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仲虎

林仲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21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8:13

林仲虎(?-1216)字景瞻,号定窗,林仲麟(1173-1245)之弟,宁德二都梅溪人。宋庆元二年(1196年),以武举魁漕选及廷试,举为第二(榜眼),嘉泰二年(1202)壬戌举为第一(武状元).

基本资料

本名:林仲虎

字:景瞻

号:定窗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不详

简介

嘉泰元年(1201年),朝廷遣检讨林桷出使金国,贺其正旦节,命仲虎为副使。时宋金对峙虽渐趋稳定,但金人仍屡次南侵,战事时起。仲虎至金廷,金章宗完颜璟私下会见他,仲虎坚决拒绝金章宗的无理要求,力争不屈。开禧元年(1205年),蒙古部落崛起,给金国后方以重大威胁。韩侂胄欲乘机对金结盟以提高自己声望,于是年六月遣礼部侍郎李壁充贺生辰使,仲虎为副使,以观其势。使团既渡淮河,行次扬州。时镇江都统戚拱遣义士朱裕,联络弓箭手火焚涟水县,随后淮东安抚使郑挺又潜师袭击该县。金人大怒,责宋背盟,欲举师报复。闻事故突发,随员皆惶惑不安。李壁奏请朝廷后,枭朱裕之首于边界上,仲虎则陈述应变之三策。冒着生命危险到金中都和谈。金人消除怀疑,热情款待,避免了战祸。

使团返朝后,韩侂胄北伐之意益坚。仲虎权衡形势,“知兵未可动”,上疏奏曰:“乐因循者狃于私意,言进取者病于寡谋.为今之计,当重发而必成,不可轻出而苟且。”因其言不合侂胄之意,遂被外调,出守浮光。开禧二年(1206年)三月,侂胄请宋宁宗正式下诏北伐,以江淮宣抚使丘侂负责两淮军事。交战后,丘侂一味退守,金兵大举南侵。宋军死者无数,城邑亦相继沦陷,形势十分危急。仲虎力请于朝,得强弩手千余人驰援,击退金兵,解了和州之围。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侂胄北伐失败,被史弥远等人密杀。金朝要以侂胄首级作为议和条件,又要求赔款白银三百万两,每年增岁币三十万两。宋廷完全接受,双方达成和议。议和后,仲虎被举为右骑卫中郎将,充通谢副使,赴金国和谈。行至中途,金人又战端,乃归。仲虎卒后,葬于六都香林寺后山。2012年在宁德六都村香林寺水沟发现一残断墓碑:“宋故龙舒太守骁卫林公之墓”,篆书字体依旧清晰可辨。据熟悉宁德地方志人士陈仕玲介绍,墓碑的主人应为北宋武状元林仲虎。理由有二:一是与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载:“林仲虎墓在六都香林寺后山”相符,二是墓碑“龙舒太守”、“骁卫”字样,“龙舒”在今天的安微省舒城、安庆一带,这与南宋《三山志》记载林仲虎曾任安庆知府相符。“骁卫”,林仲虎曾任右骁卫中郎将。他希望此事能够引起文物部门重视,加强相关文物的保护。

墓碑文:“宋故龙舒太守骁卫林公之墓”。

右边小字:“囗囗嘉定太岁丙子{1216年}十月”。

左边小字:“囗男永信囗囗囗志”。

墓碑现为宁德市蕉城区博物馆展览厅收藏。

著作

林仲虎虽是武举出身,但他文笔极好,诗作尤佳,有《百将诗》、《杂诗》传世。

林仲虎自幼喜读兵书,嗜好弓马、刀枪。成年后,他先以武举魁漕选,夺得赵扩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举第二名。六年后,再应武举,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武状元。林仲虎擅长作文,尤长于诗,13岁时即能吟诗作赋,他著有《百将诗》、《出疆唱酬集》传于世。《宋诗纪事补遗》收录有他的诗。

标签: 林仲虎

更多文章

  • 洪湛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洪湛

    洪湛(963~1003),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科梁颢榜进士第三人。生于宋太祖乾德元年,卒于真宗咸平六年,年四十一岁。幼好学,五岁能诗。未冠,录所著十卷,名为《龆年集》。解褐归德军节度推官。召还,授右拾遗、直史馆。湛俊辨有干才,真宗时,凡五使西北议边要。后坐

  • 安焘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焘

    安焘字厚卿,河南开封人,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刘稤榜进士第三人本名:安焘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河南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性别:男安焘在11岁时,不愿意和一块儿上学的小孩玩,听说有一位老先生在家里收学生,就去拜师。先生说:“你刚刚会朗诵几篇诗,还不足以跟我学,如果要学,就当众试诗一首

  • 顾冈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顾冈

    顾冈字次凤,下涝人。时为乡居读书的布衣。高宗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秦桧得势,参知政事刘大中一向反对和议,兵部侍郎萧振遂迎合秦桧意旨,连续3次上书弹劾刘大中“不孝”。刘大中被贬处州(今丽水)赵鼎也随之罢相,贬岭南,再移吉阳军(今海南省崖县),3年后,绝食而死。平阳县古院里(今萧江镇)人萧振,

  • 万承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承风

    万承风(1752年-1812年),字卜东,一字和圃,宁州安乡汤桥(今修水县黄沙镇汤桥)人。本名:万承风字:卜东,和圃所处时代:清代出生地:宁州安乡汤桥出生日期:1752年万承风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上乘,十八岁时成为秀才,先在其外祖父家教私塾,后往庐山白鹿洞书院求学,三十岁再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随后

  • 余良肱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余良肱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本名:余良肱字:康臣民族族群:汉人出

  • 冷应徵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冷应徵

    冷应徵(1187—1276),字公定,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江西省修水县桃树港人,南宋名臣。本名:冷应徵字:公定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江西省修水县桃树港出生日期:1187年逝世日期:1276年主要成就:宝庆元年进士籍贯:江西省修水县桃树港宝庆元年(1125)中进士,初任庐陵主簿,以廉能

  • 陈夷行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夷行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属河南)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陈夷行出身于颍川陈氏,进士及第,早年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起居郎、史馆修撰、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开成年间,陈夷行以工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平章事,又改门下侍郞。他与郑覃同属李党

  • 杜黄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进士及第,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历任侍御史、太子宾客、太常寺卿。顺宗时期,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唐宪宗继位后,极力主战,主张削藩。举荐高崇文为将,讨平西川节度使刘

  • 李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琮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封郯王,狩猎伤及面部。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开元十三年,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开

  • 高士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士廉

    高士廉(576年~647年2月14日),本名高俭,字士廉,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唐朝初年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出身渤海高氏。少有器量,涉猎经史,事母至孝。初仕隋朝治礼郎,受斛斯政牵连,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成为交趾太守丘和司法书佐。武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