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维澄

范维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18 更新时间:2023/12/5 6:10:27

范维澄,1943年1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市,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名誉院长。1965年范维澄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79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1991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主任;1996年出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被推选担任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首届主席;2012年获得首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3年被授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14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揭牌,范维澄担任院长,2019年2月14日,武汉理工大学成立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范维澄担任名誉院长。范维澄主要研究方为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包括公共安全科技中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

基本资料

名:范维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福泉市

出生日期:1943年1月28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籍:湖北省鄂州市

人物经历

1943年1月28日,范维澄出生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原籍湖北鄂州。

1960年8月,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于工程热物理专业。

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本科毕业;8月开始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1965年8月至1987年11月)、教授(1990年1月-)。

1979年11月,前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至1982年4月)。曾先后短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城市大学任访问教授。

1991年1月,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1993年1月)。

1993年1月,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主任(至1997年1月)。

1996年8月,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至2003年7月)。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热能动力工程)。同年被聘为科技部973火灾项目首席科学家(至2006年)。

2002年2月18日,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举行成立仪式,担任中心主任。

2006年3月27日,范维澄应邀前往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第30次学习会议做了题为“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的讲座。

2008年8月,应邀在加拿大举办的第32届国际燃烧学术会议上担任“火灾研究”主题的共同主席,属于中国燃烧分会的学者首次担任该会议的主题共同主席。10月2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七届亚洲城市安全技术国际会议上,范维澄与50多位代表共同倡议发起建立“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并被推选担任学会首届主席。12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非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2011年,范维澄主持完成的“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10月,获得首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3年8月,在英国拉夫堡大学接受了拉夫堡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2014年5月,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揭牌,范维澄担任院长。

2016年12月27日,被聘为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为深圳的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决策咨询与智库支撑。

2020年8月6日,被聘为安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成就

范维澄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范维澄针对中国火灾形势严峻和火灾研究薄弱的现状,倡导工程热物理与安全工程的交叉,开创了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育这一重要工程科技领域。提出了创建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构思和设计方案,并主持建设,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优秀研究基地。

范维澄主持了一大批火灾安全领域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在火灾动力学演化基础研究、火灾探测、阻燃、灭火和风险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重大贡献,在国际火灾科学界为中国争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范维澄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起草组成员、“公共安全科技问题”专题执笔组成员和“火灾安全科技问题”课题组长、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组长。参与或主持了相关研究报告、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议的起草,参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是中国火灾科学和公共安全领域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参与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重大决策的咨询、审议和监督。在为安徽省火灾防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知名度、为合肥市成为科技部“十五”二期全国唯一的“城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市”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著的工作。

2001年,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倒塌事件后,范维澄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特邀代表,参加了由联合国国际建筑与创新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球高层建筑峰会;作为中方负责人接受美国建筑与火灾实验室正式邀请,参与了“911”事件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研究国际合作计划。

截至2011年,范维澄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13次,作为组委会主席或副主席参与发起和主持了12次国际学术会议;共同发起和组建了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成功为中国争办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至2010年,范维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9次。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7年

火灾安全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国家级二等奖

2001年

大空间早期火灾智能监测与电气火灾隐患检测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火灾安全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国家级一等奖

2006年

火灾风险评估与性能化防火设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

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论文著作&专利发明

截至2017年,范维澄发表论文和报告256篇,其中SCI、EI收录107篇,著作8部,由Pergamon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版专著在美、日、英、法、加、澳和巴西等国发行,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次。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7.03

《计算燃烧学》

范维澄等著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08

《流体流动、传热传质和燃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范维澄主编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08

《流动及燃烧的模型与计算》

范维澄,万跃鹏编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2

《火灾科学导论》

范维澄主编

湖北科技出版社

1995.10

《火灾学简明教程》

范维澄等编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9

《1999城市火灾安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范维澄主编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03

《能源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关键技术》

范维澄,明高主编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06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

范维澄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2

《火灾科学进展英文版》

范维澄,立中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05

《公共安全科学导论》

范维澄,奕,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1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范维澄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范维澄人才培养

范维澄创建以火灾机理与防治技术为主干和特色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主持制订了相应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走多学科交叉融合之路,摸索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学研与火灾安全交叉学科建设相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截至2011年,范维澄已培养出硕士20多人、博士20多人、出站和在站博士后20多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省部级优秀教师奖4次。

范维澄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参考资料

1994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工作者金牛奖(十周年)

1996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04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工作者金牛奖(二十周年)

2012年10月

首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3年

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1995年01月至2000年01月

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

2002年01月至2008年01月

国际火灾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2006年01月至2008年01月

国际火灾研究机构首脑论坛副主席

2008年-2013年

第33届国际燃烧学会编委会成员

2008年10月

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

2009年01月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成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委员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建筑消防组组长

教育部安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住建部城市建设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

中国消防协会副会长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顾问

安徽省科协主席

中国科学院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生活

范维澄的父亲范治纶教授为中国早期水利教育家,他的哥哥范维唐教授为采矿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人物评价

范维澄是中国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的专家,在长期的研究中,致力于把高科技引入火灾科学的研究和火灾防治,为火灾防治提供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成为中国火灾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消防在线评)

范维澄在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支持、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及其综合集成;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技术等领域作出了创新成果和重大贡献。(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评)

标签: 范维澄

更多文章

  • 葛世荣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葛世荣

    葛世荣,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煤矿机械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在中国矿业学院

  • 顾大钊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大钊

    顾大钊,1958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滨海,矿山工程与水文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顾大钊于1982年从山东矿业学院矿井建设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博士毕业后留在

  • 郭剑波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郭剑波

    郭剑波,1960年3月6日出生于湖北武汉,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注册咨询师,院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郭剑波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之后留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室主任、副所长、科技部主

  • 郭旭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旭升

    郭旭升,1965年4月5日出生于山东聊城,石油天然气地质和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旭升于1981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

  • 胡晓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晓棉

    胡晓棉,女,1963年10月1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晓棉于198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专业毕业,之后担任西安公路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助教;1988年获得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生部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至1

  • 黄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震

    黄震,男,汉族,1960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研究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能源发展研究院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第十

  • 康红普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康红普

    康红普,1965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康红普于1985年从山西矿业学院毕业;1991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之后被分配

  • 李根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根生

    李根生,1961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石台,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李根生于1983年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毕业;1986年获得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

  • 李建刚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建刚

    李建刚,1961年11月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造太阳”装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李建刚于1982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中

  • 李晓红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晓红

    李晓红,男,汉族,1959年6月出生于重庆合川,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重庆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