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左铁镛

左铁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75 更新时间:2024/1/18 13:57:26

左铁镛,1936年出生于北京,材料科学家、循环经济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1954年左铁镛考入东北工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195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南工业大学任教,历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91年担任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出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03年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会长;2005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2006年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2007年获得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有色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有影响人物;2012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左铁镛主要从事难熔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铝镁材料及其加工科技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名:左铁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36年09月03日

毕业院校:东北工学院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镧钼等热阴极材料及制备技术”课题组获2004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辽宁省铁岭市

人物经历

1954年,左铁镛进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就读。

1958年,毕业后进入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任教,历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6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担任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至1996年)。1994年,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会长。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学部学科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材料合成与加工)。

1996年,出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至2004年)。

2005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成立,左铁镛担任院长。

2006年,获得中国工程院颁发的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主要成就

左铁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70年代初期,左铁镛承担了冶金部首部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的主编任务,为此他和其他专家一起爬矿山、进工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中国占世界首位的钨钼矿产资源正处于严重流失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左铁镛和其他专家们一起联名上书国务院,呼吁发展中国的钨钼深加工业,为了发展深加工业,首先要解决钨钼的脆性问题,通过反复实验和深入研究,左铁镛终于精确揭示了钨钼材料的脆断机制,阐明了加工形变和热处理参数对脆性影响的规律,同时提出了钨钼材料的强韧化途径和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

左铁镛在研究中,还建立了掺杂钨丝的“气泡强化机制”和钾泡“弥散模型”,在中国国内外率先提出了“过量钾在晶界富集是钨丝脆断的重要因素”的观点,给出了钾的最佳控制量,大大提高了中国钨丝质量和灯丝寿命。此后,这些成果在许多工厂推广应用,推动了钨钼加工制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首次实现中国钨钼加工制品出口创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发挥中国钨钼资源优势,改变“原料出口,制品进口”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左铁镛和他的团队在稀土掺杂钼功能材料的研究中,以稀土钼取代沿用百年的工作温度高、脆性大及产生放射性污染的钍钨阴极,成功制成了世界上首个实用型镧钼阴极的FU-6051电子管。该成果获得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左铁镛作为铝的连续挤压新技术“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提前一年完成合同任务,并以“钥匙工程”形式为企业提供整套的“技术-装备-工艺”,在全国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项技术也已在中国铜加工中广泛应用,并成为世界连续挤压设备工艺技术的主要供应者。

2004年左铁镛从学校管理岗位退下来,投身到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是北京高校中第一个循环经济研究院。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至2012年,左铁镛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87年

钨钼材料脆断及强韧性机理研究

省部级二等奖

1990年

软铝加工新工艺和新装备(连续挤压)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

稀土对钨、钼性能与结构影响的研究

省部级一等奖

2004年

新型稀土钼热阴极材料的研究

省部级一等奖

2004年

镧钼等热阴极材料及制备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7年

新型军用磁控管稀土钼阴极材料研制

省部级二等奖

2012年

材料生产流程的环境负荷定量评价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左铁镛人才培养

左铁镛认为必须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时刻清醒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对科技创新保持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左铁镛长期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等10门课程,2006年主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截至2011年,左铁镛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2007年获得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教育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所率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主持“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交叉学科获北京市重点学科。2013年4月主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

左铁镛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1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2006年

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08年

国家973计划重要贡献者

2008年

中国有色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有影响人物

2012年12月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8年01月至-

中国钨业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

1991年01月至1996年01月

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

1994年01月至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材料学科评审组召集人

1994年01月至-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会长

1994年01月至2004年01月

中国材料研究会副会长

1996年01月至2004年

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6年01月至-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1996年01月至-

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

1996年01月至2004年01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98年01月至2003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01月至-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会长

2003年01月至2008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务委员

2007年01月至-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2012年-

深圳大学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烟台南山学院名誉院长

——

国际太平洋科学学会(PSA)中国委员

——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

人物评价

左铁镛是中国难熔金属、铝镁材料及加工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对推动中国富有的资源钨、钼、稀土材料和铝加工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北京工业大学评)

标签: 左铁镛

更多文章

  • 柴天佑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柴天佑

    柴天佑,1947年11月20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柴天佑从东北电力学院(现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并考取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1985年

  • 陈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纯

    陈纯,1955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陈纯于1982年从厦门大学数学控制理论专业毕业;1984年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

  • 陈志杰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志杰

    陈志杰,1963年1月18日出生,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巴庄村人。1982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1986年攻读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取得空军工程大学军事运筹学博士学位。曾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现任空军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空管

  • 陈左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左宁

    陈左宁,1957年10月23日出生于北京市,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1976年,陈左宁进入国家并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1986年,获得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

  • 戴浩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戴浩

    戴浩,1945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指挥与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员。戴浩于1968年从清华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电子工厂工作了11年;1979年考取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工作;200

  • 戴琼海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戴琼海

    戴琼海,1964年12月26日出生,上海市人,自动控制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于1987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疆跃进钢铁厂担任工程师;1992年考取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

  • 邓中翰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邓中翰

    邓中翰,男,汉族,1968年9月5日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星微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1992年邓中翰从中国科学

  • 丁文华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丁文华

    丁文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4月6日出生,北京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播电视技术专家,曾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7月,丁文华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工程专业;1982年8月至1991年3月,先后任中央电视台播送部播出科科员,副科长,科长;1991年3月至2000

  • 段宝岩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段宝岩

    段宝岩,男,汉族,1955年2月4日出生于河北冀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机械工程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全国天线产业联盟主席。1977年,段宝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原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1年—1994年,在英国

  • 樊邦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樊邦奎

    樊邦奎,男,汉族,1958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无人机侦察技术专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1976年入伍,历任教员、研究室主任、总参某研究所所长,技术三级;1992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