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肃(753-793年12月23日),字敬之,一字宽中,安定临泾(今甘肃泾川县)人。唐朝文学家,刑部尚书梁毗五世孙。世居陆浑。建中初,中文辞清丽科,擢太子校书郎。萧复荐其材,授右拾遗,以母羸老不赴。杜佑节镇淮南,辟为掌书记,召为监察御史,转左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贞元八年卒,年四十一,赠礼部郎中。
基本资料
本名:梁肃
字:敬之、宽中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泾川县
出生日期:753年
逝世日期:793年12月23日
主要作品:《过旧园赋》、《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兵箴》等
主要成就:推动唐代古文运动
父亲:梁君魁
人物生平
梁肃年幼时适逢安史之乱。九岁时,史思明攻陷洛阳,因窜身东下,旅于吴越,转徙厄难之中者,垂二十年”(《过旧园赋序》)。
建中元年(780),至京师,登文辞清丽科,授太子校书郎。复受荐为右拾遗,以母老病辞。
贞元五年(789年),召为监察御史,转右补阙、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读、史馆修撰。
梁肃师事独孤及,也是古文运动先驱作家。作古文,尚古朴,为韩愈,柳宗元,李翱所师法。贞元八年,梁肃协助陆贽主试,推举韩愈、欧阳詹等登第。但韩愈辟屏佛学,而梁肃信佛,为天台宗湛然、元浩弟子。《唐台州国清寺湛然传》载:“其朝达得其道者唯梁肃学士。”又与皎然、元浩、灵沼、释去喧、释法禺等高僧交游。
贞元九年(793年),梁肃在万年县永康里逝世,享年四十一岁。次年春正月二十八日,葬于京师之南小赵村之原。诏赠礼部郎中,赙以布帛。其去世时,子梁徽之、梁宏之皆未到弱冠之年,都曾学文。幼子未取名,小字振振。梁肃遗孀京兆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