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薛广德

薛广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15 更新时间:2023/12/10 12:34:35

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人,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千户侯的薛鉴的第五代子孙,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曾任博士、谏大夫、谏议大夫、淮阳太守、长信少府等职。后来又继贡禹之后任御史大夫,位及三公。

基本资料

本名:薛广德

字:长卿

出生地:西汉沛郡相(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

国籍:中国

职业:经学家

所处朝代:西汉中期

人物简介

薛广德,西汉经学大家,不但博学多识,而且体恤百姓,刚正不阿,受民爱戴。

生平

博学温雅

薛广德,博学多识,为人温雅宽容。《汉书·薛广德传》中说:“萧望之为御史大夫,除广德为属,数与论议,器之,荐广德经行,宜充本朝,为博士,论石渠,迁谏大夫,代贡鬲为长信少府,御史大夫”。可见,薛广德最初是由萧望之聘用,后入朝庭。汉代聘用制度,表明当时用人制的先进性,有利于选拨贤才。儒者贡禹、薛广德等则官至御史大夫。可见,以经术晋升公卿之位者始终占有很高的比例。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其中的酝藉,通酝藉,这个词语典故就来自薛广德。班固二十四史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薛广德中有这样的记述:“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及为三公,直言谏争。”

体恤百姓

在元帝时代,薛广德、贡禹、韦玄成匡衡等儒学之士都曾列居高官。薛广德在朝中为政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言进谏,有时甚至不给皇帝情面。薛广德曾上书数十次,他上书言事首先援引古事,然后征引典籍。他的很多建议,元帝都采纳了。

贡禹死后,汉元帝拜薛广德为御史大夫。当日到任未久,适值永光元年春日,元帝驾幸甘泉,郊祭泰畤,行礼已毕,元帝忘乎所以,欲在其地射猎。广德认为这样会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于是上书谏阻。说当地百姓因为皇帝狩猎而流离失所,希望皇帝体恤百姓的疾苦。元帝认为言之有理,就与光禄大夫张猛等立即回宫了。

成语“流离失所”就从此而来。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汉书·薛广德传》中的原句是:“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直言谏诤

薛广德和张猛是汉元帝时期的两位大臣,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冒死进谏。有一次,汉元帝准备去宗庙祭祀,为了显示自己的排场,他打算乘豪华楼船出游。薛广德觉得这样做太劳民伤财了,而且与朝廷的礼制不符,按照惯例皇帝祭祀出行应当乘车马,于是他脱下帽子磕头进谏道:“皇上应该从桥上前往。”其实,“应该从桥上前往”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它的真正意思是,皇上祭祀出行应当乘车马而不是楼船,应当走陆路而不是水路。汉元帝听了当然很不高兴,但并没有发作,只是说:“大夫您戴上帽子吧。”可薛广德哪里肯轻易放弃,他于是威胁皇上:“陛下如果不听取臣的意见,臣就要当场自刎,以血溅污陛下的车轮,使陛下不能够进入宗庙!”这下汉元帝可是龙颜大怒了,眼看灾难就要降临薛广德头上,站在一旁的张猛赶紧出来打圆场:“臣听说君主圣明臣下就正直。走水路危险,走陆路就安全得多(乘船危,就桥安),圣明的君主是不可以冒着危险行事的。皇上还是听从御史大夫的建议吧。”张猛的话和薛广德是一个意思,但是这话说出来就中听多了。汉元帝的怒气消去大半,想想薛广德只是不善言辞,可为人耿直,对朝廷忠心,是难得的良臣,再说自己的做法本来就不太合理,既然张猛都给了自己台阶,不如就听从他们的意见,给他们一个面子。就这样,汉元帝最后还是乘车马去祭祀了。

“悬车”荣退

汉元帝永光元年,薛广德为御史大夫不过数月,陨霜杀稼,天下大饥。元帝以灾害连连,人民流亡,下诏责问三公。

《汉书·薛广德传》中记载了薛广德上书请求辞职退隐的故事。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赐给他安车驷马和六十斤黄金。薛广德便驾车东归沛地退隐,广德回到沛郡,地方官员亲自到边界上来迎接他,而沛这个地方的人们也以他的到来感到荣耀。薛广德后来把皇帝赐的安车悬挂起来,留给后世子孙。因此,“悬车”有荣退之意。

标签: 薛广德

更多文章

  • 韦玄成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韦玄成

    韦玄成(?~前36年8月5日),字少翁,鲁国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西汉时期丞相、文学家,西汉丞相韦贤之子。年少好学,谦逊侠士,门荫入仕,起家郎官,历任常侍骑、谏大夫、大河都尉。袭封父爵,拜河南太守。入为未央宫卫尉、太常,坐罪免官。因骑马参加陪祀汉惠帝祠庙而降封关内侯,后出任淮阳国中尉。甘露三年(

  • 郑弘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郑弘

    郑弘(?—86年),字巨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西域都护郑吉从孙。东汉大臣,官至太尉。初为山阴灵文乡啬夫。乡民有弟欠兄钱无力偿还,其嫂诉之于郑弘。郑弘卖内衣为其还钱。其兄闻之,深感惭愧,自系于狱,遣其妻还钱给郑弘,郑弘却不肯受。太守第五伦下乡劝农,看到他后深以为奇,就命令督邮把他任命为孝廉。郑

  • 王音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音

    王音(生年不详-前15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西汉外戚、大臣。孝元皇后王政君从弟,汉成帝从舅,父为王弘。本名:王音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逝世日期:公元前15年主要成就:辅政八年父亲:王弘爵位:安阳侯王音任侍中时,京兆尹王章曾被王音的堂兄王凤举荐,但是王章十

  • 王骏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骏

    王骏,汉成帝刘骜时期大夫。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子,公元前14年卒。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等。本名:王骏别名:王逸仙字:逸仙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幽州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主要作品:注解《鲁王骏论》主要成就:注解《鲁王骏论》王

  • 翟方进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翟方进

    翟方进(?~前7年),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西汉时期大臣,汉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出身寒门,家贫好学,早年丧父,在太守府中任小吏,因办事不机敏,多次被府掾侮辱,愤而辞职。后游历长安,勤学《春秋》,后母怜其年幼,与他一同到长安,以织履供其读书。历经十多年,学问大进,射策甲科,被任为郎。河平

  • 孔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光

    孔光(前65~5年4月28日),字子夏,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人,西汉后期大臣,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自幼随父徙居长安,聪颖好学,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光禄勋匡衡推举其为方正,入朝任谏大夫。他性格刚正,直谏无忌,常不合汉元帝之意,被贬出朝任一小官,后辞官

  • 朱博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博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好客少年,捕搏敢行。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时,诸陵县属太常,博以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后去官入京兆,历曹史列掾。出为督邮书掾,所部职办,郡中称之。初,博以御史

  • 平当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平当

    平当(?—公元前4年4月23日),字子思,梁国下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人。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汉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迁丞相司直,左迁朔方刺史,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迁长信少府。永始中为大鸿胪。元延初为光禄勋,左迁钜鹿太守,后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初征为光禄大夫。建平

  • 贾延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延

    汉哀帝时大臣,担任御史大夫之职。他与丞相王嘉二人多次联名上奏弹劾董贤。元寿元年,哀帝宠幸董贤,董贤滥用国库资财,骄奢淫靡,但哀帝欲封董贤为侯。董贤即无功劳又不是皇亲国戚,王嘉和贾延极力反对,哀帝怒将王嘉下狱。王嘉在狱中遭受屈辱和鞭打,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由于贾延被稍早免官,所以幸免于难。中文名:

  • 张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奉

    张奉,历史人物,张苍之子,继承北平侯位。死后谥号西汉北平康侯。中文名:张奉谥号:西汉北平康侯张奉,历史人物,张苍之子,继承北平侯位。死后谥号西汉北平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