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唐任远

唐任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56 更新时间:2023/12/13 7:42:14

唐任远,男,汉族,1931年6月25日出生,上海市人,电气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52年,唐任远毕业于交通大学;1956年—1958年,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进修学习;1958年—1962年,担任沈阳市安装工程公司副科长;1963年—1965年,到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进修;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任远长期致力于稀土永磁电机计算电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名:唐任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1年6月25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

:上海市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1年6月,唐任远出生,上海市人。

1949年9月—1952年9月,在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并毕业。

1952年9月—1953年3月,在电工局华东设计处工作。

1953年3月—1958年10月,在一机部第八设计院工作。

1956年3月—1958年1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进修。

1958年10月—1962年5月,担任沈阳市安装工程公司副科长。

1962年5月,担任沈阳工业大学(原沈阳机电学院)研究所所长。

1963年3月—1965年1月,到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进修。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唐任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唐任远创建了稀土永磁电机的理论研究体系、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完善和发展了时空有限元法、电磁场逆问题求解和场路耦合法,解决了永磁电机三维瞬态电磁场计算中的难题;在钕铁硼永磁电机抗局部失磁能力、永磁磁路结构设计计算和永磁电机现代设计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研制出中国国内首台稀土永磁电机(3kW20000r/min);与工厂联合开发出当时世界容量最大60~160kVA稀土永磁副励磁机和1120kW超高效异步起动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为稀土永磁电机的推广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获奖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年份

交流永磁伺服电动机的研发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7年

高效高起动转矩钕铁硼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共性关键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1年

大型变压器三维瞬态涡流场和线圈短路强度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9年

智能化模拟退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大型变压器减少附加损耗、防止局部过热和提高抗短路能力措施的研究

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8年

75kVA稀土钴永磁发电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

学术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0年8月

《特种电机原理及应用》

唐任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

唐任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0年1月

《交流电机统一理论》

唐任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8月

《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手册》

唐任远,柴天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

《中国电气工程技术大典第9卷(电机工程)》

唐任远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年

《特种电机》

唐任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

唐任远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3月,唐任远培养博士生25名和硕士生65名。

讲座报告

2012年9月10日,唐任远应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邀请讲学,在讲堂群作了题为“稀土永磁电机的现状与展望”的学术讲座。

2017年3月31日,唐任远来到上海电机学院做了题为“稀土永磁电机优势、应用和发展”的讲座。

唐任远荣誉表彰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唐任远获2017年“最美沈阳人·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工作者、全国稀土推广应用先进科技工作者、感动沈阳60年——劳动功勋等国家、省、市表彰。

社会任职

唐任远兼任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ICS)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永磁电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OMPUMAG联络办公室副主委,主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务理事等职务。

人物评价

唐任远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甘为人梯。(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评)

唐任远是中国稀土永磁电机领域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温岭科普网评)

标签: 唐任远

更多文章

  • 王浚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王浚

    王浚,男,汉族,1935年7月29日出生,山西省孝义市人,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王浚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58年—1978年,担任北京航空学院室主任;2001年,王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及科研工

  • 汪顺亭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汪顺亭

    汪顺亭,男,汉族,1935年1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原籍是山东省肥城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0七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至1956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62年,汪顺亭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包曼国立

  • 王兴治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兴治

    王兴治,1935年9月20日出生辽宁辽阳,制导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O三研究所名誉所长。王兴治于1963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并被分配到炮兵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1970年至1987年任红箭—8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1977年任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19

  • 王永志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永志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

  • 汪槱生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汪槱生

    汪槱生,1928年8月27日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电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1950年,汪槱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后,一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任教;1958年,参与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

  • 王玉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玉明

    王玉明,号韫辉,1941年1月7日出生,吉林梨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密封工程技术专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院士诗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玉明于1965年在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1965年9月至1967年1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压缩机械研究所(北

  • 温俊峰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温俊峰

    温俊峰,男,汉族,1929年4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原籍山东省冠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烟台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1950年,温俊峰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班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1962年

  • 吴有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有生

    吴有生,1942年4月2日出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浙江嵊县,船舶力学及船舶与海洋装备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吴有生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1967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学位,之后留校担任固体力学教研室助教;1968年进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 谢友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友柏

    谢友柏,中共党员,1933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高邮市,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1955年9月,谢友柏毕业于交通大学;1984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

  • 徐德民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徐德民

    徐德民,男,1937年11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兵器科学技术与水下无人航行技术专家,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所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德民于1956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4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