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柴天佑

柴天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44 更新时间:2023/12/13 1:36:04

柴天佑,1947年11月20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柴天佑从东北电力学院(现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并考取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1985年从东北工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担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主任;2002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担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主任;2007年在IEEE系统与控制联合会议上被授予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08年被选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09年被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201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2010年获第一届嘉墀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担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获亚洲控制协会WookHyunKwon教育奖。柴天佑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名:柴天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甘肃省兰州市

出生日期:1947年11月20日

毕业院校: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及应用、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手册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仰:共产主义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47年11月20日,柴天佑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1965年,柴天佑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

1974年7月,柴天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1978年3月,柴天佑进入东北电力学院热工仪表自动化专业学习。

1980年9月,柴天佑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取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5月)、博士学位(1985年7月)。

1985年7月,柴天佑从东北工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1988年6月晋升)、博士生导师(1990年1月被聘)。

1988年2月,柴天佑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了8个月。

1993年1月,柴天佑先后前往日本上智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工学院(至1994年1月)。

1997年1月,柴天佑担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主任。

2003年,柴天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6年1月,柴天佑担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主任。

2006年1月,柴天佑前往加拿大肯考迪亚大学研修。

2008年1月,柴天佑被选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Fellow)。

2009年1月,柴天佑被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会士(Fellow)。

2010年,柴天佑被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DistinguishedVisitingFellowship。同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

2011年1月,柴天佑担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被选为日本学术振兴协会(JSPS)InvitationFellowship。

2022年3月18日,柴天佑担任四川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咨询专家。

主要成就

柴天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柴天佑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提出了以综合生产指标优化为目标的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理论与技术,主持研制了生产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和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流程工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1月,柴天佑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80篇,其中1篇论文获IFAC杂志ControlEngineeringPractice2011-2013最佳论文奖。

主要论文:

[1]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专刊序言[J].柴天佑,伟.自动化学报.2017(06)

[2]基于参考点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J].丁进良,杨翠娥,陈立鹏,柴天佑.自动化学报.2017(02)

[3]一类非线性离散时间动态系统的交替辨识算法及应用[J].张亚军,柴天佑,杨杰.自动化学报.2017(01)

[4]烧结钕铁硼成型生产计划编制的混合优化算法[J].刘业峰,柴天佑.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06)

[5]编者按[J].柴天佑,刘克,王成红,陆建华,黄如.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6(08)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6.04

《自适应控制》

柴天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08

《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手册》

柴天佑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03

《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及应用》

柴天佑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12

《发电厂CIMS工程》

柴天佑,等著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

《第一届中国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柴天佑主编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柴天佑应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举行的IFAC、IEEE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30余次。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10月,柴天佑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余项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11月,柴天佑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四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十一项。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智能解耦控制

省部级一等奖

先进控制技术在元宝山发电厂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省部级一等奖

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特殊钢新流程关键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省部级一等奖

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柴天佑、马英俊、刘学杰、小平、姜人孝、王小刚、刘建业、余章雄、周晓杰、初延刚

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

省部级一等奖

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柴天佑、马鸿烈、郑秀萍、臧秋华、李小平、张雅琴、王培昌、志泉、张杰卿、初延刚

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柴天佑、丁进良、吴永建、岳恒、吴志伟、方正

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应用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柴天佑、唐立新、刘腾飞、杨光红、王良勇

时间

1998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6年

2012年

2013年

2020年

柴天佑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1月,柴天佑一共培养了17名博士后出站,93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228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其中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余人在国外高校任教,20余人成为国内高校学术带头人。

柴天佑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6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

辽宁省科技功勋奖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4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7年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Fellow)

2007年

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在IEEE系统与控制联合会议上被授予)

2010年

第一届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

2017年

亚洲控制协会WookHyunKwon教育奖

全国优秀教师

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

社会任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时间

担任职务

1994年01月至2001年01月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6年01月至1999年01月

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

1996年01月至1999年01月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

1997年01月至

《控制工程》主编

1997年10月至2013年12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七、八、九届理事会务理事、理事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3年12月至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2018年9月11日

华东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特聘顾问、荣誉理事

《自动化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主编

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人物评价

柴天佑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善于合作,勇于创新,为中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工业自动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南京理工大学评)

柴天佑始终致力于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研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水平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自动控制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东北大学评)

标签: 柴天佑

更多文章

  • 陈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纯

    陈纯,1955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国家数码喷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陈纯于1982年从厦门大学数学控制理论专业毕业;1984年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

  • 陈志杰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志杰

    陈志杰,1963年1月18日出生,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巴庄村人。1982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1986年攻读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取得空军工程大学军事运筹学博士学位。曾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现任空军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空管

  • 陈左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左宁

    陈左宁,1957年10月23日出生于北京市,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1976年,陈左宁进入国家并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1986年,获得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理学学士学位;1

  • 戴浩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戴浩

    戴浩,1945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指挥与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研究员。戴浩于1968年从清华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电子工厂工作了11年;1979年考取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工作;200

  • 戴琼海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戴琼海

    戴琼海,1964年12月26日出生,上海市人,自动控制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于1987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疆跃进钢铁厂担任工程师;1992年考取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

  • 邓中翰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邓中翰

    邓中翰,男,汉族,1968年9月5日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星微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1992年邓中翰从中国科学

  • 丁文华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丁文华

    丁文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4月6日出生,北京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播电视技术专家,曾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7月,丁文华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工程专业;1982年8月至1991年3月,先后任中央电视台播送部播出科科员,副科长,科长;1991年3月至2000

  • 段宝岩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段宝岩

    段宝岩,男,汉族,1955年2月4日出生于河北冀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机械工程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全国天线产业联盟主席。1977年,段宝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原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1年—1994年,在英国

  • 樊邦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樊邦奎

    樊邦奎,男,汉族,1958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无人机侦察技术专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1976年入伍,历任教员、研究室主任、总参某研究所所长,技术三级;1992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

  • 方滨兴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方滨兴

    方滨兴,1960年7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共党员,网络空间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网络防火墙之父”。1982年方滨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并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哈尔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