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玉明

王玉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3/12/13 20:59:56

王玉明,号韫辉,1941年1月7日出生,吉林梨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密封工程技术专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院士诗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王玉明于1965年在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1965年9月至1967年1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压缩机械研究所(北京)技术员。1968年1月至1982年3月任核工业部理化工程研究院工程师。1982年4月至1988年9月任天津市机械密封件厂高级工程师。1988年10月至1996年4月任天津克兰密封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1996年5月至2005年8月任天津鼎名密封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王玉明长期从事危险性介质透平机械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测控系统的研发,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实现产业化。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玉明

别名:号韫辉(叶嘉莹先生所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省梨树县

出生日期:1941年1月7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当选)

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2004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2015年)

人物经历

1941年,王玉明生于吉林省梨树县。

1959年9月至1965年7月,在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本科学习。

1965年9月至1967年1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压缩机械研究所(北京)技术员。

1968年1月至1982年3月,任核工业部理化工程研究院工程师。

1982年4月至1988年9月,任天津市机械密封件厂高级工程师。

1988年10月至1996年4月,任天津克兰密封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1996年5月至2005年8月,任天津鼎名密封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任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

2007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

主要成就

王玉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玉明主要从事危险性气体透平机械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测控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他坚持将理论研究、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作为惟一或第一发明人和第一完成人,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实现了产业化,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大型、高速透平压缩机的轴密封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发表论文

据清华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2月,王玉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

科研获奖

根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王玉明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1次,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四等奖各一项。

二等奖

参考资料:

获奖项目

奖项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年份

螺旋式浮环密封装置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06年

干式气体密封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3年

组合式螺旋浮环密封

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03年

双环带螺旋槽端面密封的研制及工业应用

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1999年

八字型螺旋槽端面密封、气系统及试验装置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等奖

1996年

高速透平压缩机用螺旋槽端面密封及其系统

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6年

专利成果

根据2020年4月清华大学官网显示,王玉明获中国发明专利54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

    王玉明.可双向旋转的螺旋槽端面密封装置:CN.

    王玉明.可双向旋转的双列双叶螺旋槽端面密封:CN.

    王玉明.螺旋槽端面密封:CN.

王玉明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王玉明认为不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社会学研究,都应有包容性的宽阔胸怀,践行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对科学与技术探索中的挫折与失败,更应多多体谅宽容,从而建立一种文明和谐的学术环境。

与此同时,王玉明强调,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我们的学生不能成为“有用的机器”。

“在教育中,我们要强调厚德载物、诚信友善,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人性。要坚守做人的底线不动摇。”他说,在这一方面,既要强调思想品质教育,还要注重体育和美育,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新人。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王玉明荣誉表彰

1992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务院

1992年

“流体密封技术专家”称号

天津市委、市政府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2004年

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15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18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批会士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22年

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中国工程院主管

参考资料:

获得年份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社会任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

教育部第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

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岗位)

求是讲座教授

《机械工程学报》

第八届、第十届编委,第九届副主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十届监事会监事

北京化工大学

双聘教授

美国摩擦学家和润滑工程师协会(STLE)

会员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副主任

中华诗词学会

顾问

北京诗词学会

副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书画社

理事

香港集古学社

(书画)社员

清华大学荷塘诗社

名誉(创社)社长

参考资料:

任职单位

担任职务

个人生活

王玉明的主业是科技工作,但业余爱好颇多。喜欢旅游和摄影,尤其擅长写诗作赋。因此赢得了“院士诗人”的雅称。

父亲深刻熏陶

王玉明的父母解放前都是小学教师。母亲在他读小学四年级时病逝,留下4个孩子由父亲一人抚养教育。为了将孩子培养成人,父亲多年未再婚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他在读高中时,父亲在寒暑假时常常带领他和姐姐去建筑工地做“小工”,以补充生活和学习的费用。王玉明的父亲否定了王玉明初中毕业时想报考中专以尽快解决家庭困难的决定,让王玉明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并且鼓励王玉明考清华,当工程师。

水木清华眷念

王玉明1956年入高中,当时的语文教材分为两门:一门是“汉语”,一门是“文学”。“文学”是按照中国文学史的顺序编排的,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开始,一直到明清小说为止。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之美深深地感染了他。一些名篇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七律·登高》等等,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产生了当一名诗人的梦想。他对于文学的兴趣几乎超过了数、理、化。然而父亲认为他将来的主业应是理工科,文学只能当作业余爱好。于是他从县城中学毕业后考进了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学习。

王玉明进入清华大学后,选择了“燃气轮机专业”。该专业的一个独特优良传统就是极端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直觉”。几十年后,王玉明在《新清华》报上发表了题为《执著·直觉·激情·雄风》的短文,阐述“物理直觉”对于一个科技人员的极端重要性:“记得叶大均老师给我们上《叶轮机原理》的课时就特别强调物理概念,强调各种因素对事件发展趋势影响的定性分析,使我受益匪浅。在3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得益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物理直觉’”。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学风不仅为他后来成为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为他实现“诗人之梦”提供了沃土。

他在清华读书之时,毛泽东诗词开始公开发表。那些气势磅礴、艺术感染力极强的诗词,他不仅能够背诵,而且反复吟诵,不断体会,收获极大。当时,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发表。王玉明以前是完全不懂格律的,看了这本小册子之后,再对照分析毛泽东诗词,他初步理解了诗词格律,体会到格律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贬斥的“镣铐”,而是体现了诗歌的音律之美。他寒暑假很少回吉林老家,于是就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借唐诗、宋词、元曲来读,学习其意境之美,修辞之美,音律之美。在他清华毕业40周年之际,他将读书时的处女作《调笑令·水木清华》稍作修改,在天津《今晚报》上发表:“杨柳,杨柳,细雨斜风浴就。鹅黄淡绿新装,轻歌曼舞艳阳。阳艳,阳艳,水木清华眷念。”

众里寻她千百度

王玉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与核工业相关的研究所工作,先搞了几年危险性气体透平机械的试验研究,后于1970年初被调到“动密封攻关组”工作,从此便一直从事危险性气体透平机械的非接触式流体密封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研制、应用和产业化。在许多人看来,“密封圈”或“密封件”是小玩意儿,但他干一行,爱一行,不搞则已,一搞就搞出了兴趣,矢志不渝地干到底。他在试验室和工业现场都曾遭遇过挫折甚至失败,但他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特别是在工业现场试车时,他多次冒着风险亲自指挥,一连30多个小时不睡觉。

他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搞发明创造也需要诗词创作那样的激情、直觉和灵感,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他在遇到技术难题时,许多方案都是在枕边“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做学问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丹心念念报中华

王玉明认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近年来,他诗兴大发,写了不少豪迈风格的诗词,他的诗题材有以写景为主,也有以抒情为主的,努力追求情景交融;他的诗风有豪迈的,也有婉约的;诗的形式以格律诗为主,也有自由体的。自由体诗则以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新格律诗”为主要形式,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努力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他对于“传统”与“现代”不存偏见,虽更爱传统的,但不排斥现代的,甚至打算尝试向现代派学习一些有益的东西。他认为如果能熔传统和现代于一炉,那将是一种新的境界。

他在《五律·我心飞翔》,表达了一个院士诗人的特有情怀:

既然寻境界,何必避风霜?

暮降关山月,霞生天海阳。

潮平涛有寂,心静宇无疆。

冰雪崖礁立,碧空逐鸟翔。

人物评价

王玉明院士是中国流体密封工程领域技术带头人和产业开拓者之一。(清华大学评)

作为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王玉明院士不仅在学术方面有极深的造诣,更在诗词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北京理工大学评)

王玉明的和蔼、平易与质朴,跟文人身上常有的那副“派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文人诗”之外,我们能感受到另一脉清芬隽永的诗风流动在王玉明身上。(新浪教育评)

“大家都知道,王玉明先生是工程院的院士,在他的专业领域里他是很有建树的人,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诗人,一个摄影家,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把科学之美和人文之美集于一身的人,这一点也说明了两种美的相通。我想也正像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的:‘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汇合。’在山脚下为什么分手呢?他们要各做各的事;在山顶上汇合,就是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他们都是创造真善美。我想科学美和人文美,不仅是浅层次的感性美,更是深层次的意境美,精神美。”(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评)

“王玉明院士延续了清华会通的传统,自在清华求学开始,就对诗词创作情有独钟。曾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的霍松林先生称王玉明是‘一个以情与美为自己终生追求的诗人与科技专家’,‘他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朋友,爱山河自然、风云花草,对宇宙间的一切,都葆有一份拳拳深情,拥有民胞物与的宽厚胸怀。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能无论对于科学技术发明,还是文学艺术创作,都始终具有一种旺盛的创造能力,洋溢着极其充沛的生命激情。’如果再加上‘爱清华’,就更能反映出他对清华的赤子深情。”(清华大学原副书记胡显章教授评)

标签: 王玉明

更多文章

  • 温俊峰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温俊峰

    温俊峰,男,汉族,1929年4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原籍山东省冠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航空发动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烟台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1950年,温俊峰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班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并留校任教;1962年

  • 吴有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有生

    吴有生,1942年4月2日出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浙江嵊县,船舶力学及船舶与海洋装备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名誉所长。吴有生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1967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学位,之后留校担任固体力学教研室助教;1968年进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 谢友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友柏

    谢友柏,中共党员,1933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高邮市,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1955年9月,谢友柏毕业于交通大学;1984年1月,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

  • 徐德民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徐德民

    徐德民,男,1937年11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兵器科学技术与水下无人航行技术专家,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所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德民于1956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4年从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87

  • 徐芑南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芑南

    徐芑南,1936年3月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深潜器技术专家,“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研究员。徐芑南于1958年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在三机部、交通部船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进入中船总公司七院七〇二所工作;1981年至1988年担任中船总公司七院七〇

  • 徐志磊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志磊

    徐志磊,1930年8月2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武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1952年徐志磊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机械系;1953年2月至1963年在上海机床

  • 杨凤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凤田

    杨凤田,1941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飞机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院士,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杨凤田于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之后进入沈阳601所工作,先后担任室副主任,主任,型号总师助理,型号副总师、副总师,型号常务副总师、副所长、型号总师;200

  • 杨绍卿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绍卿

    杨绍卿,1941年2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康平县,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灵巧弹药工程型号总设计师。杨绍卿于1967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6室工作;1981年至1984年在

  • 杨士莪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杨士莪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河南省南阳市人,水声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所长。1950年,杨士莪在清华大学肄业;1950年—1952年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1952年—197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

  • 于本水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本水

    于本水,男,汉族,1934年5月1日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空军院士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1955年,在北京俄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