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建封

张建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62 更新时间:2023/12/25 8:25:40

张建封(735年-800年6月8日),字本立。邓州南阳县(今河南南阳)人,寓居兖州(今山东兖州)。唐朝中期名臣、诗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张建封自少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许。唐代宗时,历任使府僚佐,一度入朝任职,但仕途坎坷,至唐德宗即位后,被贰臣卢杞外放为岳州刺史。淮西叛藩李希烈起兵后,张建封临危受命,出镇寿州,与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皋等互为犄角,抵御淮西叛军进攻,保全两淮。兴元元年(784年),以功擢授濠寿庐观察使。贞元四年(788年),德宗升濠寿庐观察为徐泗濠节度,任张建封为首任徐泗节度使。之后备受德宗宠遇,加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贞元十六年(800年),张建封去世,年六十六。册赠司徒,谥号“襄”。张建封镇守彭城十年间,治军有方,礼敬文士,使徐州成为一方雄镇,一时名贤秦系、于良史、韩愈等均为其幕客。又能体察民弊,曾在入觐德宗时要求取消“宫市”。唐人权德舆称其“歌诗特优,有仲宣(王粲)之气质,越石(刘琨)之清拔”。有《张建封集》,已佚。《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录有其诗。

基本资料

本名:张建封

别名:张本立、张十三、张徐州

字:本立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兖州

出生日期:735年

逝世日期:800年6月8日

主要作品:《张建封集》

主要成就:治理徐州,成天下雄镇

籍贯:邓州南阳县

官职:徐泗节度使、徐州刺史等

爵位:南阳县开国男

追赠:司徒

谥号:襄

人物生平

慷慨下位

张建封的父亲张玠,有豪侠之风,在安史之乱时勇杀叛将李廷伟,保全鲁郡(今山东兖州)。其后口不言功,游荡江南。张建封自幼受父亲影响,胸怀大志,关心时事,又喜欢读书,能作文章。

上元二年(761年)五月,太尉李光弼出任河南副元帅,镇临淮。当时江南苏州、常州一带“草贼”蜂起,劫掠州郡,新即位的唐代宗遂命宦官马日新与李光弼共同出兵征讨寇乱。张建封闻讯,求见马日新,请求派自己去劝降叛贼,马日新允准。张建封于是深入虎窟、蒸里等贼寇营地,以利害、祸福服人,成功说服数千贼军归降官军,被放归田间,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大历(766年-779年)初年,道州刺史裴虬向上司、湖南观察使韦之晋举荐张建封,韦之晋于是征辟其为参谋,奏请朝廷授张建封为左清道兵曹。张建封不喜做吏役,遂离开湖南。此时,滑亳节度使令狐彰听闻张建封的声名,于是延请他为幕僚。但心向朝廷的张建封厌恶从未入朝觐见的令狐彰,便转而向时任转运使的名臣刘晏投上名刺,述说了自己的志向,以及不愿意担任令狐彰幕僚的理由。刘晏得刺后,奏请朝廷任张建封为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一年多后,他又被免职归家。

张建封素来与名将马燧志趣相投。大历十年(775年),马燧出任河阳三城镇遏使,请张建封担任自己的判官,又奏请朝廷授他为监察御史,赐绯鱼袋。大历十一年(776年)五月,汴州大将李灵曜据城叛乱,与魏博节度使田悦互为掎角。马燧奉命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出兵平叛,张建封随军征讨,马燧经常向他咨询军务。

大历十四年(779年),马燧升任河东节度使,又奏请张建封为判官,朝廷特地加拜他为侍御史。建中(780年-783年)初年,马燧向朝廷举荐张建封,宰相杨炎准备任用他为度支郎中。但因与杨炎交恶的贰臣卢杞的阻扰,张建封被排挤出了朝廷,南下任岳州刺史。

横身丧乱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自矜军功,逐渐“纵恣跋扈”,图谋不轨,而寿州刺史崔昭数度与其书信往来。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将崔昭这一行为上奏朝廷,唐德宗急令宰相拟定寿州刺史人选。卢杞素来厌恶张建封,但当日仓皇无措,情急之下,向德宗举荐了张建封来接替崔昭。

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率军叛乱,屡破诸镇官军,兵锋锐盛。泾原兵变后,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贼锋益盛”。陈少游眼见李希烈势大,遂暗中与李希烈往来。李希烈自称楚帝后,派部将杨丰携带着伪敕书两道,分赐陈少游及张建封。杨丰抵达寿州后,被张建封囚于军中。正好德宗派来的中使以及出使江南北归的使者都到了寿州,张建封集众观看,当者使者的面斩杀了杨丰,并将李希烈的伪敕书封送奉天,远近之人都为张建封的壮举所震骇。陈少游担心自己“阴持两端”的投机行为被朝廷发现,张建封果然将其“与希烈往来事状”尽皆奏呈德宗。德宗返回长安后,陈少游惊惧交加,忧愤而死。

之后,李希烈派部将杜少诚为淮南节度使,计划先攻下寿州,再直趋江都。张建封令部将贺兰元均、邵怡等驻守霍丘秋栅,成功阻遏了杜少诚。杜少诚转而南侵蕲、黄等州,又被江南西道节度使李皋部将伊慎所败。李希烈企图吞并两淮的企图破灭。不久后,德宗加授张建封为御史中丞、寿州团练使。

兴元元年(784年)十二月,朝廷为嘉赏张建封的忠诚,授他为濠、寿、庐三州都团练观察使,加兼御史大夫。张建封下令大规模修浚城池,又悉心抚绥百姓,远近之人都心悦诚服。自此之后,他的威望日隆。李希烈派悍将劲卒进攻寿州,与张建封相持许久,最终一无所获,只得退去。李希烈之乱被平定后,朝廷进升张建封的阶官封爵,赐封他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

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是江淮运输通道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重要。自建中二年(781年)徐州刺史李洧举州脱离平卢军、归降朝廷后,徐州便因势单力薄而“贫困不能自存”,受到来自平卢军的巨大威胁。朝廷鉴于控扼徐州的重要性,早已打算派重臣镇守。贞元四年(788年),德宗合并徐、泗、濠三州,建置徐泗濠节度于此,命张建封接任徐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徐泗节度使)。

张建封就职后,事必躬亲,尽心创设军队。他性格宽厚,能容忍他人的过失,又能坚持依法处置,不随便枉法赦免罪人。张建封每次建言,忠义奋发,义形于色,既能使众人畏惧其威严,又能振奋士气。

贞元七年(791年),朝廷加授张建封为检校礼部尚书。

贞元十年(794年),张建封获封南阳县开国男。

贞元十二年(796年),加官检校尚书右仆射。

入觐规谏

贞元十三年(797年),张建封入朝觐见,德宗特地在双日开延英殿,召见应对,又令他上朝参见时入大夫班列,以示对他的宠遇。随后,德宗又赐给他名马、珍玩等。

张建封在长安时,闻知“宫市”的弊病,于是在觐见德宗时要求取消宫市。德宗虽未施行,但“颇深嘉纳”。

贞元十四年(798年)三月初三,德宗为欢庆上巳节,在曲江亭宴请宰臣及百官,特令张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张建封将要返回藩镇时,德宗亲自作诗送别。自贞元元年(785年)以后,马燧、浑瑊、刘玄佐、李抱真、曲环等勋臣返镇,没有一个能得到德宗御制诗为其送行。德宗还令宦官携自己所用的马鞭赐给张建封,说:“因卿忠贞节义,如松柏岁寒不移,这支马鞭为朕长久所执用,故用以赐卿,以表彰卿之忠节。”张建封向德宗献诗一篇,以督促、勉励自己。

病重而逝

贞元十六年(800年),张建封病重,请求朝廷迅速派人接替自己。但新任徐泗行军司马韦夏卿尚未到任,张建封已于五月十三日(6月8日)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六岁(一作六十五岁)。死后获赠司徒(一作司空)。博士林宝原拟谥号为“忠”,经博士崔韶建议,改谥为“襄”。

主要影响

徐州是江淮漕运枢纽、军事要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张建封镇守徐州十余年,纪律严明,威望崇高,使徐州成为当时著名雄镇。

张建封礼贤下士,无论贤达与否,只要来到他的门下,均以礼相待。天下名士闻风向往,如归家一般迅速前来投奔。当时的著名文士如许孟容、韩愈等人,都曾担任他的幕僚。

历史评价

李适:①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报国尔所尚,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已知。(《送徐州张建封还镇》)②以卿忠贞节义,岁寒不移,此鞭朕久执用,故以赐卿,表卿忠节也。(《旧唐书》引)

韩愈:南阳公文章称天下,其所辟,实所谓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者也。后之人苟未知南阳公之文章,吾请观于三君子;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请观于南阳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辉,志同而气合,鱼川泳而鸟云飞也。(《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柳宗元: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韦道安》)

权德舆:赞勋伐,表丘陇,铭器叙事,放言旨理。皆与作者方驾。而歌诗特优,有仲宣之气质,越石之清拔,如云涛溟涨。浩漾无际,而天琛夜光,往往在焉。其入觐也,献《朝天行》一篇,因喜气以摅肝膈。览其词者见公之心焉。其还镇也,德宗皇帝纾天文以送别,湛恩异伦,辉动中朝。至于内庭锡宴,君唱臣和,皆酌六义之英,而为一时之盛。(《徐泗濠节度使赠司徒张公文集序》)

李漼:贞元初,张建封以威名宠任,特贴濠、泗两州。(《降徐州为团练使敕》)

刘昫:①建封在彭城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旧唐书》)②韦南康、张徐州,慷慨下位之中,横身丧乱之际,力扶衰运,气激壮图,义风凛凛,耸动群丑,舂盗之喉,折贼之角,可谓忠矣!而韦公季年,惑贼辟之奸说,欲兼巴、益,则志未可量。徐州请觐,颇有规谏之言,所谓以道匡君,能以功名始终者。卢载初喻少诚,还地券,君子哉!三子之贤,不可多得。(《旧唐书》)③南康英壮,力匡交丧。张侯义烈,志平乱象。见危能振,蹈利无谤。韦德不周,张心可亮。(《旧唐书》)

宋祁:①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新唐书》)②皋、建封、弘本诸生,震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骧,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使不遭遇,与庸夫汩汩并胔而腐可也。(《新唐书》)

沈作喆:建封居然受之,若所素有,略无愧谢之色,尤为雄伟,其器度可想见也。(《寓简》)

金维宁:德宗朝为节度使,镇徐泗四十余年(此处或有误),民安盗息。夫宽(裴宽)之识建封,犹田仲良之识刘秉忠也,而建封之得韩愈、李藩又与左雄之得陈蕃李膺后先媲美。(《垂世芳型》)

李慈铭:夫自来贤杰,孰不兴于卑微,而子京独有感于之数公者,以唐代重进士制科,数公皆书生不由科第,因时自奋,为中兴名臣,身备将相,以福寿终,故特有慨于科目之限人。使当日者,南康无楚琳之难,徐州无希烈之衅,许国无其舅刘玄佐之凭藉,即得一官,亦浮湛僚裨间耳……故国家屯蹇之际,诚志士屈抑自信之时也,要不能不阶尺寸,白为风云。如韦以陇州,张以马燧之荐,严以韦稹之治状,韩以外家,否则山泽终槁,若数公者,正未可凄指矣。呜呼,可感也夫!(《越缦堂读书记》)

轶事典故

卓尔不群

尚书裴宽解职西归,一日,船停泊靠岸时,见一人坐在树下,衣着寒酸。裴宽感到好奇,于是下船。一番交谈之后,裴宽大为惊奇,预料他日后必然不凡,便说道:“以你的才识,必然会显贵,为什么会贫穷呢?”将所乘之船以及船上的钱帛、奴婢都送给他。客人也不辞让,与裴宽交谈后便上船,并鞭挞骄横的奴婢。裴宽因而更加感到惊异。此人便是还未显达的张建封。

僧人看相

张建封镇守徐州时,任命李藩为巡官校书郎(负责执掌文籍的小官)。一天,衙门内来了一位新罗僧人,说是会为人看相,见了张建封之后言其不能做到宰相,张心中不快;又叫他看看别的大小官员,新罗僧看后说:“全都没有可做到宰相的。”张建封更加不快;因问:“我手下这么多幕宾僚属,难道没有一个可做到宰相的吗?”又问手下人说:“是否有漏掉的人?”查后回复:“有李巡官尚未看。”张便下令让李藩速来,时尚未进门,新罗僧已走下台阶相迎,并对张建封说:“这位巡官是纱笼中人,以后你也不及他。”张建封听后很是高兴,忙问“纱笼”一事,新罗僧说:“凡命里当为宰相者,冥司必暗以纱笼保护,恐为异物所伤,别的官员都没有。”至此印证了胡芦生与高员外的说法,后来李藩真的做了宰相。

智救崔膺

崔膺是唐代才子,但他性情狂傲,张建封爱他的文采,接纳他为宾客,并随同自己去行营。睡到半夜,崔膺忽然大喊大叫,惊动了军营。士兵们都大怒,非要斩杀他吃肉不可,张建封将他藏起来。次日聚宴,监军在宴席上说:“我有件事与尚书你相约,一经约定你我都不能违背它。”张建封说:“可以。”监军说:“我要请一个人,请的就是崔膺。”张建封回答说:“可以按约定的办。”四处看了看,说:“我也要请一个人,请的也是崔膺。”宴席上的人都哈哈大笑。此后,崔膺才得免一死。

韩愈赋诗

张建封担任徐泗濠节度使时,韩愈投到他的门下。张建封比韩愈年长许多,见韩愈一家生活无着落,二话不说,命人先安顿好韩愈的家人。

张建封喜爱击毬运动。这项运动原是军事演练的方式之一,运动时驾驭骏马,手持球杆,往来驰骋,左右盘旋,颇能展现骑手的勇健和灵活。张建封甚好此道,韩愈却认为击毬会使战马疲劳,发生意外时会伤人。同时,韩愈还发现,淮西节度使已不奉王命,大有反叛迹象,就劝张建封不要击毬疲马,要保持马的战斗力,他还写了一首《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呈给张建封,诗中最后两句,直接点题说当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忠臣不可多得,你张仆射的战马,不应跑在击毬场上,应奔驰在战场上杀敌。

对于张建封好击球,韩愈除了作这首诗以外,还写过《上张仆射谏击毬书》一文来讽劝。文章中极力陈说击毬的害处,说理明白透彻。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张建封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8公里西虢镇西窑村北丘陵上。张建封墓志清代前期已出土,后不知所终,乾隆版《孟县志》录有全文。

史料索引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八十三》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列传五十五》

《乾隆孟县志·司空张公墓志铭》

标签: 张建封

更多文章

  • 尚可孤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尚可孤

    尚可孤(不详―784年),本姓宇文,字可孤,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林西县)人,鲜卑族。唐朝名将。天宝初年,投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参加安史之乱。上元年间(760年―761年),归顺朝廷,授检校右威卫大将军、神策军将,册封白水县伯。屡立功勋,授太常卿。依附于观军容使鱼朝恩,改名鱼智德,驻守扶风和武功十余年

  • 乌重胤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乌重胤

    乌重胤(761-827年),字保君,甘州张掖(今甘肃省张掖市)人。唐朝中期名将,昌化郡王乌承玼之子。起家潞州牙将,拜昭义军都知兵马使。元和五年(810年),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叛乱时,配合权宦吐突承璀平叛,拜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淮西之乱爆发,配合忠武节度使李光颜,身经百战,最终平定叛乱,拜检校司空,

  • 杜佑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杜佑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历任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并随其赴浙西、淮南任职。大历六年(771年),入为工部郎中,出任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唐德宗即位,入为户部郎

  • 韩充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充

    韩充(770年—824年9月25日),原名韩璀,滑州匡城人。唐朝中期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宣武节度使韩弘之弟。韩充早年依附舅父刘玄佐,历任河阳、昭义镇牙将。其兄韩弘控制宣武军后,命他掌管亲兵。韩充为人宽厚,颇得士兵拥戴。他为避猜嫌,而只身入朝,历授右金吾卫大将军、鄜坊节度使、义成节度使等职。长庆二

  • 李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祐

    李祐(?-829年6月22日),字庆之。唐朝中期名将。李祐出身淮西牙将,骁勇善战。“淮西之乱”时,李祐助吴元济拒抗官军。后被唐邓节度使李愬设计生擒,受其信用。他建议李愬袭取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淮西。此后历任神武将军、金吾将军、夏绥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泾原节度使等职。太和二年(828年),改任横海

  • 王承元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承元

    王承元(801年-834年2月3日),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将领,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之孙、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之子。王承元的家庭世代控制成德镇,他在兄长王承宗死后拒绝指挥成德军,此后屡次任地方节度使,封岐国公,直至去世。本名:王承元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契丹怒皆部人出生日期:801年逝世日期:834年2

  • 马燧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燧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祖籍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唐朝中期名将,岚州刺史马季龙之子。出身扶风马氏。少时博览群书,攻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安史之乱时,力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任赵城县尉、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历十年(775年),

  • 高崇文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崇文

    高崇文(746年-809年11月6日),字崇文,幽州(今北京一带)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唐朝名将。高崇文出身渤海高氏,早年曾在平卢军从军。唐德宗时,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累官金吾将军。贞元五年(789年),于佛堂原大破进犯的吐蕃,封渤海郡王。贞元十四年(798年),平定军士哗变,获授长武城都

  • 颜杲卿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颜杲卿

    颜杲卿(692年-756年),字昕。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中期名臣,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濠州刺史颜元孙之子。颜杲卿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安史之乱时,与其子颜季明守常山,从弟颜真卿守平原,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受唐

  • 程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程权

    程权(?-819年),原名程执恭,定州安喜县人。唐朝中期将领,横海节度使程怀信之子。程权初为横海节度副使,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程怀信死后,以知留后事代掌横海镇,获朝廷允准。次年,被正授为横海节度使。其后累官至检校兵部尚书,封邢国公。元和六年(811年),程权入朝,加尚书左仆射。淮西之乱平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