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来斌

张来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4/1/19 3:38:43

来斌,1961年9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铜陵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委、提案委员会委员。1985年6月,张来斌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石油机械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11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92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副主任;1994年起,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主任、机电学院院长;1998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1999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2005年—2021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长期从事油气生产系统及装备安全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名:张来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铜陵市

出生日期:1961年9月18日

毕业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张来斌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获学士学位。

1985年,在华东石油学院获石油机械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1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1994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副主任。

1994年—1998年,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主任、机电学院院长(其间:1997年11月,在美国伦塞勒工学院作访问学者)。

1998年—1999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

1999年—2005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

2005年—2021年,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202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担任职务

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就

张来斌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张来斌在油井管损伤检测、油气生产大型动力机组故障诊断及油气生产系统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方面作出了创新性成绩,推动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在油气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这一领域,张来斌先后主持和负责完成了重点研究项目30项,在基于巨磁阻效应的油井管损伤磁记忆检测诊断技术、油气站场动力机组精确诊断预警技术、在役炼化装备智能故障溯源与安全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来斌出版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成果获奖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来斌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多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

时间

项目

奖项

2000年

大型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

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

大型往复设备诊断系统研究

中国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5年

深层盐膏岩蠕变规律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油田关键设备安全运行精确诊断方法及系统研究

中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

基于巨磁阻效应的油井管损伤磁记忆检测诊断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8年

油气管道系统完整性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张来斌人才培养

师资建设

张来斌认为,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承担者,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师资队伍良性发展,也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要加强政策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着力营造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氛围。

学生建设

张来斌认为,政府部门、企业及高校要团结协作,进一步探索方式、创新举措,加强对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的精准化、跟踪式管理,通过构建长效性的帮扶机制,给予具有家国情怀、乐于奉献担当的青年毕业生更多的激励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高校建设

张来斌创建了石油高校首个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他瞄准油气钻采领域系统及装备损伤检测、故障诊断及风险评估持续攻关,为学科成长提供核心成果支撑;同时,统筹各种资源,为学科发展铺路搭桥。他积极推进学校策划并主办“北京安全文化论坛”,持续与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下辖各相关单位间的合作交流,扩大学校及安全学科的影响力。

教育获奖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张来斌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时间

名称

奖项

1999年

石油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2年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

国家重大需求,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

构建点面结合的阶梯式动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石油工业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张来斌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

授予方

1994年

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北京市教委

1995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8年

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北京市教委

2001年

第十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孙越崎基金委员会

2007年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北京市教委

2008年

IET-方正大学校长奖

IET教育基金会、北大方正集团

202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

2021年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杰出会员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务院

社会兼职

时间

职务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2年6月—2017年7月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年3月—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4年11月—2020年1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共同召集人

2017年7月—2022年7月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7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8年3月—202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2020年1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北京能源协会副会长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理事、安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安全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23年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张来斌始终秉持着铜陵人的质朴和求实,没有让外在的喧嚣掩盖内心的声音,学业上总是自觉自律、刻苦钻研。(铜陵电视台评)

张来斌在中石大这所石油高等教育的领航院校里辛勤耕耘,他始终践行着石油科研人的报国使命,播撒着教书育人的种子,也思考探索着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之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评)

张来斌大学学习机械专业,理工科的熏染与训练培养了他静、理性、严谨的思维方式,但是在内心深处,他又与很多石大人一样,有一种“头铝盔走天涯”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深厚情怀。(中共北京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评)

标签: 张来斌

更多文章

  • 张铁岗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铁岗

    张铁岗,男,汉族,1946年9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许昌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全技术及工程专家,教授级高工,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1966年,张铁岗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1967年—1983年,担任平顶山

  • 张玉卓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玉卓

    张玉卓,男,汉族,1962年1月生,山东寿光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中文名:张玉卓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山东寿光出生日期:1962年1月毕业院校:山东

  • 赵文智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文智

    赵文智,男,1958年8月出生,河北昌黎人,中共党员,石油地质与油气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82年赵文智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1984、2003年分别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与勘探工学硕士和矿产普

  • 赵宪庚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宪庚

    赵宪庚,男,汉族,1953年11月7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凝聚态和核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第八届主席团成员。赵宪庚主要参与中国核武器研究,是主要学术带头人和技术负责人之一。中文名:赵宪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忻州市出生日期:1953年11月7日毕业院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业:教育科研工作

  • 赵振堂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振堂

    赵振堂,1961年5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鸡西,籍贯福建福州,粒子加速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堂于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 周守为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守为

    周守为,1950年11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籍贯天津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1982年2月,周守为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1985年3月,任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采油公司矿长;1

  • 安继刚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继刚

    安继刚,男,汉族,1938年1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天津市武清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应用核技术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4年,安继刚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58年—1970年,在清华大学工物系210教研组工作;1961年—1966年,在清

  • 岑可法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岑可法

    岑可法,1935年1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工程热物理学家,能源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1956年岑可法于华中工学院动力系毕业后到浙江大学任教。1958年公派到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留学,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后回

  • 陈森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森玉

    陈森玉,1939年12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陈森玉于196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64年至197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课题组长;1975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室主任、副研究员;1978年至1980年先后在美

  • 陈毓川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毓川

    陈毓川,男,汉族,1934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原籍宁波,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陈毓川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顿湼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1959年至1963年,担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