道:“正与你爸讨论国家大事,子弟不应干预。请退下。”王雱才怏怏不乐地走了。

官爵变迁

官职:旌德尉→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天章阁待制兼侍读→龙图阁直学士→左谏议大夫(追赠)

爵位:临川伯(追封)

主要成就

王雱明确认为老子是“大圣人”,其言与孔子“相为终始”,并主张在当时应“以老氏为正”,可谓对老子是推崇备至。《老子注》和《南华真经新传》,是了解这个早慧的才华四溢的思想家的重要著作。

轶事典故

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献。客问元泽:“何者是獐?何者是鹿?”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出自《墨客挥犀》)

故事是说: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著有《老子训传》《南华真经新传》20卷、《论语解》10卷、《孟子注》14卷,注过老子的《道德经》《南华真经逍遥内篇注》《南华真经杂说》《南华真经拾遗》多已亡佚。《全宋文》卷二二六九收其文12篇。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附传。《全宋词》《江西诗征》及《宋诗纪事》存词2首、诗5首。

从王雱之见识、行事来看,无疑具有年轻政治家的风采;从其著述来看,无疑又是一位著述颇丰,思想、学术成就较高的、早熟的哲学家兼学者。《宋史·艺文志》载王雱著作有《论语解》十卷、《注孟子》十四卷,另外《集注老子》二卷中有王勇一家;据《宋史·王雱传》则又称有《策》三十馀篇、《佛书义解》(《长编》作《佛书义释》)、《诗义》《书义》,可知《宋史》前后所载凡七种。《文献通考·经籍》载有《新经尚书》十三卷、《新经诗义》三十卷(王雱训辞,安石训义)、《王元泽口义》(《论语》)十卷、《孟子解》四十二卷(王安石、王雱、许允成三家)、《王元泽尔雅》《注老子》二卷、《王元泽注庄子》十卷。可见,在元代时王雱的大部分著作尚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六于《南华真经新传二十卷》叙录王雱此书甚详,称其“往往能得微旨”。从王雱上述著作目录来看,其学术实已儒道为主,诚为荆公“新学”之重要辅翼,时人称作“小圣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雱工于诗词。他的诗词写得清新自然,颇有父风,《全宋词》《江西诗征》及《宋诗纪事》存词2首、诗5首。刘克庄谓其诗不满百,像“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绝句》),殊有“乃翁思致”(《后村诗话》续集卷四)。词作不多,《眼儿媚》词有“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之句;《倦寻芳》词有“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之句,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词苑萃编》卷四引《古今词话》)。还致力于道佛两家思想的探索,并有不少新的创见。薛砺若《宋词通论》:“王雱词虽不多见,然较介甫蕴藉婉媚多矣。足见当年临川王氏家学一斑。”(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作品选录

1.倦寻芳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2.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3.绝句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家族成员

曾祖:王用之,卫尉寺丞,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祖父:王益,字损之,临江军判官,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康国公

嫡祖母:徐氏,王益的第一任妻子

亲祖母:吴氏,抚州金溪人,王益的第二任妻子

父亲: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宰相

嫡伯父:王安仁,嫡祖母徐氏所生,皇祐元年进士

王安道(1017年-1051年),字仁甫,嫡祖母徐氏所生,衡州军司法参军

亲叔父: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教授

王安世(?-1059年),太平州当涂县主簿

王安上,字纯甫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尚书左丞

妻子:萧氏

二弟:王旁

三弟:王某(1055年—1057年),早夭

嗣子:王棣,太仆少卿

标签: 王雱

更多文章

  • 真德秀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真德秀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理学家、名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真德秀早年受教于朱熹弟子詹体仁,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及第,授南剑州判官

  • 魏了翁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属四川)人。南宋理学家、大臣。魏了翁于庆元五年(1199年)中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史弥远掌权时,力辞召命。后历知汉州、眉州、遂

  • 窦仪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仪

    窦仪(914年—966年),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右谏议大夫窦禹钧长子。五代后期至北宋初年大臣、学者。后晋时期,窦仪登进士第,任景延广僚属。仕于后汉、后周两朝,历任右补阙、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北宋建立后,官至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事,后改任礼部尚书。乾德四年(966年)去世,年五十三

  • 种师中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种师中

    种师中(1059年—1126年),河南洛阳人,世居住陕西字端孺,北宋末年名将。其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北宋名将。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诏赠少师,谥曰庄愍。中文名:种师中别名:种端孺国籍:宋朝民族

  • 秦钜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钜

    秦钜(生年无记载~1221年),字子野,南宋的抗金名将,浙江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人,奸臣秦桧养子秦熺后代。宋宁宗时,任蕲州通判。嘉定十四年,金军南侵,进攻蕲州。秦钜与郡守李诚之率众英勇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秦钜叱曰:「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掣衣就焚而死。次子秦浚先往四祖山,兵至亟还,与弟秦瀈

  • 萧菩萨哥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菩萨哥

    仁德皇后(983年—1032年),萧氏,小字菩萨哥,睿知皇后萧绰弟弟萧隗因之女,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十二岁时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年)被封为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深得辽圣宗的宠爱,为辽圣宗生下两子,但都夭折。开泰五年(1016年),辽太祖皇后述律平后代、北府宰相阿古只五世孙女萧耨斤生下

  • 章楶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章楶

    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建宁军浦城县(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章楶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历任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在地方政绩卓著。后入朝拜考功、吏部、右司员外郎等官。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 刘克庄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1-2]。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刘克庄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因其父在朝中任职而荫补将仕郎,后历任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建阳县知县、帅司参议官、枢密院编修官。淳祐六年(1246年),

  • 包绶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绶

    包绶,幼名包綖,生于北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享年四十八岁,北宋名臣包拯次子,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孙氏,但未出世,生母孙氏便被包公打发回娘家,多亏大嫂崔氏知悉孙氏怀有身孕,便背着包公夫妇,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将男

  • 毛惜惜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毛惜惜

    毛惜惜,南宋时高邮名妓。江苏高邮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学书学剑,多才多艺。幼年时金兵南犯,高邮沦落,父母双亡,与乳母李氏逃至扬州。因惜惜懂得琴棋书画、歌舞弹唱,很快在扬州城里有了名气。后被高邮总兵荣全强行纳为小妾。荣全叛乱,毛惜惜宴前斥责荣全,被碎割杀死。乱平后,宋理宗封毛惜惜为英烈夫人。《宋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