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宗霍

马宗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27 更新时间:2024/1/2 2:40:54

马宗霍(1897—1976),湖南衡阳县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毕业。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主持廿四史点校工作。毕生以研究文字学为其主攻方向,潜心《说文解字》二十余年。除《说文解字》方面的著述外,尚有《音韵学通论》、《文字学发凡》、《中国经学史》等。善书法,自成一体。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宗霍

别名:霋岳楼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衡阳

出生日期:1897.10.11

逝世日期:1976.9.24

职业:教授,院长,编审

毕业院校:湖南南路师范学堂

主要成就:研究文字学为其主攻方向

代表作品:《中国经学史》、《说文解字》

简介

马宗霍(1897年-1976年),原名骥,字承堃。

【“承堃”,有因形近音同而误作“水坤”者,或又以为“承堃”即其本名,皆误。】

自19世纪30年代左右起即以字行,故世罕知其原名者。别署霋岳楼,晚号霋岳老人。

湖南衡阳人。文字训故学家、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书法家、书法评论家。

少受业于王湘绮,卒业于湖南南路师范学堂。19世纪20年代中拜章太炎为师,为其入室弟子。

又从曾熙学书法,与张大千兄弟同为曾(熙)李(瑞清)同门会之发起人兼理事。

自1920年代起,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湖南大学等校教授、院长、教务长等。

1958年后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书局高级编审,参与国务院古籍整理工作。

著有《书林藻鉴》、《文学概论》、《中国经学史》、《文字学发凡》、《音韵学通论》、《说文解字引经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淮南旧注参正》、《墨子闲诂参正》、《南史校正》、《论衡校读笺识》等。

著作

著有《书林藻鉴》、《文学概论》、《中国经学史》、《文字学发凡》、《音韵学通论》、《说文解字引经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淮南旧注参正》、《墨子闲诂参正》、《南史校正》、《论衡校读笺识》、《经学通论》等。

《中国经学史》

衡阳马宗霍欲以十二篇按时分述经学之历史,盖由汉以降,述经学之源流授受者,昔宋章如之愚山堂考索,清有朱彝尊之经义考,晚世有皮锡瑞之经学历史,然于马宗霍目中,皆未尽善。余通读马氏之经学史,虽甚为详备,可说面面俱到,然脉络似不清晰,枝蔓过多,一读之下,难有条理之概念,且某些观点颇为牵强。

马宗霍与皮鹿门“六经皆孔子作”之观点截然相反,认为“六经先王之陈迹”。且以“伏羲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易之始也”诸如此类以证其观点,不免牵强,万事皆有肇始,必要寻其源头以证其早已存在,与上帝造万物又有何本质区别?“古之六经”,非今人谈论之六经,故皮氏之说更为切实。

孔子非史家,孔子作六经,乃知礼崩乐坏已非朝夕可复,惟有正人心以待后来者从之。马宗霍曰:“孔子有德无位,盖以六艺为教者也。”亦即此义。

马宗霍曰:“承曾子之学者有子孟子,则宋学之所祖也;承子夏之学者有荀卿,则汉学之所祖也。博约两派,汉宋于以分门,经学亦遂由是而歧焉。”有宋一代,故从孟轲,且以大义为宗,此说有理。而两汉之经学,果以荀卿为宗乎?

马氏谓“孟子虽醇乎醇,而身没之后,大道遂绌,徒党旋尽;传经之功,宜莫能与荀卿比隆矣”,孟子之功,岂可如此计较?无孟,孔亦不彰。而传经之功,岂荀卿一人之力哉?

似无独立成篇之必要,可与“两汉之经学”合并,实亦不能与两汉经学截然两段。且始皇焚书之令颁于三十四年,三十七年始皇即死于沙丘,焚书之令究竟执行得如何,实在亦是一大疑问。

两汉之经学,“从其文字言,则有古今之殊;从其地域言,则有齐鲁之异;从其受授言,则有师法家法之分;从其流布言,则有官学私学之别”。两汉兴官学,立五经博士,通经为梯荣致显之必由之径,经学以此大昌。乃至官学既衰,而社会之风气已养成,私学遂起,经学得以承传。马氏此篇,所论甚详,脉络亦清晰,微瑕者所举例不免过于繁复,行文不免拖沓。

除开篇叙郑玄一节尚可一读而外,其余真史书之一大抄也,不足观。

“南朝诸帝,大都短祚”,且朝野尚清谈,经学亦不兴;“惟梁武享国最永,而又雅好儒术”,故经学为之一振,然武帝晚耽于禅悦,寻且乱亡,南学亦卒未大昌。北学之昌荣,则在官学,效两汉之崇儒,由经入仕。然马氏所述,以“经传人物志”名之尚确切,就“经学史”而言,不得要领。唯最末一节可观,“南北经学,虽趣尚互殊,而诸儒治经之法,则大抵相同。盖汉人治经,以本经为主,所为传注,皆以解经。至魏晋以来,则多以经注为主,其所申驳,皆以明注,即有自为家者,或集前人之注,少所折衷,或隐前人之注,迹同攘善,其不依旧注者,则又立意与前人为异者也。至南北朝,则所执者更不能出汉魏晋诸家之外,但守一家之注而诠解之,或旁引诸说而证明之,名为经学,实即注学。于是传注之体日微,义疏之体日起矣。”

隋唐经学之兴亦在官学之兴,有隋一代,官学大抵操诸南人或为南学者之手。唐有天下,儒教聿兴。马氏谓“自五经定本出(贞观七年,颁颜师古考定之五经于天下),而后经籍无异文;自五经正义出(永徽四年,颁孔颖达撰定长孙无忌等增损之五经正义),而后经义无异说。每年明经,依此考试,天下士民,奉为圭臬。盖自汉以来,经学统一,未有若斯之专且久也”,甚精当。另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一书中,论及敦煌所藏之儒家经典,斯可参证,一并录之:

综观敦煌所有儒家经典,六朝以来的古本,各经都有,而诗、书、论语为最多,其次则春秋左氏传为最多,礼类为最少。各经中尚书几全部是卫包未解以前“隶古定”的本来面目,犹然是六朝以来旧本,而且都是孔传。诗经全部是毛传、郑笺,齐、鲁、韩三家不见,他家注也不见。三传有左氏、谷梁二家,而左氏几全部是杜预注,谷梁几全是范宁注。周易皆用王弼注,礼记都用郑注,论语都用何晏注,这是说明当时的学风如此,与唐家取士的政策,完全是相一致的。

宋以道学称,马氏所论可谓切中要害,“盖宋之道学,同源于希夷,而刘(按:刘牧也,作易数钩隐图,道家之说始与周易相传,而混于儒学矣,牧之学盛行于庆历时)为异说,邵(按:邵雍也,稍后于牧)为别宗,至周子始渐醇,而与儒学为近;张子羽翼之,二程扩充之,至朱子而始大。然要不外乎象数与义理两派,两派之于经学,初不外乎周易一经。就周易论,则两汉诸儒,已言象数;魏晋诸儒,已主义理,实非宋儒之创获。徒以图书之传,传自道士,遂有道学之目,不知谶纬即图书之滥觞也。既而援道入儒,则又以传孔孟之道统者为道学,不知传道本儒之所有事也。宋史必分儒与道为二,是传经与传道有别,然则孔孟之道,讵有不在六经之中者乎?名之不正,莫此为极矣”。而南宋陆九渊所谓“六经皆我注脚”,于经学之历史亦深有影响,马氏于此语焉不详。

宋学集大成于朱子,则元人治经,莫不崇尚朱说。明人之经学,引顾炎武一言概之:“自八股行而古学衰,大全出(按:永乐十二年,敕修五经四书大全)而经说亡。”

清世经学之盛,盖在私学。先是明季遗儒黄顾王三氏,合经学理学为一,兼采汉宋,其影响于清初经学者,又以顾为最,其后又有确守汉师家法如东吴惠栋、皖南戴震者,汉学为之粲然。时又有援宋学以自壮者,则为桐城方苞姚鼐,汉宋之争遂如水火。然于经学仍不能损汉学之毫末也。“惠戴末流之弊,英华既竭”,今文之学乘之而起,亦有丁晏等调齐汉宋者。至学制改,新说滋,以经为无用而议废之,则清室未亡而经学已大衰。清世经学之盛在于考证,在于小学,由小学而治经,“然小学通而精力已竭,无暇及于经学”。马氏所论甚是,此篇尚可一读。

标签: 马宗霍

更多文章

  • 吴克清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克清

    吴克清(1916-2007),广西平南县人。1940年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毕业,1945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民盟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历任民盟南宁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1983年4月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 马革顺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革顺

    马革顺(1914--2015),陕西乾县人,中国合唱指挥泰斗、上海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授、中国合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马革顺从小在教会唱诗班唱歌,中学毕业后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师从奥地利音乐博士史达士。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音乐系,抗战胜利后

  • 陈启天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启天

    陈启天(1893年—1984年),曾任中国青年党主席,亦名声翊、国权、春森,笔名翊林、明志。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南京大学著名校友。中文名:陈启天别名:声翊,国权,春森,翊林,明志,寄园,修平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省黄陂县出生日期:1893年逝世日期:1984年职业:教育社会学家,政治活动家毕业院

  • 邓泽如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邓泽如

    邓泽如(1869—1934.12.19),名文恩,字远秋,号泽如,以号行。清光绪年间,以契约劳工身份到马来西亚谋生,逐步发展成为南洋知名的实业家。1907年,邓泽如加入同盟会,任马来西亚分会会长。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数次筹款,接济军费。1912年回国,开发矿业,1920年担任广州军政府内政部矿物局局长

  • 谷正鼎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谷正鼎

    谷正鼎(1903—1974),贵州安顺人,早年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苏联中山大学。历任中国国民党监察院监察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战期间先后任国民党西北绥靖公署厅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天水外营政治部主任兼国民党特别党党部书记长。19

  • 戚蓼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戚蓼生

    戚蓼生(1730—1792),字念功,号晓堂、晓塘,浙江德清城关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中进士,官封为刑部主事,升到郎中,乾隆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府知府,刚刚到任,又升任福建盐法道。乾隆五十六年升为福建按察使。五十七年冬卒于任。他一生为人洒脱,不修饰仪表,喝酒后喜欢乱骂人,但能力强,有理政的才能

  • 黄养辉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养辉

    黄养辉(1911.11—2001.6)别名黄旭晨,笔名黄易,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金石篆刻家。1911年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受过造型艺术的严格训练,担任艺术大师徐悲鸿教授的秘书前后长达20年之久,成为徐悲鸿的得意弟子。悲鸿大师曾评价其“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黄养辉教授曾

  • 赵耀东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耀东

    赵耀东(1915-2008),男,曾任台湾当局“经济部”部长、“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就读于江苏省扬州中学、武汉大学,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其父亲赵隶华是当时江苏省财政厅的厅长。赵耀东的父亲丧偶后迎娶出身于教育世家,时任江苏省扬州中学音乐老师的李崇祜女士。其妻子叫朗英,似乎身体欠佳

  • 郭况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况

    郭况(9年—59年)郭况,真定槀人。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欣赏郭况小心谨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二年,郭贵人立为皇后,刘彊为皇太子,封郭况为绵蛮侯。永平二年(59年),况卒,赠赐甚厚,汉明帝亲自临丧,谥曰节侯。中文名:郭况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真定槀县出生日期:9年逝世日期:59年主要成

  • 张子良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子良

    张子良,常见人名。著名人物有台湾省的实业家张子良,影视编剧张子良,林业系统劳模张子良,华东新华书店副经理张子良等。中文名:张子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陕西子洲出生日期:1941年5月逝世日期:2007年8月14日上午8时职业:影视编剧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品:《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