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槱生

汪槱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45 更新时间:2024/1/4 7:39:20

槱生,1928年8月27日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电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1950年,汪槱生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后,一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任教;1958年,参与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技术研究;1972年,在浙江大学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电力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修班;1977年,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本科生;1981年,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电力电子硕士毕业生;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

基本资料

名:汪槱生(槱字音yǒ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28年8月27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性别:男

代表作品:《电力电子技术》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1928年8月27日,汪槱生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之后一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任教。

1958年,参与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术研究。

1972年,在浙江大学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电力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修班。

1977年,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本科生,即现在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并组织力量自编教材,筹建实验室。

1981年,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电力电子硕士毕业生,汪槱生也在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第一位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汪槱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汪槱生参与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术研究。

1970年初,汪槱生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功率晶闸管并联逆变式中频感应加热电源。

1975年,研制成功改良型中频电源。

1987年,研制成功当时中国自制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频电源。

1988年,研制成功250KW/8KHZ简单并联逆变中频电源。

1991年,研制成功模块控制的中频电源。领导开发了400HZ~8KHZ、100KW~1500KW中频电源系列,并亲临推广应用于熔炼、热加工、热处理等行业。

汪槱生带领全组先后研制成功改良型中频电源、1500千瓦的大容量中频电源、简单并联逆变中频电源、模块控制的中频电源等。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机电、冶金、矿山、航空、交通、能源、军工等各个行业的熔炼、弯管、透热、焊接、热处理热加工过程中。

学术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ISBN

出版社

2006年

《电力电子技术》

汪槱生

9787030168733

科学出版社

科技获奖

1958年,汪槱生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双水内冷电机的研究,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2005年浙江省科技成果奖。

汪槱生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汪槱生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力电子技术专业以及硕士点、博士点,1972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电力电子专业,1989年起,建立了中国国内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和国内高校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截至2006年3月,汪槱生为国家培养了400多名技术骨干。

指导学生

1981年,汪槱生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电力电子硕士毕业生,并在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第一位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

汪槱生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

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

社会任职

汪槱生身兼浙江省电子学会名誉主席、浙江省电源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电力电子学会顾问、中共第十二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

人物评价

汪槱生为中国当今业已形成的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及其应用产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浙江大学评)

汪槱生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教学科研,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他不仅教学而且教人,桃满天下,为中国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汪先生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赏,并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秘书长肖锋先生评)

人物影响

2013年7月10日汪槱生支持浙江大学档案馆的档案征集工作,向档案馆捐赠荣誉证书、聘书、手稿、著作等档案材料共计73件。

标签: 汪槱生

更多文章

  • 王玉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玉明

    王玉明,号韫辉,1941年1月7日出生,吉林梨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密封工程技术专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院士诗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玉明于1965年在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1965年9月至1967年1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压缩机械研究所(北

  • 温俊峰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温俊峰

    温俊峰,男,汉族,1929年4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原籍山东省冠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烟台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1950年,温俊峰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班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1962年

  • 吴有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有生

    吴有生,1942年4月2日出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浙江嵊县,船舶力学及船舶与海洋装备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吴有生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1967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学位,之后留校担任固体力学教研室助教;1968年进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 谢友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友柏

    谢友柏,中共党员,1933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高邮市,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1955年9月,谢友柏毕业于交通大学;1984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

  • 徐德民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徐德民

    徐德民,男,1937年11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兵器科学技术与水下无人航行技术专家,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所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德民于1956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4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87

  • 徐芑南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芑南

    徐芑南,1936年3月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深潜器技术专家,“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研究员。徐芑南于1958年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在三机部、交通部船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进入中船总公司七院七〇二所工作;1981年至1988年担任中船总公司七院七〇

  • 徐志磊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志磊

    徐志磊,1930年8月2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武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1952年徐志磊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机械系;1953年2月至1963年在上海机床

  • 杨凤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凤田

    杨凤田,1941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飞机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院士,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杨凤田于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之后进入沈阳601所工作,先后担任室副主任,主任,型号总师助理,型号副总师、副总师,型号常务副总师、副所长、型号总师;200

  • 杨绍卿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绍卿

    杨绍卿,1941年2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康平县,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灵巧弹药工程型号总设计师。杨绍卿于1967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6室工作;1981年至1984年在

  • 杨士莪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杨士莪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河南省南阳市人,水声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所长。1950年,杨士莪在清华大学肄业;1950年—1952年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1952年—197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