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樊明武

樊明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1/10 7:00:11

樊明武,1943年7月8日出生于湖北沙市,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樊明武于1965年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回旋加速器研究,先后担任所长、副院长、院长;1986年至1988年在美国Texas加速器中心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至199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至2005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2007年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2011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樊明武在回旋加速器研制、改进工程中,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主体技术。

基本资料

名:樊明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出生日期:1943年07月08日

毕业院校:华中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电子磁场积分方程法》、《核辐射物理基础》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3年7月8日,樊明武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1960年,从湖北省沙市中学毕业。

1960年—1965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机制造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5年—1978年,担任北京401所技术员。

1965年—2001年,分配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回旋加速器的研究,先后担任所长、副院长、院长。

1986年—1988年,在美国Texas加速器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1987年—1988年,在美国KMSfusion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1988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简称BNL)从事研究工作。

1991年,在法国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uropeanSynchrotronRadiationFacility,简称ESRF)从事研究工作。

1993年—199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从事研究工作。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12月—2005年3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2007年,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2011年6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樊明武在磁铁理论与工程领域,基于有限元方法开发了通用二维电磁场计算软件包DE2D,三维磁场计算软件包DE3D。在积分方程法中合理处理奇点和开域,提高了计算精度,解决了大量科研设备及工程难题。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和主体技术,研制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解决了关键设备技术问题,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磁场计算结果有偿转让中国国外。该加速器被评选为1996年全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标志中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他还致力于应用型粒子加速器研究、核技术应用及太赫兹波等国际前沿课题的跟踪研究,推进湖北核电和核技术产业发展。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明武先后发表论文80篇,专著4本。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明武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次,省部级11次。

人才培养

高校建设

2001年,樊明武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校长职务,在此期间华中科技大学明确提出国际化办学战略,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教师聘用制、机关、教辅人员职员制改革;派遣管理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在部分专业试点全英语教学班;推行以选课为前提的学分制;对拔尖人才实行特殊培养,设置本、硕、博打通培养模式等。华中科技大学还在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政策法规处,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管理人员职业行为准则》、《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学生行为准则》等,进一步规范了师生员工的行为。

团队建设

樊明武关心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进步,他注重对其课题组成员和广大学生四个方面的培养:一是培养对所研究方的浓厚兴趣,是可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是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虽说理论基础十分重要,但在工科院系,但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与工程实现的能力;三是在研究过程中,从零散的知识、计算结果、设计方法,整合成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四是与团队伙伴的交流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7年1月—2002年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9月—2012年4月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七届主席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11月

湖北科技学院特聘院士

2012年10月

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6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荣誉委员

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理事

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核学会荣誉主席

中国散列中子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务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主席

人物评价

樊明武是中国著名的回旋加速器专家,在改进中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工程中,解决了极面调整线圈设计、工艺实施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固定能量改为可变能量做出贡献。(湖北省人民政府评)

樊明武师德高尚,甘当人梯,热情扶持和积极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评)

标签: 樊明武

更多文章

  • 范维澄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维澄

    范维澄,1943年1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市,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名誉院长。1965年范维澄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副

  • 葛世荣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葛世荣

    葛世荣,1963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煤矿机械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在中国矿业学院

  • 顾大钊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大钊

    顾大钊,1958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滨海,矿山工程与水文地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常务副主任,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顾大钊于1982年从山东矿业学院矿井建设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博士毕业后留在

  • 郭剑波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郭剑波

    郭剑波,1960年3月6日出生于湖北武汉,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注册咨询师,院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郭剑波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之后留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室主任、副所长、科技部主

  • 郭旭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旭升

    郭旭升,1965年4月5日出生于山东聊城,石油天然气地质和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旭升于1981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

  • 胡晓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晓棉

    胡晓棉,女,1963年10月1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晓棉于198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专业毕业,之后担任西安公路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助教;1988年获得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生部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至1

  • 黄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震

    黄震,男,汉族,1960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研究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能源发展研究院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第十

  • 康红普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康红普

    康红普,1965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康红普于1985年从山西矿业学院毕业;1991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之后被分配

  • 李根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根生

    李根生,1961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石台,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李根生于1983年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毕业;1986年获得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

  • 李建刚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建刚

    李建刚,1961年11月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造太阳”装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李建刚于1982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