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泽椿

李泽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18 12:16:03

泽椿(1935.6.1-)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现任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国家环保部两委委员、国家民政部减灾委专家组成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博生导师。1966年,李泽椿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85年,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1987年,被评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长期从事大气科学工程化的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名:李泽椿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1935.6.1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职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经历

1935年6月1日,李泽椿于江苏省南京市出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跟随其父亲迁往四川。

1946年李泽椿全家回到南京。因其父亲不愿随同所服务的机构迁往台湾,遂于1948年李泽椿全家转往上海。

1948年,毕业于南京市第一中学。

1951年7月,李泽椿参军到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司气象干部训练班(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二期学习,从此开始了其气象工作生涯,李泽椿先是学了5个月的政治,紧接着是4个月的气象观测学习。

1952年,建立汉中军分区陕西略阳气象站并从事天气预报与观测一线工作,后在兰州气象干校当助教,辅导学员观测。

1955年,被选送到北京气象学校(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专班学习。

1956年,李泽椿申请参加全国高考,因李泽椿是调干,北气校破例同意在校生参加高考。之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开始是本科四年学制,以后由于科学进军又改为五年制、六年制。

196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李泽椿考上了北大研究生,师从谢义炳教授。

1965年,李泽椿北大地球物理系天气与动力气象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进入中央台实习,当了名预报员,走上了业务工作岗位,并在这个岗位上干了近三十年。

1983年-1996年,先后担任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主任;1987年评为正研高级工程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5月20日,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聘请为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李泽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长期从事大气科学工程化的天气预报和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和科研工作。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建立汉中军分区陕西略阳气象站并从事天气预报与观测一线工作。1978年开始与北大、中科院大气所合作,研究建立了我国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81年投入使用。“七五”期间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93年投入使用。1992年到1994年相继组织安装了我国最大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I、CrayC90,并设计构成二个互为备份的计算机体系,保证了预报业务的发展与稳定运行。“八五”期间研制了我国的台风与暴雨数值预报系统,并在1996年投入业务应用。“九五”期间主持了“并行计算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应用”科研项目,完成后极大的提升了我国气象业务预报水平。

科技成果&获奖

李泽椿主要贡献在于作为组织者和主要参加者,1978年与北大、中科院大气所合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国家级中、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体系,1981年投入使用,获1985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七五”期间研制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93年投入使用,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到1994年相继组织安装了中国最大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I、CrayC90,并设计构成二个互为备份的计算机体系,保证了预报业务的发展与稳定运行。

“八五”期间研制了中国的台风与暴雨数值预报系统,并在1996年投入业务应用,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九五”期间主持了“并行计算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应用”科研项目,提升了中国气象业务预报水平,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梁何利奖、2004年获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贡献奖。

业务类咨询研究

李泽椿组织协助北京市气象局建立了中尺度短时(6~24小时)天气预报系统。并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和群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结合指导研究生的,开展了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研究。

参加了中国工程院的咨询性研究:如钱正英主持的国家院重大咨询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任专题组副组长主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专题。

主持匡迪负责的国家发改委为编制“十一·五规划”对综合性重大问题开展的进行的咨询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课题中《农业资源保证与环境安全》专题。

主持钱正英负责的国家咨询项目《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东北自然环境历史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

承担科技部基础司973咨询专家组成员任务,跟踪评价10个973项目(据2016年7月中国气象局官网信息显示),这些项目涉及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

论文发表(部分)

[1]建捷,李泽椿.1998年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模拟与诊断分析[J].气象学报,2002,60(02):146-155.

[2]王建捷,李泽椿.1998年一次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模拟与诊断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2002:146-155.

[3]何立富,李峰,李泽椿.华北平原一次持续性大雾过程的动力和热力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6,17(02):160-168.

[4]李泽椿,朱蓉,何晓凤,等.风能资源评估技术方法研究[J].气象学报,2007,65(05):708-717.

[5]李泽椿,陈德辉.国家气象中心集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及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01):1-15.

[6]矫梅燕,毕宝贵,鲍媛媛,李泽椿,等.2003年7月3~4日淮河流域大暴雨结构和维持机制分析[J].大气科学,2006,30(03):475-490.

[7]毕宝贵,刘月巍,李泽椿.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J].大气科学,2004,28(05):747-761.

[8]何立富,陈涛,周庆亮,李泽椿,等.北京“7.10”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7,18(05):655-665.

[9]杨成芳,李泽椿,李静,等.山东半岛一次持续性强流降雪过程的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08,27(02):442-451.

[10]王鹏云,李泽椿.灾害天气和中尺度气象学研究[J].气象科技,2001,29(01):10-14.

[11]郭进修,李泽椿.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J].灾害学,2005,20(04):106-110.

[12]马清云,李泽椿,陶士伟.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反演及其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试验[J].应用气象学报,2001,12(04):488-493.

[13]毕宝贵,鲍媛媛,李泽椿.“02.6”陕南大暴雨的结构及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06,25(01):34-44.

[14]MUJianli,王建捷,LIZechun.2005年6月华南特大连续性暴雨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扰动分析[J].气象学报,2008,66(03):437-451.

[15]杨成芳,李泽椿,周兵,等.渤海南部沿海冷流暴雪的中尺度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07,30(06):857-865.

[16]毕宝贵,刘月巍,李泽椿.秦岭大巴山地形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J].高原气象,2006,25(03):485-494.

[17]李晓莉,何金海,毕宝贵,李泽椿,等.MM5模式中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的设计及其数值试验[J].气象学报,2003,61(05):526-539.

[18]孙军,李泽椿.西北地区沙尘暴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J].气象,2001,27(01):19-24.

[19]毕宝贵,章国材,李泽椿.2003年淮河洪涝与西太副高异常及成因的关系[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05):505-514.

李泽椿人才培养

李泽椿作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硕博生导师已培养毕业了十名博士、硕士生(2016年7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官网信息显示)。

李泽椿荣誉表彰

荣誉

获评时间

中国著名工程师

198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

社会任职

现任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国家环保部两委委员、国家民政部减灾委专家组成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博生导师,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人物评价

作为一位气象工作者,李泽椿以积极的心态,用务实的精神,不断的追求卓越。(杂志《科学中国人》评)

标签: 李泽椿

更多文章

  • 刘鸿亮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鸿亮

    刘鸿亮,1932年6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环境工程专家,中国湖泊环境研究领域首席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刘鸿亮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留校先后担任过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主任;1982年调入中国环境科学

  • 伦世仪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伦世仪

    伦世仪,1928年11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发酵工程和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伦世仪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之后分别在南京工学院、无锡轻工学院任教;1962年专职任教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 钱易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钱易

    钱易,女,1936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1952年钱易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卫生工程专业本科;1957年进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进行研究生学习;1959年硕士毕业后留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1988年在荷兰访学

  • 任阵海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任阵海

    任阵海,1932年11月07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大气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影响研究中心总工。1955年任阵海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6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晋升为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1年

  • 唐孝炎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孝炎

    唐孝炎,1932年10月16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太仓,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3年唐孝炎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技术物理系任教;1972年起开创中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

  • 王文兴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文兴

    王文兴,1927年11月17日出生于安徽萧县,祖籍山东临沂,环境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王文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6年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进入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并担任研究室主任;1976年起从催化研究转向

  • 魏复盛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复盛

    魏复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简阳,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1964年魏复盛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1974年开始从事环境污染物质分析方法研究;1983年5月调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先后担任分析研究室主任、副站长、研究员、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为

  • 姚穆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姚穆

    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纺织材料专家、教育家,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终身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姚穆考入南通学院(现为公立南通大学)纺织科纺织工程系;1950年在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已并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1

  • 袁业立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业立

    袁业立,1938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荣成,物理海洋学家和海洋工程环境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1962年袁业立进入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196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同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

  • 张全兴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全兴

    张全兴,193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环境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57年张全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1960年开始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和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工作;1962年南开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