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龁

王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3/12/10 12:32:49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60年11月,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11月,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援部队所在的汾城附近。王龁带军在汾城旁休整了两个多月后,韩、赵、魏再次组成联军逼近汾城,企图阻止王龁从汾城向东进攻,不料王龁抢先进攻联军,斩首六千,联军向南逃跑,王龁一直追到黄河,联军又有两万人死在了黄河里。另一支赵军趁王龁东进时攻下汾城,不久王龁进攻汾城,随即攻克赵国的宁新中。公元前256年,韩、魏、楚联军进攻新中城,王龁被迫撤退。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基本资料

本名:王龁

别名:王齮

号:信梁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秦国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公元前244年

主要成就:击败赵国、魏国

职业:将领

人物简介

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将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国,使韩国的上党郡同韩国的联络切断,上党郡太守冯亭以上党郡归附赵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时任左庶长的王龁率军攻打韩国,夺取上党,上党太守冯亭投降赵国,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兵,准备接收上党并防备秦军。同年四月,王龁因此攻打赵国,赵国派将领廉颇率军还击秦军。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战,赵军士兵冒犯秦军侦察兵,秦军侦察兵斩杀赵军副将茄(姓氏不详,名茄),战事日益扩大。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座城堡,抓获四名尉官。七月,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实施攻坚战,俘虏赵军两名尉官,攻破赵军阵地,夺下西边的营垒。廉颇固守营垒,采取防御态势与秦军对峙,秦军屡次挑战,赵军坚守不出。赵孝成王多次指责廉颇不与秦军交战,秦国丞相、应侯范雎派人到赵国花费千金施行反间计,大肆宣扬道:“秦国最惧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带兵,廉颇容易对付,他即将投降秦国。”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因廉颇军队伤亡很多,而且屡次战败,但却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再加上听到许多反间谣言,便信以为真地派赵括取代廉颇率兵反击秦军。

秦国得知赵括当上将领,就暗地里派白起担任上将军,让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下令军中有敢泄露白起出任最高指挥官者,格杀勿论。赵括一到任上,就发兵攻击秦军。秦军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布置两支突袭部队逼近赵军。赵军乘胜追击,直追到秦军营垒。但是秦军营垒十分坚固,不能攻入,而秦军的一支突袭部队两万五千人已经切断赵军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骑兵的快速部队楔入赵军的营垒之间,断绝它们的联系,把赵军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赵军运粮通道也被堵住。这时秦军派出轻装精兵实施攻击。赵军交战失利,就构筑壁垒,顽强固守,等待援军的到来。秦昭襄王得知赵军运粮通道已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封给百姓爵位各一级,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供应。

同年九月,赵国士兵断绝口粮已经四十六天,军内士兵们暗中残杀以人肉充饥。困厄已极的赵军扑向秦军营垒,发动攻击,打算突围而逃。他们编成四队,轮番进攻四、五次,但仍然不能冲出去。他们的将领赵括派出精锐士兵并亲自披挂上阵,率领他们与秦军厮杀,结果秦军射死赵括。赵括的部队大败,赵军士兵四十多万人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变化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要出乱子,于是用欺骗伎俩将这些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年纪尚小的士兵放回赵国。此战前后秦军共杀死赵军达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史称长平之战。

屡攻赵国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十月,白起回秦国,秦王命秦军兵分三路攻打赵国,派王龁为将,率军攻打并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当时五大夫王陵奉命率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王陵进攻邯郸,但战果甚少,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援助王陵继续作战。结果王陵部队损失五个校的兵力,损失军营,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战不力而将其免职,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八、九月,王龁围攻邯郸,但没能攻克下来。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同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二月,秦国调动更多士兵驻扎在汾城附近。当时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王龁几次败退,告急使者往返于秦国。魏无忌率领援军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于是撤除邯郸围军退走,回转投奔汾城附近驻军。二个月后,韩、赵、魏再次组成合纵军逼近汾城,企图阻止王龁从汾城向东进攻,不料王龁抢先进攻合纵军,斩首六千,合纵军向南逃跑,王龁一直追到黄河,合纵军又有两万人死在了黄河里。另一支赵军趁王龁东进时攻下汾城,于是王龁进攻汾城,随即跟随张唐攻克赵国城邑宁新中,将其改名为安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韩、魏、楚联军进攻新中城,王龁被迫撤退。赵国将领乐乘、庆舍率军攻打信梁城的郑安平的秦国军队,将秦国军队击败。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地设置为太原郡。

辅政去世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即位,以吕不韦担任相国,李斯担任舍人,王龁与蒙骜、麃公等人担任将军,共同辅佐朝政。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史书记载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资治通鉴》卷五至卷六

标签: 王龁

更多文章

  • 赵孝成王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赵丹(?—公元前245年),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八代君主(公元前266年—前245年在位)赵孝成王年幼执政,在位的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被韩国割让给秦国的上党郡归顺赵国,孝成王贪恋土地,予以接收。于是秦军进犯长平,赵孝成

  • 冯亭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亭

    冯亭(?-公元前260年),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冯家庄)人。战国时期韩国将领,冯姓祖先。曾任上党郡守。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阻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韩王决定割让上党于秦国。冯亭不肯,采用驱虎吞狼之计,率领上党郡投降赵国,引发长平之战,冯亭兵败阵亡。本名:冯亭所处时代:

  • 公仲连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仲连

    公仲连,姓公仲,名连,战国初期赵国人,赵烈侯时担任相国,帮助赵烈侯进行改革。中文名:公仲连国籍:中国民族:华夏族职业:赵国相国赵烈侯喜欢音乐,对相国公仲连说:“我喜爱的人,可以使他显贵吗?”公仲连说:“使他富可以,使他贵则不行。”赵烈侯说:“对。那从郑国来的枪、石两位歌唱家,我赐给他们田地,每人一万

  • 李兑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兑

    李兑,战国时期赵国权臣,在赵惠文王时担任相邦。公元前295年,与安平君赵成合谋击杀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与代相田不礼,平定了“沙丘之乱”;后为司寇,并在赵成死后,担任相邦,封奉阳君,主张联齐抗秦。他主政期间,与魏、韩结盟,并参与苏秦主持的五国合纵攻秦,借此谋取了陶邑作为自己的封地。后因赵国国策改变,加上

  • 赵成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成

    赵成(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成。战国中后期赵国公族,赵成侯之子,赵肃侯之弟。号称公子成,沙丘宫变后,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不久,赵成寿终正寝,李兑独擅赵国。中文名:赵成外文名:zhaocheng别名:安平君国籍: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民族:汉族职业:赵国公族出生地:战国性别:男赵成(生

  • 建信君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信君

    建信君为战国末期悼襄王时期赵国的一个政治人物。《战国策》中有“谓皮相国”、“建信君贵于赵”、“建信君轻韩熙”等10章涉及他的文字。本名:建信君所处时代:赵出生地:赵出处:《战国策》建信君为战国末期赵国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战国策》提到建信君的策文共有10章,兹列于下。现已发现的赵国兵器中,相邦建信君

  • 大成午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成午

    大成午,或作大戊午(《史记·赵世家》),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本名:大成午别名:大戊午所处时代:战国大成午,或作大戊午(《史记·赵世家》),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人物生平前351年,大成午对韩国的申不害说:你借助韩侯在赵侯面前推崇我,也允许我借助赵侯在韩侯面前推崇你。这样你相当于掌握两个韩国的权势,我相

  • 皮相国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皮相国

    皮相国,战国人,名不详,赵国的相国。别名:皮相国所处时代:春秋战国皮相国,战国人,名不详,赵国的相国。人物生平《战国策》记载有人劝说皮相国不要合纵,要和秦国连横,因为齐国不参加合纵,合纵不会有什么成果。赵国的当权者建信君和楚国春申君计划合纵抗秦。说客建议皮相国联秦进攻魏国。与楚国瓜分齐国。否则,魏国

  • 霍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光

    霍光(?-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霍光最初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为汉武帝所亲信。武帝临终时,授霍光大将军、大司马,与金日磾、上官桀、桑

  • 张弘范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人称张元帅,易州定兴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高里乡河内村)。元朝初年大将,汝南王张柔第九子。张弘范出身河朔地区的汉人世侯家族,早年师从郝经。中统三年(1262年),任行军总管,从征李璮。元世祖罢世侯子弟兵权,张弘范被免军职。至元元年(1264年),为顺天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