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岑可法

岑可法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5 更新时间:2024/1/24 16:03:14

岑可法,1935年1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工程热物理学家,能源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1956年岑可法于华中工学院动力系毕业后到浙江大学任教。1958年公派到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留学,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后回国。1984年担任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学系的系主任。1992年担任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燃烧技术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得梁何利科学技术奖。1999年担任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2006年担任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岑可法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煤炭分级利用多联产,洁净煤燃烧与气化,水煤浆燃烧,流化床燃烧发电,化石燃料、生物质能的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

基本资料

名:岑可法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出生日期:1935年1月15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专业方:工程热物理

人物经历

1952年,岑可法从广东实验中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53年,院系调整时转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学习;195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

1956年,到浙江大学热工教研组实习。9月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进修俄语。

1957年,在浙江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任教(─1958年)。

1962年,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中国,在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1978年9月-1983年9月)、教授(1988年9月-1999年9月)。

1984年,担任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学系的系主任,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2年,成立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燃烧技术研究所,岑可法任所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属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998年,主办第二届国际低温与制会议,岑可法任主席。

1999年,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成立,岑可法任学院院长。

2006年,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科技部建设验收,岑可法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9年6月,担任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长。

2010年,推动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要成就

岑可法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要在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分级利用多联产、低品位能源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制氢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反应流计算与激光诊断技术等领域均有开拓性成就。并提出独特的“导师群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岑可法致力于煤炭分级利用多联产、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太阳能热发电、大规模制氢等前沿科学的研究,他前瞻性地提出水煤浆代油新技术,每年为国家节约替代燃油150多万吨,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

化石燃料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利用与制氢技术;洁净煤燃烧与气化技术;水煤浆燃烧技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能源利用过程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工程气固多相流动和电站锅炉计算机辅助试验(CAT);先进激光诊断技术等领域均有开拓性成就,形成一套独特的学术思想。

70年代,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低污染水煤浆新型燃烧技术的设想,即用70%煤粉和30%的水组成高黏度的水煤浆,真正实现以煤代油,这在中国国内属首次,中国国外也处于起步阶段,并被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1981年,开始研究煤水混合物燃烧技术作为代油技术,并把该技术用于处理煤炭洗选过程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废弃物——洗煤泥用于发电,通过国家“六五”和“七五”攻关,投运了国际上容量最大的完全以高水分高灰分劣质洗煤泥为燃料的发电机组。

1983年,岑可法在中国国内外首次提出脉冲沸腾燃烧技术新思想,论文《燃煤脉冲流化床基础研究》在第4届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上宣读。

项目承担&科研成果奖励

1978年,研制成功国际上首台“双床沸腾炉”,使流化床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70年代,岑可法提出了先在油中掺部分煤进行燃烧,成功后再以煤取代全部油的战略思想,此技术在鞍钢100吨/时锅炉上取得成功,可节油35%,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0年,提出的“低热值石煤预热层燃烧及装置”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85年,提出“电站锅炉计算机辅助试验及在大型电厂中的应用”,该成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

1998年,煤泥发电锅炉技术向国际跨国集团苏尔寿公司、美国TJNGSMAN公司、韩国JINDO公司输出,该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

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燃煤机组超低碳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学术论著

截止到2014年,岑可法在中国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合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64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60篇,编写(译)教材及专著10多本。

1987年,主编的《锅炉燃烧试验研究方法及测量技术》一书,获得能源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优秀教材奖。

1990年,主编的《工程气固多相流动的理论及计算》一书,获得华东地区自然科学图书优秀专著一等奖及全国优秀专著奖。

1991年,与樊建人合著的《燃烧流体力学》一书,获得全国高校热能,水电,动力类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4年,编著的《锅炉和热交换的积灰、结渣、磨损和腐蚀的防止原理及计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有关锅炉受热面及换热面结渣、磨损、腐蚀的机理、预防措施及计算原理专著,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专著出版

图书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锅炉燃烧试验方法及测量技术》

岑可法主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工程气固多相流动的理论和计算》

岑可法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0-03

《燃烧流体力学》

岑可法,樊建人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1-1-1

《锅炉和热交换器的积灰,结渣,磨损和腐蚀

的防止原理与计算》

岑可法等

科学出版社

1994-06

《煤浆燃烧、流动、传热和气化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岑可法等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10

《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

岑可法等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5-1

《高等燃烧学》

岑可法等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12-1

《大型电站锅炉安全及优化运行技术》

岑可法,周昊,池作和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2-1

《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

岑可法等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6-1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方法》

乐家林,岑可法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1-1

《多孔介质燃烧理论与技术》

程乐鸣、岑可法、周昊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1-1

论文发表

1985年,论文《水煤浆滴燃烧过程的简化数学模型》获浙江省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89年,论文《气固两相流湍流脉动及扩散的数值模型及在流化床中应用》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1年,论文《气固多相流动的计算机辅助数值试验研究》获浙江省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岑可法人才培养

岑可法长期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教学工作,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研究生选题方面,重视实验技术、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论文内容上,紧密系中国国家经济建设,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导师梯队建设方面,让硕士研究生参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让博士研究生参加硕士生毕业论文,积极吸收年轻骨干教师组织研究生指导小组,师生通力合作,形成梯队式研究生培养机制。

截止到2014年,岑可法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以他为首的导师团队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526名、博士研究生230名。培养的学生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5人、国家跨世纪及新世纪人才8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151”人才梯队第一层次10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提名2人。

1997年,“培养高水平工学博士的新机制”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5年,“瞄准能源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岑可法荣誉表彰

获得时间

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

1979年

浙江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6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1986年

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7年4月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全国总工会

1987年4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总工会

1987年12月

省劳动模范称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8年

中国电机工程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0年12月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

1993年11月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光华科技基金会

1995年09月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奖章

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联合

1996年12月

第二届儒子牛金球奖

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

1998年10月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4年2月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5年4月

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务院

2009年

日本机械工程学会(JSME)特别贡献奖

2010年

i-CIPEC国际会议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2011年

省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

浙江省

社会任职

1985年,《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第二届;第三届)、副主编(第四届)、顾问编委(第五届)。

1990年,中国颗粒学会务理事(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名誉理事(第五届)。

199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1991年6月~1995年10月)、主任(第二届,1995年10月~1996年12月;第三届,1997年1月~2002年12月;第四届,2003年1月~2007年12月)。

2001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期:2001-2005年),兼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任中国电力教育学会热能动力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5年,岑可法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任期:2006-2010年)。

2005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理事、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第九届理事、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成员(任期:2007-2012年)。

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高技术实验室江苏省煤基CO₂捕集与地质储存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此外,岑可法还担任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名誉院长;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评议组召集人之一;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高等教育委员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电力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和《可再生能源》主编;《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动力工程》、《煤炭学报》、《煤炭转化》、《热力发电》、《能源工程》、《燃烧科学与技术》、《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洁净煤技术》、《煤气与热力》、《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热科学与技术》,国际期刊《FuelProcessingTechnology》、《Energy》编委等职。

人物评价

岑可法做科研,竭尽全力挖掘出了“废弃物”的全部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效益,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岑可法在执教生涯中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他大胆用年轻人挑起教学、科研和管理重担,涌现了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始终以自己高尚之师德和敬业精神,奉献自己、影响他人。(何梁何利基金评)

人物影响

2010年1月,岑可法将个人多年积蓄的350万元捐献给浙江大学,设立岑可法教育基金,支持学生成长成才。

标签: 岑可法

更多文章

  • 陈森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森玉

    陈森玉,1939年12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陈森玉于196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64年至197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课题组长;1975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室主任、副研究员;1978年至1980年先后在美

  • 陈毓川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毓川

    陈毓川,男,汉族,1934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原籍宁波,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陈毓川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顿湼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1959年至1963年,担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组组

  • 傅依备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傅依备

    傅依备,男,汉族,1929年4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共党员,核化学与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九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原子分子工程所所长。1953年,傅依备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化工系;1953年—1954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工作;1955年

  • 古德生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德生

    古德生,1937年10月13日出生于广东梅县,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古德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资源工程系教授、采矿系系主任、采矿与散体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

  • 顾金才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顾金才

    顾金才,1939年2月12日出生于河北卢龙,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顾金才于1965年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毕业后被安排到了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进行科研工作;1976年加入成为中国

  • 顾心怿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顾心怿

    顾心怿,1937年1月23日出生于上海,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胜利石油管理局资深首席高级专家,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总工程师。1953年顾心怿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石油机械科中专毕业,同年进入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俄语大专班学习,于1956年毕业;1961年开始一直在胜利油田从事科技工作

  • 韩大匡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大匡

    韩大匡,男,汉族,1932年11月26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油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韩大匡于1950年1月—1952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采矿系石油专业;1952年7月—1953年9月,就读于清华大学石油系;1972年1

  • 韩英铎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英铎

    韩英铎,1938年5月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英铎分别于1962年和1966年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历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获得埃尔朗根-纽

  • 何多慧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何多慧

    何多慧,1939年2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粒子加速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研究中心技委主任。何多慧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3年至1977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副主任兼加速器专业主任;

  • 洪伯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伯潜

    洪伯潜,1931年12月3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矿井建设特殊凿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洪伯潜于1956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双鸭山矿区工作;1957年从双鸭山实习工地被提前调回,参加组织煤炭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