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韡

陈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3/12/20 1:18:41

陈韡(1180年-1261年8月19日),字子华,号抑斋。福州侯官县(今福建福州)人。南宋后期名臣、文学家。陈韡为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师从叶适。嘉定十四年(1221年),应邀任淮东制置使贾涉的幕僚,抵御金军,并献策处置山东忠义军事。绍定三年(1230年)至端平元年(1234年)间,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三路,平定陈三枪、张魔王起事,安定南方。此后历任知隆兴府、沿江制置大使、湖南安抚大使、福建安抚大使等职,在江淮一带屡抗蒙古入侵。淳祐五年(1245年)入朝为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主管财政事务。晚年以守观文殿学士致仕。景定二年(1261年),陈韡去世,年八十二。获赠少师,谥号“忠肃”。《全宋诗》、《全宋词》收录有其作品。

基本资料

本名:陈韡

别名:陈抑斋、陈观文

字:子华

号:抑斋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州侯官县

出生日期:1180年

逝世日期:1261年8月19日

主要作品:《武夷筑精舍》《兰陵王·角声切》等

主要成就:讨平汀州、衢州、赣州等地叛乱

官职:福建安抚大使、参知政事等

追赠:少师

谥号:忠肃

人物生平

早立事功

陈韡的父亲陈孔硕,是大儒朱熹、吕祖谦的门人,官至秘阁修撰。陈韡辞让了父亲所受的郊恩,将荫封的官职让给了弟弟陈韔,自己则专心科第。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陈韡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州湖口县县尉。

陈韡登第后,从学于“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名臣叶适,受到叶适的赏识与期许。

嘉定三年(1210年),楚州海陵县人胡海等引诱金军入侵,陈韡招募死士,联同盐军在青垜击破叛军。同年三月,胡海兵败被杀,叛乱平息。

嘉定六年(1213年),陈韡赴湖口县就职,受到执政者的共同举荐。

嘉定九年(1216年),陈韡三年任满,调官南剑州录事参军。后遭逢继母郑夫人逝世,遂离职服丧。至嘉定十三年(1220年),服丧期满。

效命两淮

嘉定十四年(1221年),淮东制置使兼节制京东、河北兵马贾涉大开幕府,征辟陈韡为京东、河北节制司干官(掌均输之官)。陈韡向贾涉献处置忠义人的策略,主张在新复的山东、河北各地,仿效西汉赵充国留屯之策,而且分授疆域给忠义人,如在山东采“三分齐地,张林、李全各处其一,又其一以待有功者,以分其权”,河南首领“以三两州归附者与节度,一州者守其土”,让归正百姓都安居北方,成为朝廷的藩屏。之后,再以淮甸地区的闲田,仿照北宋韩琦训练河北义勇的方法,“募民为兵”,提供他们田地并收少量的租赋,选择当地豪族统率;青壮年的盐民又另外组成一军,以成为第二道藩篱。

嘉定十五年(1222年),宋军在淮西击退金军,陈韡预计金军一定转而专攻安丰军,并分兵牵制各郡,于是派卞整、张惠、李汝舟、范成进等人各自率军屯驻庐州,以等待金军。金将卢鼓捶刚刚在潼关获胜,在此次南侵时,想乘着锐气未丧而速战速决。陈韡认为应该以对峙拖垮金军,十日之内金军一定会逃遁,届时宋军再设伏邀击金军,一定能够获胜。他又让将军时青、夏全在金军深入进攻时,领轻兵直捣其后方。

之后,金军果然进攻安丰军,陈韡遂前往盱眙军劳军。随后被改授为宣教郎、淮东制置司干办公事。他再次前往盱眙会见镇江都统刘琸,调集卞整、张惠、范成进、夏全各部采用之前定下的援助、捣虚的计策,于是取得了击败金军的堂门之捷,生擒金朝的四驸马。

陈韡入朝觐见丞相史弥远。史弥远置酒宴招待,并在席间拿出十件政务来考验陈韡,陈韡剖决如流,所提出的建议全部被史弥远采纳。不久后,陈韡被调为将作监丞,升任淮东制置司参议兼通判楚州。

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月,贾涉积劳成疾,遂请求由陈韡暂摄职位。六月,贾涉病逝于临安,陈韡难以立足,于是在第二年赴临安奏事,史称其离开时“北人泣送”。同年二月,陈韡被除授为太府寺丞。五月,奉诏主管华州云台观。

宝庆三年(1227年)四月,出知真州,尚未就官,改授淮东提点刑狱。旋即加直宝章阁,仍任提点刑狱兼知宝应州。再转任宗正寺丞、权工部郎中及仓部员外郎等职。他在入对时,向宋理宗建议:“臣所说的夏、周、汉、唐几位君主的事迹,像布德兆谋(布施仁德、开始谋划)、任用贤才、赏罚分明、处置藩镇、不姑息纵容,天下的规摹没有比这些更大的了。”又说:“人主所依靠来统御天下的,只不过是赏与罚罢了。”

转战三路

主词条:陈三枪、张魔王起义

闽中平盗

绍定二年(1229年)冬,闽中盗贼起事,知福州王居安委托陈韡提举四方保甲,他以家人去世为由推辞。罢官家居的名儒真德秀力荐陈韡有“文武才干”,转运使陈汶、提举常平史弥忠亦向朝廷告急,认为一定要用陈韡才能平乱。次年二月,理宗下诏起复陈韡为宝章阁直学士、知南剑州,兼提举汀州、邵武军兵甲公事及福建路兵马钤辖,措置招捕盗贼。

陈韡将当地百姓中的丁壮登记组成一军。沙县失陷后,盗贼在高桥被忠勇军击败,于是转攻邵武军,声势愈发壮大。当时有人认为应当招安而不应剿捕,陈韡反驳道:“开始时贼人只有上百人,官员招抚而不剿捕,把他们养到上千人,又养到上万人,现在再一次豢养他们,将会达到无法计算的程度。只要求来淮西兵五千人,就能求得太平无事了。”理宗令陈韡兼任福建路招捕使。盗贼急攻汀州,淮西制置使曾式中调遣精兵三千五百人由泉州、漳州自小路进入汀州,在顺昌击败盗贼。六月,各路宋军会合,陈韡被加为福建路提点刑狱。七月,陈韡亲自提兵至沙县、顺昌、将乐、清流、宁化等地督捕盗贼,大军所向披靡。九月,陈韡分派各军进讨盗贼。十月,又削平盗贼五座营寨。十一月,宋军再破盗贼兴起的潭瓦磜,夷平其巢穴。十二月,陈韡诛杀汀州叛兵,招降连城的七十二座营寨。汀州全境叛乱平息。

绍定四年(1231年)正月,陈韡派部将击破下瞿张原寨。二月,亲自前往邵武军督捕残余盗贼,其首领晏彪归降,陈韡认为他是“力屈乃降”,最后仍将其诛杀。朝廷录功,擢升陈韡为右文殿修撰,仍任提点刑狱、招捕使兼知建宁府。衢州盗贼汪徐、来二攻破常山、开化等县,声势颇大。陈韡命淮西将领李大声提兵七百人,出其不意,乘夜逼近其营寨。汪徐等出寨迎战,看见算子旗,大惊道:“这是陈招捕(陈韡)的部队!”都大哭起来,李大声趁势急攻,衢州盗贼都被平定。

赣粤定乱

绍定六年(1233年),陈韡升任宝章阁待制、知隆兴府。赣州盗贼陈三枪、张魔王等据松梓山寨,出没于江西、广东之间,所到之处大肆劫掠。陈韡所派去劝谕的使者,都被盗贼杀死。他因此认为盗贼都是因为贪官才被逼起事,于是上奏弹劾贪赃最为严重的两位官员。又说:“寇盗迟迟未灭,是因为底下的官员欺骗上级,且事权涣散所导致的,如果决意出兵铲除,数月就能结束。”十一月,理宗令陈韡节制江西、广东、福建三路捕寇军马。他请求派部将刘师直扼守梅州、齐敏扼守循州,自己则率淮西兵及亲兵直捣松梓山。十二月,又兼知赣州。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陈韡进官华文阁待制、江西安抚使,仍知隆兴府。二月,他抵达赣州,先斩杀畏惧盗贼声势及抢掠百姓财货的士兵。此时,齐敏、李大声部讨叛进展顺利。三月,陈韡分兵守卫大石堡,截断盗贼的粮道,以此攻破松梓山寨。陈三枪与其党羽缒崖逃走。陈韡亲自督命诸将,乘着春瘴还未出现,逼近松梓山。盗贼集中精兵下山迎战,其部伍旗帜、服装整齐鲜明。陈韡指挥步、骑兵配合夹击,又纵火焚烧盗贼,宋军攀崖进攻,盗贼大营化为灰烬。此役,宋军共斩首一千五百级,擒获叛将十二人,获得被掳掠的妇女、牛马及盗贼僭伪的服装、器物各自数以百计。陈三枪中箭兵败,最终于兴宁就擒,在隆兴府的集市上被处斩。

此次起事,波及广东、江西、福建三路的几个州、六十多座营寨,至此全部被平定。理宗下诏褒奖陈韡,升授他为权任工部侍郎,仍任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十月,被正授为工部侍郎,调任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

措置诸边

端平二年(1235年)正月,陈韡入朝奏事,理宗当面称赞他平叛的功劳。陈韡叩首说道:“臣不才,徒有一片孤忠之心,仰仗陛下神威,暂且免于失败罢了,有什么功劳可称。”闰七月,升任权工部尚书。十月,除授权刑部尚书,加沿江制置大使,仍任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等职,受命往来巡视鄂州地段江面,措置防御事宜。陈韡数次力辞制置大使之名,获理宗允准。

端平三年(1236年),陈韡被加官宝谟阁学士。十月,理宗诏命陈韡挑选猛将、精兵,根据轻重缓急,据守有利地形,阻扼要冲,以应援淮东,挫败蒙古军的谋划。十一月,蒙古将口温不花入侵蕲(今湖北蕲春)、舒(今江西潜山)、光(今河南潢川)三州,又派游骑骚扰合肥。陈韡奉诏出援和州,以声援淮西宋军。

嘉熙元年(1237年)三月,理宗褒奖陈韡应援安丰之战的功劳,命其“官两转”,进升为焕章阁学士,仍为沿江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四月,左司谏曹豳奏称“陈韡在金陵,旷口之衄,天殆少警之”,认为应该督责他兼领淮西军务,以安定淮东。十一月,陈韡受诏于江淮一带制造战船、军械,扼守险要堡隘,防止蒙古军进攻。

嘉熙四年(1240年),陈韡被加拜为刑部尚书,他上疏推辞。又被加官徽猷阁学士,改为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淳祐四年(1244年)十一月,陈韡获召入朝,于同月内升任兵部尚书。又调为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同时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淳祐五年(1245年)十二月,陈韡升任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成为副相。在监察御史江万里的谏言下,理宗下诏,将“财用之计”交予陈韡负责,命他与宰相赵葵“总大纲而中持其衡”,二人共济国事。

淳祐六年(1246年)正月,理宗根据陈韡的建议,下诏设置国用所,任命赵与懽为提领官。六月,陈韡改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淳祐七年(1247年)四月,经右丞相郑清之举荐,陈韡以知枢密院事出任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并节度广西。

淳祐八年(1248年)二月,陈韡请求对湖南衡州茶陵县的炎帝陵加以修缮。理宗允准。五月,理宗下诏褒奖陈韡镇守湖南之功,进升其官一秩。

退居逝世

淳祐九年(1249年)二月,陈韡以观文殿学士、福建安抚大使之职改知福州。他五次上奏推辞,获准以旧职提举洞霄宫,成为宫观官。

开庆元年(1259年),鄂州之战爆发,边情紧急。陈韡再次被召入朝,后以醴泉观使兼侍读之职致仕。

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陈韡进官一秩,第二次出任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之后,又提举佑神观,陈韡极力请退,理宗为其进官一阶,准他以守观文殿学士之衔致仕。

景定二年(1261年)七月二十二日(8月19日),陈韡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宋史》、《续资治通鉴》作八十三岁,此从刘克庄《忠肃陈观文神道碑》)。理宗追赠他为少师,谥号“忠肃”。

主要成就

政治

陈韡出讨闽赣盗乱期间,认为“盗贼起于贪吏”,于是上奏弹劾贪赃形迹尤其严重的两位官员,以此安抚百姓、收揽民心,加速了叛军内部的分化。

陈韡两次出镇湖南,绥抚军民及辖境内的少数民族,使治内安谧。

军事

宋宁宗时,陈韡担任淮东制置使贾涉的幕僚。在如何处置忠义军及防卫江淮的问题上,他建议设置两道藩篱,以保障南宋朝廷的安全:

在山东“三分齐地”,分命义军首领张林、李全及其后被授官之人互相牵制;在河南“以三两州归附者与节度,一州者守其土”,以达到让归正百姓留居北方,并守卫新归属地的目的;

在淮甸屯田,募民为兵,以当地豪族统率,训练一支“耕战结合”的义勇军;另一部分盐民则又另组一军。这些民兵尽力守卫江淮,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遏敌军攻势。

嘉定十五年(1222年),宋金在两淮交战,陈韡一面布置宋军坚守安丰军等地,以引诱金军进攻,挫其锐气;一面调派将士,轻兵直捣其后方,取得了堂门之捷,生擒金朝四驸马。

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起,陈韡受命讨捕赣州(今江西赣州)农民陈三枪、张魔王等发动的起事,转战于福建、江西、广东三路,连克汀州、邵武、衢州及赣州等地,最终于端平元年(1234年)攻陷叛军的根据地松梓山,生擒陈三枪,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陈韡长年任沿江制置使,分阃于江淮之间,措置守江事务。蒙古军南侵时,他又派精兵三千在茅山将其击败,斩杀五百余人,生擒七百九十余人。他屡次出兵策援两淮,协助名将杜杲取得了安丰之战的胜利。

陈韡开阃湖南期间,招募强壮的淮民为亲兵。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这些人隶属于沿江制置司,形成了总数达千人的军队。

经济

陈韡入朝为参知政事(副相)时,受宋理宗倚重,负责国家财政。在他的建议下,理宗设立了国用所,并任命擅长理财的名吏赵与懽为提领官,负责财计。

人物评价

杨方:真英物也。(《忠肃陈观文神道碑》引)

李全:若有三五个陈制参,中原不足平也。(《忠肃陈观文神道碑》引)

赵昀:①韡忠勤体国,计虑精审,身任讨捕之责,江、闽、东广,讫底宁辑。(《宋史》引)②陈韡出镇南服,备殚忠勤,军民安平,蛮猺绥辑……。(《续资治通鉴》引)

雷奋:广西前后帅臣未能行此,然二广赖民兵之用为多。如向者广东峒寇陈三枪之叛,招捕陈韡,正藉民兵协力收获;如近者广州戍卒之叛,既自兵变,自难以本州之兵制之,崔与之实率首领民兵登城捍御,叛卒遂循,此皆已试之效。(《续资治通鉴》引)

许应龙:卿允武允文,善谋善断。首平七闽盗贼之扰,阖境堵安。继专三道节制之司,群凶影灭。暨金陵之分阃,殱京口之逆俦。比因强寇之鸱张,复厉精兵而血战,士卒乐为之用,真足追良将之风,草木皆知其名。(《东涧集》)②具官某劲气横秋,精忠贯日……自司留钥,屡奏肤功,已殱京口之逆俦,复抗敌兵而鏖战……而威望之素孚,立致安疆,以宽忧顾。(《东涧集》)

徐元杰:经纶满腹,平居暇日。夙韬藏器,能政理之长。至公血诚,有指授将率方略之旧。(《陈韡授礼部尚书制》)

杜范:陈韡内怀忠赤,外着威声。平寇南方,功烈甚伟。分阃江淮,敌人知畏。虽浮光偾军,因以放废。而通国之人,常望其复起,以敌王忾。(《签书直前奏第二劄》)

魏了翁: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更取堂名淇绿。要把北山万竹。一日倚云栽。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水调歌头·建康留守陈尚书韡生日》)

脱脱:徐荣叟父子兄弟皆为名臣,陈韡将帅才也,优于别之杰多矣。(《宋史》)

钱士升:封疆之吏,曰予御侮。故尚智略,亦铙雄武。崔、余、贾、陈,毕及向、杜,一方所赖,庶我(阙)虎。(《南宋书》)

轶事典故

陈韡出知潭州时,赏识府僚徐经孙,常在施行政务前向他咨询意见。徐经孙后来累升至福建安抚使,当时陈韡致仕家居,门人及故吏多有违法之事,在徐经孙的阻止下都未能得逞,二人自此结怨。之后,陈韡复出为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挟私怨报复徐经孙,不仅在交接时不行礼节,还在当天劾奏福州通判,言辞中颇有攻击徐经孙之处,称他离任时“席卷府库而去”,随即罢免通判的职务,削夺其官秩。徐经孙入朝自辩,被宋理宗得知此事。理宗大怒,对宰相说:“陈韡年老荒悖至此,应该马上罢免他的官职。”徐经孙闻言,请朝廷顾念自己与陈韡的师生之恩,不要加罪,这才保全了他的颜面。不久后,陈韡力请致仕,自此不再任官。

亲属成员

家世

子辈

儿子

孙辈

孙子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曾祖父

陈僖

累赠太傅。

曾祖母

黄氏

封华国夫人。

祖父

陈衡

官至通直郎,累赠太傅。

祖母

黄氏

封婺国夫人。

父亲

陈孔硕

官至秘阁修撰,累赠太师。学者称其为“北山先生”。

生母

田氏

封福国夫人。

继母

郑氏

封淑人,追赠永阳郡夫人。

——

妻子

林氏

石碑知县林涣之女。曾协助陈韡讨平闽赣盗乱。

同辈

弟弟

陈韔

——

陈砻

——

陈石

——

陈和

官至中散大夫。

陈治

——

陈冶

——

陈怡

——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四十六·忠肃陈观文神道碑》

《宋史·卷四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宋元学案·卷五十五·水心学案》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列传二百十》

标签: 陈韡

更多文章

  • 陈俊卿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俊卿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字应求。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南宋名相、诗人。陈俊卿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进士,初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旋即改为参赞都督府军事,屡遭权幸排挤,历知泉州、知漳州等地。乾道三年(

  • 任希夷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任希夷

    任希夷(1156~?)字伯起,号斯庵。南宋中期大臣。谏议大夫任伯雨曾孙。其先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徙居邵武(一说是光泽县)。本名:任希夷字:伯起号:斯庵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出生地:眉州,一说光泽县出生日期:1156年逝世日期:不详主要作品:斯庵集官职: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追赠:少师谥号:宣

  • 安丙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丙

    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号晶然山叟。广安军甘溪场(今四川华蓥市永兴镇)人。南宋名臣。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登进士第,历知大安军,有惠政。“武兴之变”时,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诛杀叛乱的吴曦,旋害杨巨源等以专功。获授四川宣抚使,累迁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制置大使兼知兴元府等职。

  • 楼钥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楼钥

    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大臣、文学家,楼璩第三子。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授温州教授,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韩侂胄被诛后,起为翰林学士,拜吏部尚书,迁端明殿学士。嘉定初年,同知枢密院事,升参知政事,授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

  • 萧燧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萧燧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治所在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人。南宋大臣。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授为平江府观察推官。拒绝秦桧拉拢,调静江府任观察推官。不久,因服父丧,卸职归乡闲居。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萧燧复出为官,授董州教授后历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司业兼

  • 马光祖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光祖

    马光祖(约1201~1273),字华父,赐号裕斋,封金华郡公,谥号庄敏,南宋名臣。生于南宋庆元庚申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200年),宝庆丙戌年(公元1226年)“试南宫叨进仕”。后历任沿江制置使、江东转运使、知临安府(今杭州)、三知建康府(今南京)、户部尚书、大学士,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拜参知

  • 李鸣复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鸣复

    李鸣复(?—1247年),字成叔,泸州人。南宋大臣。嘉定二年(1209年)进士。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本名:李鸣复字:成叔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泸州逝世日期:1247年官职: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知福建等李鸣复为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进士,历官权任发遣金州兼干办

  • 娄机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娄机

    娄机(1133—1212),字彦发,南宋绍兴年间嘉兴人。居枫泾镇。小学大家、史学家。曾祖娄亿,祖娄乾耀,俱为将仕郎。父娄寿,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以奉议郎知崇安军事,乾道二年(1166)进士,授盐官尉。历含山县(在安徽省)主簿、於潜县丞、江东提举司干办公事、安西知县、太常博士、秘书郎等职。著有《

  • 王景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景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山东即墨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历任河堤谒者、徐州刺史、庐江太守等。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初至元和年间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议修黄河,乃引见景,应答称制,赐《山海经》《河渠书

  • 史禄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禄

    史禄(秦时代),出生地无从考证,据传是越人。史禄对秦朝的主要贡献是构建灵渠,加速了秦始皇统一百越的进程。史料记载:"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本名:史禄所处时代:秦朝出生地:中国性别:男史禄构建灵渠,是创造,是发明,是中华民族一段古老的文明。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式运河,能翻岭,能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