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先祥

黄先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1/17 1:55:30

黄先祥(1940年4月20日-),男,汉族,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丰利镇(现如东丰利),中共党员,中国导弹发射与运用技术专家、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专业技术1级,少将军衔。1965年7月黄先祥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之后入伍,走进原第二炮兵技术学院任教;1996年获军队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997年被中央军委记一等功;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获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荣立集体一等功。黄先祥长期从事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突破了导弹发射技术领域多项关键性工程技术难题,创建了军队“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学科。

基本资料

名:黄先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如皋县丰利镇(今如东丰利)

出生日期:1940年4月20日

毕业院校:北京理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0年4月20日,黄先祥出生于江苏如东县。

1965年7月,黄先祥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导弹地面设备专业。

1970年5月,黄先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2月10月,黄先祥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

1997年,黄先祥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通令荣记一等功。

1998年起,黄先祥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教授、校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1999年,黄先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黄先祥被聘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

2003年3月,黄先祥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界)。

2008年3月,黄先祥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界)。

主要成就

黄先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先祥长期从事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突破了导弹发射技术领域多项关键性工程技术难题。在中国首次提出战略导弹新的作战思想,并研制出特种装备;研制出多种型号地地导弹大型综合性模拟系统;建立了中国第一套战略导弹测试发射设备自动检定系统;研制出新型高精度定瞄准系统。

1991年,黄先祥教授作为“战略导弹新作战思想”的课题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成功研制出大型“92121系统”。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黄先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60篇,其中被SCI、EI收录百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黄先祥先后获国家和军队奖27项,其中,“92121系统”等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26项。

1991年1月1日,黄先祥因“战略导弹技术训练模拟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时间

项目

奖励名称

1991年

XX战略导弹技术训练模拟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7年

XX导弹作战训练模拟综合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9年

XX导弹测试设备自动检定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

XX导弹技术训练模拟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

XX导弹模拟训练装备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

XX设备平战结合一体化自动检定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参考资料来源

黄先祥荣誉表彰

荣誉

时间

1999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9年

荣立集体一等功

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黄先祥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

黄先祥作为群体带头人,领导教研室于2008年获得“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指导学生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黄先祥培养指导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百余名。

学科建设

黄先祥创建了军队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学科,使该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军队和陕西省重点学科,设立了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教育理念

黄先祥有一个理念:“我要把大学学的东西报效祖国、报效人民。那么我是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培养好。”他认为:“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8年5月

陕西省人大代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务理事

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

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表

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老师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战略导弹事业。黄先祥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科研人必须甘于吃苦奉献,要有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定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志利评)

白天搞教学、晚上搞科研。在实验室里,在生产厂家,在导弹发射实验厂,处处留下了黄先祥的身影。几十年来,伴随着求知的艰辛和攻关的艰难,黄先祥院士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中国广播网评)

黄先祥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多种型号导弹武器和卫星发射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中国工程院评)

标签: 黄先祥

更多文章

  • 黄旭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旭华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祖籍广东省揭阳县(今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核动力潜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黄旭华于1945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

  • 乐嘉陵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乐嘉陵

    乐嘉陵,1936年3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嘉陵于196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航天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工作;1968年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

  • 李椿萱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椿萱

    李椿萱,男,汉族,1939年11月9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广东省新会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63年李椿萱毕业于台湾省成功大学,之后赴美留学;1972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回国后分派在北京航空学院5系工作;

  • 李鹤林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鹤林

    李鹤林,1937年7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名誉院长。李鹤林于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地处宝鸡的石油工业部钻采机械研究所;1977年至1981年担任宝鸡石油机械厂中心试验

  • 李鸿志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鸿志

    李鸿志,1937年5月31日生于北京,原籍天津,弹道学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1961年9月至1983年5月成为华东工程学院教授,1983年1月至1985年4月在华东工程学院八系任教研室主任,1985年2月至1988年3月任华东工程学院八系的系主任,198

  • 林尚扬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尚扬

    林尚扬,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3月16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焊接专家,研究员,曾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1961年8月,林尚扬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78年1月至1995年1月,林尚扬先后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1995年1月,任

  • 柳百成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柳百成

    柳百成,男,汉族,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铸造及材料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柳百成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5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1981年回到清华

  • 刘大响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大响

    刘大响(1937年10月14日—),湖南省祁东县人,中共党员,航空动力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名誉院长。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并留校攻读副博士研究生;1962年2月,研究生班肄业;1986

  • 刘怡昕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怡昕

    刘怡昕,194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刘怡昕于1959年08月-1960年0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火箭工程专业学习;1960年08月-1964年0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 刘友梅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友梅

    刘友梅,男,汉族,1938年2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无党派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电力牵引技术装备研制开拓者之一,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高级工程师、电力牵引动力高速研究所所长,中车株机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于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8年担任韶山1型8号车的总体设计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