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立军

王立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1/15 13:03:40

立军,1946年7月13日出生于吉林省舒兰市,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立军于1973年从吉林大学半导体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研究室主任;1988年至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瑞士邮政电报电话公司学习;1993年至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军长期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名:王立军

国籍:中国

出生地:吉林省舒兰市

出生日期:1946年7月13日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46年7月13日,王立军出生于吉林省舒兰市,高中就读于舒兰市第一中学。

1970年6月,进入吉林大学半导体系半导体器件专业学习。

1973年8月,从吉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助教、讲师(至1986年5月)。

1979年10月,考上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硕士。

1982年2月,从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6年5月,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6年5月—1999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研究室主任。

1988年5月—1989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瑞士邮政电报电话公司学习。

1993年2月—1995年6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

1999年8月,光学精密器械所与长春物理所合并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王立军担任研究员。

2013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11月,王立军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举行。

主要成就

王立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立军从理论上阐明了瓦级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运作的可行性,提出多增益区等新结构设计理念,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瓦级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并陆续取得了一些国际同期最好成果。在中国国内率先研制出无铝量子阱长寿命边发射激光器。提出了多种半导体激光合束结构及方法,研制出高光束质量高功率密度半导体激光系列光源,在多领域获得重要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王立军带领其研究团队,突破了前人旧框架,随后又提出了应变宽带隙势垒背面衬底发射的新结构和设计思想,于2011年研制出92瓦脉冲单管激光器,被美国2个杂志评价为:“单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取得92瓦输出功率记录”。提出并实现了高功率激光面阵与其衬底材料制成的微透镜面阵单片集成,使激光光束质量获得成倍改善。上述开创性工作为该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12月,王立军先后发表SCI、EI论文264篇;合著专著4部。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3年12月,王立军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9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1年

高密度集成、高光束质量激光合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5年

高光束质量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关键技术

吉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5年

水溶性碳纳米点荧光墨水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王立军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4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5年

吉林省高级专家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7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电子信息技术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21年6月

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7年3月

东莞理工学院双聘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届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评审专家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第二届务委员会常委

国家科学技术奖专家评审组评审专家

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集成光学与纤维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激光产品世界杂志》编委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委

人物评价

王立军为人正直、学风正派、道德高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国家、民族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他研制出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大功率无铝量子阱边发射激光器及其合束技术等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学术成果,为中国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应用作出重大贡献。(中共辽源市委组织部评)

标签: 王立军

更多文章

  • 王阳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阳元

    王阳元,1935年1月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微纳电子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主任。王阳元于1958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1986年担任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

  • 王永良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永良

    王永良,1965年6月出生于浙江嘉兴,雷达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科研部副部长、武器系统与兵器应用实验室主任。王永良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1990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学位;1

  • 王育竹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育竹

    王育竹,1932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正定,量子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王育竹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1960年从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1979年底到日本东京大学作两个月的短期

  • 王占国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占国

    王占国,男,1938年12月生,河南省镇平人,半导体材料及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占国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工作。曾任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委、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1995年当选

  • 王之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之江

    王之江,1930年11月2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籍贯江苏常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之江于1952年从大连大学工学院物理系提前毕业,来到了长春参与创办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64年参加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创建工作;1978年加入

  • 吴朝晖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吴朝晖

    吴朝晖,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浙江温州人,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10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文名:吴朝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浙江温州出生日期:1966年12月毕业

  • 吴德馨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德馨

    吴德馨,女,1936年12月20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县,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研究员。吴德馨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198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工作;1991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第二届

  • 吴宏鑫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宏鑫

    吴宏鑫,1939年10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深技术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吴宏鑫于1965年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68年调到北

  • 吴培亨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培亨

    吴培亨,1939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超导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超导电子研究所所长,南宁师范大学名誉校长。1961年吴培亨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担任过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被聘为广西师

  • 吴一戎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一戎

    吴一戎,1963年7月1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合肥,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空天信息大学(筹)内涵建设工作专班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于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