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夷行

陈夷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43 更新时间:2024/1/18 10:01:01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属河南)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陈夷行出身于颍川陈氏,进士及第,早年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起居郎、史馆修撰、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开成年间,陈夷行以工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平章事,又改门下侍郞。他与郑覃同属李党,与牛党代表杨嗣复李珏相对抗,后罢为吏部侍郎,又出为华州刺史。唐武宗继位后,陈夷行再次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以使相出镇,担任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中节度使,曾参与唐平刘稹泽潞之战。会昌四年(844年),陈夷行病逝,追赠司徒。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陈夷行

字:周道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颍川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844年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泽潞镇

官职: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中尹等

追赠:司徒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夷行是元和七年(812年)进士,早年曾效力于藩镇幕府,后到东都洛阳为官,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

累职升迁

太和三年(829年),唐文宗将陈夷行召到长安,授为起居郎、史馆修撰,让他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后改任司封员外郎。太和五年(831年),陈夷行升任吏部郎中,并充任翰林学士。

太和八年(834年),陈夷行兼任皇太子侍读,每五日一到长生院为太子李永讲学,并获赐绯色官衣、象牙朝笏,后改任谏议大夫、知制诰。太和九年(835年),陈夷行又改任太常少卿。

担任宰相

开成二年(837年),陈夷行在工部侍郎任上被拜为宰相,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成三年(838年),杨嗣复、李珏拜相。陈夷行生性孤高,素来轻视杨嗣复,每逢御前议政,都会在言语上加以冒犯,以致发生冲突。他上表皇帝,称自己患有足疾,请求辞去相位。唐文宗不许,命宦官到他府中慰劳。不久,陈夷行进拜门下侍郎。

开成四年(839年),陈夷行又进言皇帝,认为不应使臣下握有威权,宰相郑覃也暗指杨嗣复、李珏乱政。杨嗣复数次上表,请辞宰相,借此向文宗施压。当时,陈夷行与郑覃交好,结为同党,在朝中与杨嗣复等人相抗衡,引起唐文宗的憎恶。唐文宗遂免去郑覃、陈夷行的宰相之职。陈夷行被罢为吏部侍郎,不久又出任华州刺史。

开成五年(840年),唐武宗继位,将陈夷行召回朝中,授为御史大夫。会昌元年(841年),陈夷行再次拜相,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当时,回鹘嗢没斯部到天德军,寻求援助,欲内附唐朝。天德军使田牟上表朝廷,建议拒绝受降,并联合吐谷浑、沙陀、党项等部落攻击嗢没斯。首相李德裕则主张接受投降,并提供粮草。陈夷行表示反对,认为此举是在资敌。唐武宗最终采纳了李德裕的建议,赏赐嗢没斯粮草二万斛。

出镇河中

会昌二年(842年),陈夷行被罢为尚书左仆射,后因足疾请辞,改任为太子太保。

会昌三年(843年),陈夷行出镇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担任检校司空、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节度使。同年五月,唐武宗命陈夷行与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河阳节度使王茂元、河东节度使刘沔一同征讨昭义军。

会昌四年(844年),陈夷行病逝于河中节度使任上,追赠司徒。

轶事典故

陈夷行任相期间,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暗指杨嗣复专权。

唐文宗曾采纳杨嗣复的建议,任命王彦威、史孝章为节度使,并询问陈夷行的意见。陈夷行答道:“只要是陛下的想法就恰当。”杨嗣复却道:“如果此事不当,臣下怎会没有意见?”唐文宗笑道:“我本来就没有偏私之心。”陈夷行又道:“近三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杨嗣复反驳道:“齐桓公任用雠虏管仲,难道有倒持太阿的顾虑吗?”

唐文宗曾问宰相道:“天宝年间施政不佳,这时姚崇、宋璟还在吗?”李珏道:“姚崇、宋璟都已去世。”又道:“君主英明圣哲,却很难始终如一。玄宗曾说:‘我自即位以来,从未错杀一个无罪之人。’可是他却任用李林甫,使其族灭人家,不也是昏惑迷乱吗?”陈夷行趁机道:“陛下不可将自己的权柄移交他人。”杨嗣复则道:“陈夷行的话说起来简单,太宗任用房玄龄十六年、魏征十五年,又何曾违背道义?臣认为信用房玄龄、魏征多年不能叫不合道理,但是滥用邪辟奸佞之人一天,就足以说是违背道义了。”

人物评价

李德裕:身为儒宗,位致宰相,言必体要,行归於周,得壶遂之深忠,持颜子之极乐,信能感物,桃李所以不言,思在无邪,藜藿由其不采。朕缵成鸿业,再授钧衡,陈群立朝,道无适莫,葛亮称物,心匪重轻。虽壮趾为灾,(阙)步为蹇,朕之毗倚,方固初终。任以建牙,暂去岩廊之上,射不穿札,遂居将帅之间。

刘昫:陈、郑诸公,章疏议论,绰有端士之风。天子待以贤能,付之以鼎职。延英献纳,罕闻康济之谟;文陛敷扬,莫副具瞻之望。加以互生倾夺,竞起爱憎。惟回奉使命而喻藩臣,救危邦而除宿憾。况昭献文章可以为世范,德行可以为人师,有、诵之上才,非桓、灵之失道,讵可不思己过,只务面欺。辅弼之宜,安可垂训?若俾韩非之言进矣,子辈安可逃乎?土运之衰,斯为魍魉,悲夫!

家庭成员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陈夷行有祖父陈忠、父亲陈邕,还有三个兄弟,分别是陈玄锡、陈夷则、陈夷实。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六》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六·唐纪六十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

标签: 陈夷行

更多文章

  • 杜黄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主战,主张削藩。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

  • 李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琮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封郯王,狩猎伤及面部。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开元十三年,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开

  • 高士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士廉

    高士廉(576年~647年2月14日),本名高俭,字士廉,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唐朝初年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出身渤海高氏。少有器量,涉猎经史,事母至孝。初仕隋朝治礼郎,受斛斯政牵连,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成为交趾太守丘和司法书佐。武德五年

  • 马璘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璘

    马璘(721年-777年1月26日),字仁杰。岐州扶风(今属陕西)人。唐朝中期名将。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末年,马璘仗剑从戎,在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由于屡立奇功,马璘累官至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大历十一年十二月(777年1月),马璘去世,年五十六。获赠司

  • 李灵夔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灵夔

    李灵夔(625-688年),字灵夔,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九子,母为宇文昭仪,韩王李元嘉同母弟。少有美誉,精通音律,爱好学问,工于草隶。贞观年间,历任魏州、幽州、兖州都督,册封鲁王。唐高宗时期,历任隆州、绛州、滑州、定州的刺史。垂拱元年,授太子太师、邢州刺史。垂拱

  • 韩弘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弘

    韩弘(765年-823年1月18日),滑州匡城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韩弘早年举明经科不中,遂弃文从武。后受舅父、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提拔,历任大理评事、都知兵马使等职。贞元十五年(799年)被拥立为节度留后,并获朝廷承认。他为人精明,勤于政事。任内诛杀骄兵三百人,又忠于朝廷。累授检校

  • 王士真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士真

    王士真(759-809年),字公一,契丹怒皆部人。唐朝地方割据军阀,成德节度使王武俊长子。勇冠军中,沉谋有断,迎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女。后协助父亲反正,夺取成德军,拜成德节度副使、检校工部尚书、德州刺史,封清河郡王。贞元十七年(801年),继任成德军节度使,加检校左仆射。久经行阵,备知艰辛。掌权后,

  • 李栖筠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栖筠

    李栖筠(719年-776年4月16日),字贞一,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名臣,宰相李吉甫之父、太尉李德裕祖父。出身赵郡李氏西祖。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天宝七载(748年),进士及第,授冠氏主簿。安史之乱时,赶赴灵武。唐肃宗李亨即位,擢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工部侍郎。唐代宗即位,得罪宰相元载

  • 王茂元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茂元

    王茂元(?-843年),濮州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唐朝中后期将领,鄜坊节度使王栖曜之子。王茂元幼时好学,随父征战,以勇略知名。唐德宗时上书自荐,授试校书郎,历官赞善大夫、东都留守防御判官、右神策军将军等职。唐文宗太和年间,累迁至岭南节度使。在岭南时,他招抚少数民族,颇著政绩,又广蓄财产,以财结

  • 张建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建封

    张建封(735年-800年6月8日),字本立。邓州南阳县(今河南南阳)人,寓居兖州(今山东兖州)。唐朝中期名臣、诗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张建封自少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许。唐代宗时,历任使府僚佐,一度入朝任职,但仕途坎坷,至唐德宗即位后,被贰臣卢杞外放为岳州刺史。淮西叛藩李希烈起兵后,张建封临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