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沂孙

王沂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95 更新时间:2024/1/17 18:44:21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

基本资料

本名:王沂孙

别名:碧山

字:圣与、咏道

号:碧山、中仙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会稽(今浙江绍兴)

主要作品:《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主要成就:南宋骚雅派代表词人

咏物词的集大成者

人物生平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南宋末年著名词人。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张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

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人物成就

王沂孙现存的词虽只有64首,但成就很大,后人评价很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对其推崇备至。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云:“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又云:“词法之密,无过清真(周邦彦)。词格之高,无过白石(姜夔)。词味之厚,无过碧山(王沂孙)。词坛三绝也!”(在王沂孙64首词作中,咏物词就有30多首,这些词作以凄冷凝重的情感、思笔双绝的技巧以及幽约悱恻的风格,代表了碧山词的最高成就,《白雨斋词话》对碧山词的议论也多是就其咏物词而发。)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云:“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又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云:“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他在《宋四家词选》中不但将王沂孙与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并列为宋代词人之冠,而且又倡为“问涂碧山”之说。实事求是地讲,王沂孙词的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这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王沂孙身处南宋后期,而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词人放弃了对社会题材的关怀,表现出对心灵世界的省视与表述的更加专注。羁旅行役之累,世态炎凉之感,情感遭遇之苦,都使词人敏感的心灵震荡吟唱。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咏物词,其体物工细,将缅邈的深情融入其中,几乎所有后期词人都成为咏物词的高手,这是其它阶段里的词人所不能并驾比肩的现象。而王沂孙的咏物词更是这方面的代表,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碧山所存词作中,咏物词超过了二分之一,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他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咏物词至碧山,可谓空绝千古,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吴梅曾说:“大抵碧山之词,皆发于忠爱之忱,无刻意争奇之意,而人自莫及。论词品之高,南宋诸公,当以花外为巨擘焉。其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犯复,字字贴切故也。”

诗词特点

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形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三是凄楚哀婉的格调,清淡幽雅的意境。碧山咏物词几乎每首都有“冷”、“恨”、“断魂”、“憔悴”、“凄凉”、“凄楚”“空”等语,总也离不开悲情索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词中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

人物评价

●张炎《山中白云词·卷一·琐窗寒词序》:

碧山能文,工词,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

王圣与工于体物,而不滞色香。

●王鹏运《花外集·跋》:

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宋之杰。

●谭献《谭评词辩》:

圣与精能以婉约出之。律以诗派,大历诸家,去开,宝未远,玉田(张炎)正是劲敌,但士气则碧山胜矣。

●张惠言《词选》:

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

○南宋词人,感时伤事,缠绵温厚者,无过碧山,次则白石(姜夔)。白石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白石词,雅矣正矣,沉郁顿挫矣。然以碧山较之,觉白石犹有未能免俗处。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词以思笔为入门阶陛。碧山思笔,可谓双绝,幽折处大胜白石。惟圭角太分明,反复读之,有水清无鱼之恨。

○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

●戈载《宋七家词选》:

予尝谓白石之词,空前绝后,匪特无可比肩,抑且无从入手,而能学之者则惟中仙。其词运意高远,吐韵妍和;其气清,故无沾滞之音;其笔超,故有宕往之趣;是真白石之入室弟子也。

●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

初学作词,最宜读碧山乐府,如书中欧阳信本(欧阳询),准绳规矩极佳。二晏如右军父子,贺方回如李北海,白石如伯施(虞世南)而隽上过之,公谨如褚登善(褚遂良),梦窗(吴文英)如鲁公,稼轩如诚悬(柳公权),玉田如赵文敏。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

集咏物词之大成,而能提高斯体之地位者,厥惟王沂孙氏。

标签: 王沂孙

更多文章

  • 张伯端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伯端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诚),天台(今属浙江)人。北宋时期著名高道。敕封“紫阳真人”。自幼聪明好学,涉猎三教经书,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年长任台州府吏,嘉祐二年(1057年),因受累谪戍岭南,走上访道修仙之路。治平初(1064年),陆

  • 严蕊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严蕊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期歌妓、女词人。她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严蕊作有诗词《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等。本名:周幼芳别名:严蕊、严子字:幼芳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黄岩主要作品:卜算

  • 王之道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之道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宋朝官员,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

  • 范致虚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致虚

    范致虚(?-约1129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北宋名臣、诗人,曾任尚书左丞(副宰相)等职。因其学识出众,范致虚与时人吴材、江屿、刘正夫合称“四俊”。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宋徽宗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

  • 袁去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袁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本名: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豫章所处时

  • 徐俯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俯

    徐俯(1075年-1141年),南宋初年官员,江西诗派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他是给事中徐禧之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外甥。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

  • 李弥逊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祖籍福建连江,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本名:李弥逊别

  • 吕渭老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中文名:吕渭老籍贯:嘉兴(今属浙江)代表作品:【江城

  • 向滈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向滈

    向滈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曾任萍乡县令。自小便会作诗,才气高而生活穷困,他妻子的父亲曾因为他贫穷将他的妻子嫁于别人,他的妻子却毅然回来,同向滈白头偕老。代表作有《如梦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录于《乐斋词》。中文名:向滈国籍:中国籍贯:河南开封职业:词人代表作品:《如

  • 韩淲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淲

    韩㴲(1159年—1224年),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本名:韩淲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所处时代:南宋出生日期:1159年逝世日期:1224年主要作品:《涧泉集》韩淲,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