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邹才能

邹才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3/12/15 12:02:34

邹才能,1963年9月出生于重庆,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新能源首席、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能源研究战略科学家、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奠基人。邹才能于1987年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毕业,2004年获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建成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并担任首任主任。邹才能主要从事常规—非常规油气学理论与勘探、能源战略、碳中和等领域研究,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变与重大发现,提出了“氢能中国”、中国“能源独立”、“碳中和学”理论等一系列战略性理念、认识和建议。邹才能出版第一著者中英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5篇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9年起,连续四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特等奖与一等奖10余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邹才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

出生日期:1963年9月

毕业院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新能源》、《碳中和学》

、《岩性地层油气藏》、《大油气区形成与分布》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63年9月,邹才能出生于重庆。

1987年,从西南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工作,先后担任地质所室副主任、室主任、副所长。

2000年—2001年,担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2年—2003年,在吉林油田挂职锻炼,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

2003年03月,担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所长。

2004年,获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学位。

2005年06月,担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兼地质所所长。

2007年04月,担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2014年01月,担任国家973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4年08月—2016年11月,担任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主任。

2016年12月,担任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03月,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首席专家。

2021年12月,担任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邹才能在常规—非常规油气研究领域、能源战略研究领域及碳中和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1)常规-非常规油气研究领域。创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第一个在北美以外的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储层中,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纳米级孔喉系统,构建不同储层油气充注下限运聚模型;揭示非常规油气大面积“连续型”聚集规律,建立非常规油气“甜点区、甜点段”形成分布与富集规律理论、评价标准与技术方法;阐明非常规油气水平井缝网驱替体积压裂“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与核心技术体系;论证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等沉积模式;阐明岩性型与地层型“大油气区”形成分布规律;揭示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与分布规律,构建小克拉通古裂陷、古台地、古圈闭、古油藏“四古”油气成藏模式;提出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共生富集”协同有效发展理念与评价方法。推动我国油气勘探从常规向非常规战略转变,指导和支撑了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深层碳酸盐岩气田等重大发现。

(2)能源战略研究领域。研判世界能源发展大势,阐明世界能源呈现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四分天下”新格局。提出建立我国油气“安全消费峰值”对外依存度天花板预警机制、天然气生产与安全等建议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提出我国油气公司从常规向非常规、国内向海外、油气向新能源“三个更大跨越”新布局。建议加强国内油气、管道油气、储库油气、LNG气“四个产能”超前建设,加速推进煤炭清洁化、新能源低廉化“两个规模”提前到来,加快我国能源结构从以煤炭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智能化革命性转型等,形成中国“能源独立”三步走战略认识、“化石能源为主并提速新能源、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并重、新能源为主”三阶段实施路径,推动实现我国能源独立自主和长久安全。

(3)碳中和研究领域。提出“碳中和学”理论内涵、科技体系和发展愿景,明确“灰碳”和“黑碳”是CO2两种应用属性,“碳+”“碳-”“碳=”是碳中和3种产品与技术。预判能源领域煤炭地下气化、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采、CCUS/CCS、氢能与燃料电池、生物光伏发电、天基太阳能发电、光储智能微网、超级储能、可控核聚变、智慧能源互联网等10大颠覆性技术与新产业;建设节能提效、减碳固碳、科技创新、应急储备、政策支撑五大战略协同工程。提出我国化石能源的战略定位:煤炭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与“兜底”作用,石油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急需”与民生原料用品“基石”作用,天然气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新能源最佳“伙伴”作用,新能源将发挥保障国家能源战略“接替”与“主力”作用。提出“技术的颠覆性突破、能源的安全性保障、经济的可行性实现、社会的稳定性可控”4项碳中和实践原则,初步阐明以构建宜居绿色地球为目标的碳中和社会建设理论、技术和工程体系。

出版著作

截至2022年5月,邹才能出版《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新能源》《碳中和学》等第一著者中英文专著10余部。

学术论文

截至2023年2月,邹才能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10篇,SCI收录52篇,EI收录共40篇),5篇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中国内学术论文“。2019年—2022年连续入选爱思维尔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邹才能,吴松涛*,杨智,潘松圻,国锋,姜晓华,管墨迪,于聪,于志超,沈月,2023.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建设碳工业体系的进展、挑战及意义,石油勘探与开发,50(1):190-205.

邹才能,朱如凯*,董大忠,吴松涛.页岩油气科技进步、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J].石油学报,2022,43(12):1675-1686.

邹才能,赵群*,王红岩,熊伟,董大忠,于荣泽.中国海相页岩气主要特征及勘探开发主体理论与技术[J].天然气工业,2022,42(08):1-13.

邹才能,潘松圻,马锋.碳中和目标下世界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人新使命[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9(03):22-32.

邹才能,杨智*,董大忠,赵群,陈振宏,冯有良,李嘉蕊,王小妮.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形成分布与前景展望[J].地球科学,2022,47(05):1517-1533.

杨智,邹才能*.论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富集”——兼论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J].地质学报,2022,96(05):1635-1653.

杨智,邹才能*,吴松涛,潘松圻,李嘉蕊,蒋文琦,王小妮.造缝产烃还是改质造烃?——论含油气源岩层系的储集层属性和烃源岩属性[J].地质学报,2022,96(01):183-194.

CainengZOU,FengMA*,SongqiPAN,MinjieLIN,GuoshengZHANG,BoXIONG,YingWANG,YingboLIANG,ZhiYANG.Earthenergyevolution,humandevelopmentandcarbonneutralstrategy[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22,49(2):468-488.

邹才能,李建明*,张茜*,金旭,熊波,余晖迪,刘晓丹,王善宇,李轶衡,张琳,苗盛,郑德温,周红军,宋佳妮,潘松圻.氢能工业现状、技术进展、挑战及前景[J].天然气工业,2022,42(04):1-20.

CainengZou*,ZhenQiu*,JiaqiangZhang,ZhiyangLi,HengyeWei,BeiLiu,JianhuaZhao,TianYang,ShifaZhu,HuifeiTao,FengyuanZhang,YumanWang,QinZhang,WenLiu,HanlinLiu,ZiqingFeng,DanLiu,JinliangGao,RongLiu,YifanLi.UnconventionalPetroleumSedimentology:AKeytoUnderstanding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Accumulation[J].Engineering,2022,18:62-78.

CainengZou,ZhiYang*,GuoxinLi,JianzhongLi,XianyangLiu,YongTang,TaoJiang,YuYang,XuefengBai,SongqiPan,MinghuiLu,ZhengdongLei,BoCai.WhyCanChinaRealizetheContinental“ShaleOilRevolution”?[J].JournalofEarthScience,2022,33(5):1324-1327.

邹才能,冯有良*,杨智,蒋文琦,潘松圻,张天舒,王小妮,朱吉昌,李嘉蕊.湖盆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过程及甜点层发育机制是什么?[J].地球科学,2022,47(10):3864-3866.

邹才能,薛华庆,熊波,等.“碳中和”的内涵、创新与愿景[J].天然气工业,2021,41(8):46-57.

邹才能,赵群,丛连铸,等.中国页岩气开发进展、潜力及前景[J].天然气工业,2021,41(1):1-14.

邹才能,邱振.中国非常规油气沉积学新进展——“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专辑前言[J].沉积学报,2021,39(1):1-9.

邹才能,何东博,熊波,贾成业,赵群,潘松圻.世界能源转型的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石油学报.2021,42(2):1-15.

ZouCaineng,XiongBo,XueHuaqing,etal.Theroleofnewenergyincarbonneutral[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21,48(2):411-420.

邹才能,赵群,王红岩,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助力我国油气增储上产[J].石油科技论坛,2021,40(3):72-79.

杨智,邹才能*,陈建军,等.“进(近)源找油”:油气地质理论创新与重点领域勘探思考[J].石油学报,2021,42(10):1310-1324.

PanSongqi,ZouCaineng*,LiYong,etal.Majorbiologicaleventsandfossilenergyformation:Onthedevelopmentofenergyscienceundertheearthsystemframework[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21,48(3):498-509.

杨智,邹才能*,吴松涛,等.从源控论到源储共生系统——论源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认识及实践[J].地质学报,2021,95(3):618-631.

LiuHanlin,QiuZhen,ZouCaineng,FuJinhua,ZhangWenzheng,TaoHuifei,LiShixiang,ZhouShangwen,WangLu,ChenZhong-Qiang.EnvironmentalchangesintheMiddleTriassiclacustrinebasin(Ordos,NorthChina):ImplicationforbioticrecoveryoffreshwaterecosystemfollowingthePermian-Triassicmassextinction[J].Global&PlanetaryChange,2021,Vol.204.

邹才能.新能源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J].石油科技论坛.2020,39(03):3-4.

CainengZou,SongqiPan,QunZhao.Ontheconnotation,challengeandsignificanceofChina's“energyindependence”strategy[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20,47(2),449-462.

邹才能,潘松圻,荆振华,高金亮,杨智,吴松涛,赵群.页岩油气革命及影响[J].石油学报.2020,41(1):1-12.

邹才能,郭建林,贾爱林,位云生,闫海军,贾成业,唐海发.中国大气田科学开发的内涵[J].天然气工业,2020,40(03):1-12.

CainengZou,SongqiPan,BrianHorsfield,ZhiYang,SiyingHao,EntaoLiu,andLeifuZhang.Oilretentionandintrasourcemigrationintheorganic-richlacustrineChang7shaleoftheUpperTriassicYanchangFormation,OrdosBasin,centralChina[J].AAPGBulletin.2019,103(11):2627-2663.

CainengZou,QiulinGuo,ZhiYang,SongtaoWu,NingshengChen,SenhuLin,SongqiPan.Resourcepotentialandcoreareapredictionoflacustrinetightoil:TheTriassicYanchangFormationinOrdosBasin,China[J].AAPGBulletin.2019,103(6):1493-1523.

CainengZou,RukaiZhu,Zhong-QiangChen,JamesG.Ogg,SongtaoWu,DazhongDong,ZhenQiu,YumanWang,LanWang,SenhuLin,JingweiCui,LingSu,ZhiYang.Organic-matter-richshalesofChina[J].Earth-ScienceReviews.2019,189:51-78.

CainengZou,YanpengChen,LingfengKong,FenjinSun,ShanshanChen,ZhenDong.Undergroundcoalgasificationanditsstrategic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naturalgasindustryinChina[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9,46(2):205-215.

CainengZou,ZhiYang,RukaiZhu,SongtaoWu,JinhuaFu,DewenLei,LianhuaHou,SenhuLin,SongqiPan.Geologicsignificanceandoptimizationtechniqueofsweetspotsinunconventionalshalesystems[J].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2019,178(SI):3-19.

CainengZou,ZhiYang,ShipengHuang,FengMa,QinpingSun,FuhengLi,SongqiPan,WenguangTian.Resourcetypes,formation,distributionandprospectsofcoal-measuregas[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9,46(3):451-462.

邹才能,潘松圻,党刘栓.论能源革命与科技使命[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1-12.

邹才能,杨智,王红岩,董大忠,刘洪林,施振生,张斌,孙莎莎,刘德勋,李贵中,吴松涛,庞正炼,潘松圻,袁懿琳.“进源找油”:论四川盆地非常规陆相大型页岩油气田[J].地质学报.2019(07):1551-1562.

邹才能,杨智,张国生,陶士振,朱如凯,袁选俊,侯连华,董大忠,郭秋麟,宋岩,冉全,吴松涛,白斌,王岚,王志平,杨正明,才博.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建立及实践[J].地质学报.2019(01):12-23.

邹才能,张福东,郑德温,孙粉锦,张金华,薛华庆,潘松圻,赵群,赵永明,杨智.人工制氢及氢工业在我国“能源自主”中的战略地位[J].天然气工业.2019,39(01):1-10.

CainengZou,YunhongDing,YongjunLu,XianguiLiu,JianjunChen,XinWang,ZhengmingYang,BoCai,ZhiYang,ChunmingHe,ZhenWang,YutianLuo.Concept,technologyandpracticeof"man-madereservoirs"development[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7,44(1):146-158.

CainengZou,DazhongDong,YumanWang,XinjingLi,JinliangHuang,ShufangWang,QuanzhongGuan,ChenchenZhang,HongyanWang,HonglinLiu,WenhuaBai,FengLiang,WenLin,QunZhao,DexunLiu,ZhiYang,PingpingLiang,ShashaSun,ZhenQiu.ShalegasinChina:Characteristics,challengesandprospects(II)[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6,43(2):182-196.

CainengZou,GuangmingZhai,GuangyaZhang,HongjunWang,GuoshengZhang,JianzhongLi,ZhaomingWang,ZhixinWen,FengMa,YingboLiang,ZhiYang,XinLi,KunLiang.Formation,distribution,potentialandpredictionofglobalconventionaland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resources[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5.42(1):14-28.

CainengZou,ZhiYang,GuoshengZhang,LianhuaHou,RukaiZhu,ShizhenTao,XuanjunYuan,DazhongDong,YumanWang,QiulinGuo,LanWang,HaibinBi,DenghuaLi,NaWu.Conventionalandunconventionalpetroleum"orderlyaccumulation":Conceptandpracticalsignificance[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4,41(1):14-30.

CainengZou,GuoshengZhang,ZhiYang,ShizhenTao,LianhuaHou,RukaiZhu,XuanjunYuan,QiquanRan,DenghuaLi,ZhipingWang.Concepts,characteristics,potentialandtechnologyof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s:Onunconventionalpetroleumgeology[J].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3,40(4):413-428.

CainengZou,ZhiYang,ShizhenTao,XuanJunYuan,RukaiZhu,LianhuaHou,SongtaoWu,LiangSun,Guosheng.Zhang,BinBai,LanWang,XiaohuiGao,Zhenglian.Pang.Continuoushydrocarbonaccumulationoveralargeareaasadistinguishingcharacteristicofunconventionalpetroleum:TheOrdosBasin,North-CentralChina.Earth-ScienceReviews,126(2013):358-369.

邹才能,李建忠,董大忠,李新景.中国首次在页岩气储集层中发现丰富的纳米级孔隙[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05):508-509.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1年1月,邹才能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0余项。

人才培养

教育谏言

2020年2月,邹才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已经实现从常规向非常规油气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但是,理论技术研究、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需要依靠“非常规”人才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管理,支撑非常规油气快速发展。

教育思想

2021年3月,邹才能在《中国科学报》发表《坚守好科研“底线”与“生命线”》指出,科学家更需坚持和发扬科学家精神,扛起科技创新大旗,做科学的“事”、讲科学的“话”、育科学的“人”、攀科学的“峰”,勇担“支撑当前、引领未来、推动跨越”的历史大任。科学家肩负识人育人用人的责任,以培养超越自己的后学为荣,从开路到让路。用善于识人的伯乐眼光,发现具有科学潜质的人;用善于育人的锻造方法,培养具有科学能力的人;用善于感人的行为作风,带出具有科学品质的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家是创新第一要素。唯有科学家自立自强,才能创新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做有用的科研,确保科研数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用行之有效的成果,填补理论“空白”,突破技术的“卡点”;科学家要勇于创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加速改变客观世界。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8年12月

北京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2009年05月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2009年12月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5年12月

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天然气地球科学》杂志编委

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江大学兼职教授

社会活动

2022年2月,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传递,担任火炬手。

人物评价

邹才能为推动中国油气勘探从构造向岩性地层油气藏根本性转变、引领中国油气勘探从常规向非常规油气战略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评)

邹才能是中国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的创建人,他为推动了中国油气勘探战略转变做出了贡献。(《民生周刊》评)

标签: 邹才能

更多文章

  • 包为民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包为民

    包为民,1960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共产党党员,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某型号总设计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包为民于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

  • 陈桂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桂林

    陈桂林,1941年12月17日出生于福建南安,空间红外遥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桂林于1967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1970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担任“风云二号”多通道扫描辐射计课题组组长;1

  • 陈国良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国良

    陈国良,1938年6月3日出生于安徽颍上,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陈国良于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7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

  • 陈翰馥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翰馥

    陈翰馥,1937年2月生于浙江杭州,原籍浙江绍兴,自动控制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Fellow,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IFACFellow,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翰馥1961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数学力学系;1962年成为中科院数学

  • 陈俊亮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陈俊亮

    陈俊亮,男,汉族,193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中国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智能通信网的开拓者。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院长。1955年7月,陈俊亮本科毕业于交通大学

  • 陈星旦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星旦

    陈星旦,1927年5月6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星旦于1950年从湖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物理研究室工作;195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

  • 褚君浩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褚君浩

    褚君浩(1945年3月20日—),男,出生于江苏宜兴,红外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华大学理学院院长。1966年,褚君浩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19

  • 崔铁军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崔铁军

    崔铁军,1965年9月出生于河北承德滦平,计算电磁学和电磁超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3年崔铁军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

  • 戴汝为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戴汝为

    戴汝为,1932年12月31日出生于云南昆明,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1955年戴汝为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之后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80年被选为国家首批派出赴美访问学者;

  • 丁赤飚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赤飚

    丁赤飚,男,1969年7月出生,雷达成像理论和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丁赤飚于199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4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