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胡舜陟

胡舜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66 更新时间:2024/1/7 23:29:24

胡舜陟(1083~1143)字汝明,晚年自号三山老人,徽州绩溪(今安徽绩溪)人,胡仔之父。大观三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御史、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府、广西经略使,为秦桧恶,受诬下狱死。

基本资料

本名:胡舜陟

字:汝明

号:三山老人

所处时代:宋朝

出生日期:1083年

逝世日期:1143年

人物生平

胡舜陟,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山阴县簿。历任会州、秀州教谕。改宣教朗,迁监察御史。宋高宗即位后,转任朝清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庐州。任内修城池、备战具,安定地方,使庐州成为淮西储备州中唯一安定的州。擢徽猷阁待制,充淮西制置使,临安知府,徽猷阁待制,京数路宣抚使,庐、寿镇抚使,淮西安抚使。绍兴六年(1136)为广西经略,知静江府。七年以政绩封绩溪开国男,进封子爵。八年上疏弹劾秦桧十大罪状,被秦桧指使御史中丞常同上奏罢免。十年,复任,进封新安伯,加封金紫光绿大夫、明国公。十一年十月,秦桧陷害岳飞,舜陟上疏为岳飞辩诬。十三年,转运使吕源与胡舜陟有旧仇,吕向朝廷诬告胡舜陟“受金盗马”,“讪笑朝廷”,秦桧乘机挟权报复,奏派大理寺官袁楠、燕仰之等前往逼供。绍兴十三年(1143年)六月,胡舜陟死于狱中,归葬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妻江氏向朝廷诉冤,皇帝找洪文英查问究竟,洪文英说“胡舜陟很得人心,比之古代的良臣循吏无以为过”,后诏雪平反,诏赠少师。著作有《奏议文集》、《论语义》、《师律阵图》、《咏古诗》等大多佚失,另有《三山老人语录》等,今存其裔孙胡培翚编辑的《少师总集六卷》。

有子胡仔(元任)。

史籍记载

《宋史·胡舜陟传》

胡舜陟,字汝明,徽州绩溪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州县官,为监察御史。奏:“御史以言为职,故自唐至本朝皆论时事,击官邪,与殿中侍御史同。崇宁间,大臣欲便己,遂变祖宗成宪,南台御史始有不言事者。多事之时,以开言路为急。乞下本台,增入监察御史言事之文,以复祖宗之制。”以内艰去。

服阕,再为监察御史。奏:“河北金兵已遁,备御尤不可不讲。”钦宗即位,又言:“今结成边患,几倾社稷,自归明官赵良嗣始,请戮之以快天下。”遂诛良嗣。又奏:“今边境备御之计,兵可练,粟可积,独将为难得,请诏内外之臣,并举文武官才堪将帅者。”又奏:“上殿班先台后谏,祖宗法也,今台臣在谏臣下,乞今后台谏同日上殿,以台谏杂压为先后。”

迁侍御中。奏:“向者晁说之乞皇太子讲《孝经》,读《论语》,间日读《尔雅》而废《孟子》。夫孔子之后深知圣人之道者,孟子而已。愿诏东宫官遵旧制,先读《论语》,次读《孟子》。”又奏:“涪陵谯定受《易》于郭雍,究极象数,逆知人事,洞晓诸葛亮八阵法,宜厚礼招之。”

高宗即位,舜陟论宰相李纲之罪,帝不听。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

冀州云骑卒孙琪聚兵为盗,号“一海虾”,至庐,舜陟乘城拒守。琪邀资粮,舜陟不与,其众请以粟遗之,舜陟曰:“吾非有所爱,顾贼心无厌,与之则示弱,彼无能为也。”乃时出兵击其抄掠者,琪宵遁,舜陟伏兵邀击,得其辎重而归。

济南僧刘文舜聚党万余,保舒州投子山纵剽,舜陟遣介使招降之。时丁进、李胜合兵为盗蕲、寿间,舜陟遣文舜破之。

张遇自濠州奄至梁县,舜陟使毁竹里桥,伏兵河西,伺其半渡击败之。又请以身守江北,以护行宫。帝壮其言,擢徽猷阁待制,充淮西制置使。范琼自寿春渡淮,贻书责赡军钱帛,舜陟谕以逆顺,琼乃去。

自军兴后,淮西八郡,群盗攻蹂无全城,舜陟守庐二年,按堵如故,以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充沿江都制置使。逾年,改知临安府,复为徽猷阁待制,充京畿数路宣抚使。寻罢,迁庐、寿镇抚使,改淮西安抚使。至庐州,溃兵王全与其徒来降,舜陟散财发粟,流民渐归。改知静江府,诏措置市战马。御史中丞常同奏舜陟凶暴倾险,罢之。

后十八年,复为广西经略。以知邕州俞儋有脏,为运副吕源所按,事连舜陟,提举太平观。先是,舜陟与源有隙,舜陟因讨郴贼,劾源沮军事,源以书抵秦桧,讼舜陟受金盗马,非讪朝政。桧素恶舜陟,入其说,奏遣大理寺官袁柟、燕仰之往推劾,居两旬,辞不服,死狱中。

舜陟有惠爱,邦人闻其死,为之哭。妻江氏诉于朝,诏通判德庆府洪元英究实。元英言:“舜陟受金盗马,事涉暧昧,其得人心,虽古循吏无以过。”帝谓桧曰:“舜陟从官,又罪不至死,勘官不可不惩。”遂送柟、仰之吏部。

标签: 胡舜陟

更多文章

  • 郭守文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守文

    郭守文(935年—989年),字国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初年名将。出身太原郭氏。十四岁时随父从军,父亲阵亡后,被后周太祖郭威收留在帐下。后周建立,任护卫军、左雄殿直、东第二雄副都知等职。北宋时后,历任简州知州、翰林司事、武州团练使、右屯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等,先后参与灭南汉、南唐、北汉等

  • 郭若虚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若虚

    郭若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汉族,北宋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出身北宋豪门士族太原郭氏。有《图画见闻志》传世。曾祖父郭守文,北宋名将,历任简州知州、翰林司事、武州团练使、右屯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等,先后参与灭南汉、南唐、北汉等役,累官至宣徽南院使、镇州都部署,追赠侍中、谯王,谥

  • 钱若水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钱若水

    钱若水(960年~1003年),字淆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北宋大臣。幼聪悟,十岁能属文。雍熙年间登进士第,起家同州观察推官。类迁简易大夫,同知枢密院士。真宗时从幸大名,陈御敌安边之策。后拜并、代经略史知并州事。为人有器识,能断大事。事继母以孝闻。所至推诚待物,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咸平六

  • 程宿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程宿

    程宿(971年—1000年),字莘十,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化县)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戌子科状元,时年仅18岁。本名:程宿字:莘十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衢州(今浙江衢州开化县)出生日期:971年逝世日期:1000年主要成就:状元及第程宿(971~1000),字萃十,开化长虹乡北源

  • 赵昌言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昌言

    赵昌言(944年~1009年),字仲谟,一作幼谟,汾州孝义(今属山西省)人。北宋大臣。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胡旦榜进士第三人。赵昌言少有大志,朝中重臣寇准等人对他评价很高。举进士时,他由于文思敏捷而名震考场,以贡部第一的身份参加了廷试。入仕后赵昌言任工部尚书,迁户部侍郎。淳化四年(993年)

  • 梅询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梅询

    梅询(964—1041),字昌言,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宣城梅氏第三世孙。端拱二年(989)进士,授利丰监判官。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梅询作为进士考官受到召见,谈论天下大事,极合真宗之意,把他视作奇才,升任集贤院,梅询也以真宗为知己。当时契丹屡次侵犯河北,首领李继迁又

  • 宗杲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宗杲

    大慧宗杲禅师,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市)人,南宋高僧。号大慧,因曾归居妙喜庵,故又称妙喜。1119年入惠云寺,次年于景德寺剃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在汴州参谒禅师园悟克勤。得园悟许可,与之分座讲法,以雄辨闻名。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居杭州径山寺。十一年,因不满秦桧投降金人和议

  • 喻良能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喻良能

    喻良能(1120—?),南宋诗人,出生于浙江义乌,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

  • 郑戬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戬

    郑戬(992年—1053年),字天休,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本名:郑戬别名:郑文肃字:天休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宋人出生地:苏州吴县出生日期:992年逝世日期:1053年主要作品:《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主要成就:鉏豪绳猾,强善听决官职:宣徽北院使、奉国军节度使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早年

  • 洪天锡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洪天锡

    洪天锡(1202年—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名阳岩。泉州石狮后厅人。生于宋嘉泰二年(1202年)。年少好学,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举进士。历任潭州知州、监察御史、福建安抚使、显文阁直学士、工部侍郎、刑部尚书、端明殿学士。本名:洪天锡别名:裕昆,阳岩。字:君畴号:裕昆所处时代: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