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韦玄成

韦玄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3/12/18 11:30:49

韦玄成(?~前36年8月5日),字少翁,鲁国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西汉时期丞相、文学家,西汉丞相韦贤之子。年少好学,谦逊侠士,门荫入仕,起家郎官,历任常侍骑、谏大夫、大河都尉。袭封父爵,拜河南太守。入为未央宫卫尉、太常,坐罪免官。因骑马参加陪祀汉惠帝祠庙而降封关内侯,后出任淮阳国中尉。甘露三年(前51年)参加石渠阁会议,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汉元帝即位后,授少傅,迁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永光初年(前43年),担任丞相,恢复侯爵。建昭三年(前36年)去世,谥号为共侯。好为四言诗,留下《自劾》及《戒示子孙》二首,个人文集二卷传于世。

基本资料

本名:韦玄成

别名:韦少翁

字:少翁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前36年8月5日

主要作品:《自劾》、《戒示子孙》

主要成就:西汉元帝时丞相

人物生平

韦玄成,字少翁,西汉大臣。鲁国邹县(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邹鲁大儒丞相韦贤之子

汉昭帝时,随父迁居关中平陵县,后定居杜陵县(今陕西西安市区东南)。少好学,谦逊侠士,尤敬贫贱。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又以明经擢第,授谏大夫,迁大河都尉。父贤死,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拜河南太守。

汉元帝永光初(公元前43年),为少府,迁太子太傅。永光中,以御史大夫迁丞相,封侯故国。

邹鲁为之谚云:“遗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而文采过之。卒,谥号为共侯。

主要成就

年轻时继承父业,通晓儒经。他在士人面前特别谦虚恭敬,出门遇上所认识的人步行,总是叫跟随的人下车,用车送所认识的人。对于贫穷和地位低下的人,他更加尊敬。由于他的好名声一天天流传,加上他通晓儒家经典,便被由常侍骑提拔为谏大夫,改任大河郡(治今山东省东平县东)都尉。

当初,韦玄成的二哥韦弘任太常丞,负责宗庙祭祀,管理各处陵墓,事务繁杂,多犯过错。由于大哥韦方山早逝,其父便认为应该让韦弘自己请求辞职,以做他爵位的继承人。而韦弘怀着谦让爵位继承人的打算,不肯辞职。等到韦贤病重时,韦弘终于因宗庙的事而获罪下狱。

家中询问韦贤应该由谁继承爵位,韦贤因韦弘不按他的意图行事,愤恨而不肯说。这时,韦贤的门生和族人共同商议,假托韦贤遗嘱,叫韦玄成做爵位继承人。

韦玄成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听说要让自己继承爵位,而他知道这不是父亲的本意,便假装疯狂,胡言乱语,借着有病,不肯应命。

韦玄成一向很有名气,士大夫们大多看出他是假装有病,想将爵位让给哥哥。于是,有关人士写信严厉地批评他,而他的朋友中有人又上书皇帝说不要委屈他。丞相和御史大夫以他假装有病来弹劾他。事情闹大了。宣帝传下诏书,说不要弹劾了,召他来见我。韦玄成迫不得已,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宣帝赞赏他的节操,任命他为河南郡(治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太守,任命他的哥哥韦弘为东海郡(治今山东省郯城县北)太守。

几年以后,韦玄成被征召担任未央宫卫尉,改任太常。后来因与原平通侯杨恽交情深厚,受到牵连。杨恽被杀后,他虽被免去官职,但列侯的爵位仍在。一次,他以列侯身份陪祀惠帝祠庙时,因清晨天雨路滑,他未驾驷马之车而骑马前往,被认为有罪,削除封国,降为关内侯。他对此极为伤痛,觉得对不住祖宗。后来,宣帝为了教育他的次子淮阳王刘钦,便征召韦玄成,任命他为淮阳国中尉。当时,刘钦年幼,尚未前往封国,韦玄成遂接受诏命,参加了石渠阁会议。

石渠阁会议是由宣帝亲自主持召集的一次学术会议。西汉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下诏让韦玄成跟太子太傅萧望之刘向、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等精通“五经”的著名儒生,在长安城内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由宣帝亲自评判裁定。石渠阁讲论的奏疏经过汇集,辑成《石渠奏议》,共155篇。

经过这次会议,博士员中《易》增立了“梁丘”,《书》增立了“大小夏侯”,《春秋》增立了“谷梁”。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甘露三年的事。

黄龙元年(前49),宣帝去世,刘奭即位,是为元帝。元帝任命韦玄成为少傅,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永光二年(前42)春,接替于定国担任丞相。他在受到贬黜的10年之后,终于继承了父亲韦贤所曾担任的丞相职位,恢复了扶阳侯的封国,荣耀一时。由于父子二人都是以通晓儒经官至丞相的,所以邹鲁一带流传的谚语说:“留给子孙满箱黄金,不如传给一部儒经。”

历史评价

韦玄成担任了7年丞相,于建昭三年(前36)去世。旧史评论说,他在坚守正道和老成稳重方面赶不上父亲韦贤,但他的文章风采却超过了他的父亲。

标签: 韦玄成

更多文章

  • 郑弘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郑弘

    郑弘(?—86年),字巨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西域都护郑吉从孙。东汉大臣,官至太尉。初为山阴灵文乡啬夫。乡民有弟欠兄钱无力偿还,其嫂诉之于郑弘。郑弘卖内衣为其还钱。其兄闻之,深感惭愧,自系于狱,遣其妻还钱给郑弘,郑弘却不肯受。太守第五伦下乡劝农,看到他后深以为奇,就命令督邮把他任命为孝廉。郑

  • 王音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音

    王音(生年不详-前15年),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西汉外戚、大臣。孝元皇后王政君从弟,汉成帝从舅,父为王弘。本名:王音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逝世日期:公元前15年主要成就:辅政八年父亲:王弘爵位:安阳侯王音任侍中时,京兆尹王章曾被王音的堂兄王凤举荐,但是王章十

  • 王骏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骏

    王骏,汉成帝刘骜时期大夫。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子,公元前14年卒。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等。本名:王骏别名:王逸仙字:逸仙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幽州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主要作品:注解《鲁王骏论》主要成就:注解《鲁王骏论》王

  • 翟方进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翟方进

    翟方进(?~前7年),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西汉时期大臣,汉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出身寒门,家贫好学,早年丧父,在太守府中任小吏,因办事不机敏,多次被府掾侮辱,愤而辞职。后游历长安,勤学《春秋》,后母怜其年幼,与他一同到长安,以织履供其读书。历经十多年,学问大进,射策甲科,被任为郎。河平

  • 孔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孔光

    孔光(前65~5年4月28日),字子夏,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人,西汉后期大臣,孔子的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自幼随父徙居长安,聪颖好学,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光禄勋匡衡推举其为方正,入朝任谏大夫。他性格刚正,直谏无忌,常不合汉元帝之意,被贬出朝任一小官,后辞官

  • 朱博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博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好客少年,捕搏敢行。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时,诸陵县属太常,博以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后去官入京兆,历曹史列掾。出为督邮书掾,所部职办,郡中称之。初,博以御史

  • 平当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平当

    平当(?—公元前4年4月23日),字子思,梁国下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人。元帝时为大行治礼丞,补大鸿胪文学,察廉为顺阳长,栒邑令。汉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迁丞相司直,左迁朔方刺史,征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迁长信少府。永始中为大鸿胪。元延初为光禄勋,左迁钜鹿太守,后为骑都尉,领河堤。哀帝初征为光禄大夫。建平

  • 贾延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延

    汉哀帝时大臣,担任御史大夫之职。他与丞相王嘉二人多次联名上奏弹劾董贤。元寿元年,哀帝宠幸董贤,董贤滥用国库资财,骄奢淫靡,但哀帝欲封董贤为侯。董贤即无功劳又不是皇亲国戚,王嘉和贾延极力反对,哀帝怒将王嘉下狱。王嘉在狱中遭受屈辱和鞭打,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由于贾延被稍早免官,所以幸免于难。中文名:

  • 张奉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奉

    张奉,历史人物,张苍之子,继承北平侯位。死后谥号西汉北平康侯。中文名:张奉谥号:西汉北平康侯张奉,历史人物,张苍之子,继承北平侯位。死后谥号西汉北平康侯。

  • 张类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类

    张类,历史人物,张奉之子,继承北平侯位。死后谥号西汉北平侯。本名:张类谥号:西汉北平侯张类,历史人物,张奉之子,继承北平侯位。死后谥号西汉北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