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顾冈

顾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1/2 7:39:16

顾冈字次凤,下涝人。时为乡居读书的布衣。高宗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秦桧得势,参知政事刘大中一向反对和议,兵部侍郎萧振遂迎合秦桧意旨,连续3次上书弹劾刘大中“不孝”。刘大中被贬处州(今丽水)赵鼎也随之罢相,贬岭南,再移吉阳军(今海南省崖县),3年后,绝食而死。平阳县古院里(今萧江镇)人萧振,在太学中曾被誉为“三贤”之首。先受赵鼎推荐,后被秦桧援引入阁。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兵部侍郎,有政绩。这次为秦桧推波助澜,引起同乡顾冈的愤激。绍兴十年,顾冈写了一封长达2000字的《上萧侍郎书》,对萧振进行严肃规劝。

基本资料

本名:顾冈

字:次凤

所处时代:宋朝

出生地:下涝

主要成就: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兵部侍郎,有政绩。

人物简介

顾冈字次凤,下涝人。时为乡居读书的布衣。高宗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秦桧得势,参知政事刘大中一向反对和议,兵部侍郎萧振遂迎合秦桧意旨,连续3次上书弹劾刘大中“不孝”。

人物生涯

《上萧侍郎书》以引用古语开端:“冈闻:君子之爱人以忠厚,小人之爱人以姑息。”申明写信动机,接着便单刀直入进行剖析:“今夷狄不足忧,朋党最可畏”,并进—步指出:“此风炎炎,渐不可遏;欲冀中兴之功,正却步而求前;欲信讲和之约,正抱虎而熟寐。三尺童子,尚知扼腕;有识之士,得不寒心?”从而具体陈述了秦(桧)赵(鼎)两党倾轧情状,痛斥当朝者(指秦桧)不以“进贤退不肖”为重,而着意于“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以至堂堂社稷,反为诸公快意之地”。并举出赵(鼎)、胡(铨)、张(九成)汪(应辰)等正人的受贬斥,(次翁)、黄(潜善)等小人的被擢用为证,大声疾呼:“天下耳目,岂可欺掩!”他希望萧振能顾惜令名,克尽职责:“曩侍郎处言路之时,刚方特立,不避强御,秋霜烈日,端不可犯。”而这次的弹劾刘大中,民间已有“萧侍郎为秦桧丞相报仇”的传言。他又为萧振留下转圜余地:“报仇之说,虽庸人且不肯为,孰谓侍郎之贤而为此举邪?”又语重心长地指出:“虽然,往者不复道,来者犹可追。今日党与大炽,草泽之人知之久矣。朝廷方酣寝而不寤,公卿方沉醉而未醒。呜呼!社稷其可孤耶?生灵其何罪耶?吾天子其何倚仗耶?杜其源而破其党,正赖侍郎与吾君及吾相耳。必也持公正之心,忘物我之累,可用则用,可去则去。前日之逐,岂无真贤实才而可复召者,虽夙昔仇怨,勿废可也;前日之留,岂无细奸巨猾而可速去者,虽亲?姻娅,勿问可也!”结尾,他举出观棋者常较对弈者清醒为喻,希望萧振“心平气定,明晓了然”,“其怒则拒之,其喜而纳之,惟侍郎之命耳!”信发后,即使知情者也不敢张扬,恐招罪戾。萧振读后,“不以为忤己”,对和战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向高宗提出“敌人变诈,未可屈己求和”,“国家讲和,恐失诸将心。”终于招致秦桧不满,也受到弹劾与迁谪。

晚年

绍兴十五年,顾冈进士及第,任钱塘县主簿。当时从临安知府以至钱塘县令,无一非秦氏党羽。顾冈无法逗留,立即拂袖回里,至死不再出仕。

顾冈无子。其宗族世代秘藏此信底稿。直到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伯页台哈布哈才从顾冈第五代从孙顾元龙处抄录出副本,并为它作序,同县陈高及浏阳欧阳玄、庐州余阙、义乌黄滔、金华宋濂、王柿等先后为它作跋,始风行国内。

标签: 顾冈

更多文章

  • 万承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承风

    万承风(1752年-1812年),字卜东,一字和圃,宁州安乡汤桥(今修水县黄沙镇汤桥)人。本名:万承风字:卜东,和圃所处时代:清代出生地:宁州安乡汤桥出生日期:1752年万承风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上乘,十八岁时成为秀才,先在其外祖父家教私塾,后往庐山白鹿洞书院求学,三十岁再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随后

  • 余良肱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余良肱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本名:余良肱字:康臣民族族群:汉人出

  • 冷应徵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冷应徵

    冷应徵(1187—1276),字公定,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江西省修水县桃树港人,南宋名臣。本名:冷应徵字:公定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江西省修水县桃树港出生日期:1187年逝世日期:1276年主要成就:宝庆元年进士籍贯:江西省修水县桃树港宝庆元年(1125)中进士,初任庐陵主簿,以廉能

  • 陈夷行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夷行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属河南)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陈夷行出身于颍川陈氏,进士及第,早年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起居郎、史馆修撰、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开成年间,陈夷行以工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平章事,又改门下侍郞。他与郑覃同属李党

  • 杜黄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主战,主张削藩。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

  • 李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琮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封郯王,狩猎伤及面部。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开元十三年,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开

  • 高士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士廉

    高士廉(576年~647年2月14日),本名高俭,字士廉,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唐朝初年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出身渤海高氏。少有器量,涉猎经史,事母至孝。初仕隋朝治礼郎,受斛斯政牵连,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成为交趾太守丘和司法书佐。武德五年

  • 马璘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璘

    马璘(721年-777年1月26日),字仁杰。岐州扶风(今属陕西)人。唐朝中期名将。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末年,马璘仗剑从戎,在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由于屡立奇功,马璘累官至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大历十一年十二月(777年1月),马璘去世,年五十六。获赠司

  • 李灵夔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灵夔

    李灵夔(625-688年),字灵夔,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九子,母为宇文昭仪,韩王李元嘉同母弟。少有美誉,精通音律,爱好学问,工于草隶。贞观年间,历任魏州、幽州、兖州都督,册封鲁王。唐高宗时期,历任隆州、绛州、滑州、定州的刺史。垂拱元年,授太子太师、邢州刺史。垂拱

  • 韩弘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弘

    韩弘(765年-823年1月18日),滑州匡城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韩弘早年举明经科不中,遂弃文从武。后受舅父、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提拔,历任大理评事、都知兵马使等职。贞元十五年(799年)被拥立为节度留后,并获朝廷承认。他为人精明,勤于政事。任内诛杀骄兵三百人,又忠于朝廷。累授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