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芙清

杨芙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81 更新时间:2023/12/25 5:33:04

杨芙清,1932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计算机软件专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名誉院长。杨芙清于1955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1957年至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1959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工作;1983年至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6年3月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杨芙清长期从事系统软件、软件工程、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和系统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名:杨芙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6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性别:女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2年11月6日,杨芙清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留芳声巷52号杨家大宅院。

1945年,考入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在校期间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进入清华大学之后被推举为校舞蹈队长,之后被选为清华学生会文化部长。

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把文科理科并入北京大学,杨芙清转入北京大学学习。

1955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当了研究生,师从徐献瑜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此期间参加计算数学研究室的创建工作。

1957年1月,中国派出了一个计算机代表团赴苏联学习,杨芙清作为代表团的成员在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第一次接触了电子管计算机,开始学习编写程序。

1958年4月,因赴苏学习团合同期满,北京大学周培源副校长安排杨芙清转到莫斯科大学数力系继续进修学习,师从计算科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维奇·舒拉波拉教授学习程序设计自动化。在导师的指导下,杨芙清写出了题为《分析程序》(即逆编译程序)的论文,在莫斯科大学《自动化论文集》中发表。

1959年10月,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大学数力系任教,协助导师徐献瑜教授辅导《程序设计自动化》等专业课,同时兼任系科研秘书。

1962年,以中国专家身份被国家派往莫斯科杜勃纳联合核系物理所计算中心工作。

1965年1月,归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1978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成立,杨芙清担任操作系统教研室主任。

1981年,被学校任命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主管科研工作。

1983年,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

1984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11月,北京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杨芙清任董事长。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首次来华访问时,他中国郑重提出了他最想拜访的两位科学家:一位是德高望重的科学界老前辈周光召,另一位就是女科学家杨芙清。杨芙清在北京大学接待了比尔·盖茨参观了青鸟工程展览室之后,他承认中国的软件开发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2021年10月24日,杨芙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名誉院长。

主要成就

杨芙清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芙清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多道运行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开创了软件技术的基础研究领域;主持了历经四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为国家软件产业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创建了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

1969年12月,杨芙清作为总体设计组成员,参加了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150机的研制任务,负责指令系统和操作系统的设计。

1973年,北京大学被邀参加了研制大型机DJS200系列的总体设计,杨芙清被任命为200系列软件总体设计组成员,并任240机软件项目负责人。

1974年,杨芙清和同事们独立设计出在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计算机多道运行操作系统。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站显示,杨芙清发表论文150篇,著作10余部。

学术交流

1980年,杨芙清组织和筹办了中国首届软件工程研讨会。

2006年,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ICSE)邀请杨芙清作开幕式主题演讲,这是该会议自1975年创办37年以来唯一的华人学者主题报告。

承担项目

自1983年起,在国家支持下,杨芙清主持了被称为“青鸟工程”的一系列大规模软件工程技术研究、系统研发和应用实践,提出了软件生产线思想,先后研制成功了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BETA-85、支持结构化软件开发方法的集成化软件工程支撑环境青鸟Ⅰ型系统、全面支持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青鸟Ⅱ型系统和以软件复用为核心的软件开发平台青鸟Ⅲ型系统。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计算机(150机)操作系统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年代中后期

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DJS240机操作系统

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6年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软件工程核心支持环境BETA—85》

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6年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软件工程核心支持环境BETA—85》

北京地区优秀软件一等奖

199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芙清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根据2021年10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站显示,杨芙清培养了150余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教育思想

杨芙清对于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解惑”,杨芙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解惑是古人的看法,在现在,则应该是“惑”,老师应该启发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才能从中体会到学问的精髓。

杨芙清一直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先做人,再做事,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开拓、进取、勤奋、认真”这八个字贯穿了她的一生,也是她为人为师、做学问的宗旨。

培养理念

杨芙清提出“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的理念,创建了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提出了“三类三级”的软件工程教育体系。制定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端工程技术创新型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工程博士培养目标,提出了“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结合,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与其团队技术骨干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设计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出了工程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工程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凝聚能力”六大能力。

编著教材

1974年,杨芙清完成150机操作系统后,就及时把在操作系统研制中的实践经验整理成《管理程序》,成为当时从事计算机系统研制者们的启蒙教材,也成为操作系统的第一代教材。

团队建设

杨芙清对“团队”特别重视。“软件学科是工程学科,本身就是群体行为,任一个项目一个人都是做不出来的,只有团队协作才可能办好事情,”杨芙清说,“过去讲个人奋斗,个人的奋斗很关键。但科学发展到今天,科研工作需要一批人、一代代接力棒似的去完成。”

学科建设

杨芙清倡导和推动成立北京大学计算机科技系,1983—1999年担任系主任期间,将该系建成中国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国国内率先倡导软件工程研究,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软件工程学科。2002年,负责筹备和建设的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成立。

杨芙清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3年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2011年

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

2016年3月

澳门科技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澳门科技大学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工作组织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潘文渊研究杰出奖

个人生活

姓名由来

杨芙清的父母望着女儿花朵般的小脸庞,不由联想起每年夏天,当地芙蓉花开,满城清香的美景,就给女儿起名叫杨芙清。

少年轶事

少年时期,杨芙清学习好是出了名的,班里的同学都叫她“小先生”,但是她可不是那种书呆子,甚至她曾一度幻想能修炼成一个武艺高强、惩恶扬善、救人危难的女侠客。为此,她还在自家庭院里练就了一手扔纸飞标的本领。

1949年,无锡市解放,当时杨芙清刚刚升入高中。有一天,杨芙清和8名女生参加了市政府在人民剧场组织了一场救济贫寒学生义演活动,义演结束之后,杨芙清等9位姑娘一夜之间成为无锡市红极一时的业余舞蹈明星。从此,舞蹈成了杨芙清的终身业余爱好。

情感婚姻

1957年初,杨芙清结束了留苏前的俄语集训。出国前夕,杨芙清和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阳元,在未名湖畔订下了终身大事。1959年末,杨芙清在莫斯科进修了两年程序,归国那天,王阳元早早地就赶到了火车站迎接。1960年秋天,杨芙清和王阳元在北京大学物理大楼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一对新人,每月工资合起来才112元,花了几十元钱买喜糖招待亲友们。之后两人养育了一儿、一女。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05月

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名誉校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级顾问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电子学报》副主编

2021年10月24日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名誉院长

人物评价

杨芙清担任过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推动学会建设和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培养青年人才,服务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计算机学会评)

杨芙清为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评)

芙清院士的治学为人,我以为可用“远见、胆识、韧性”六个字来概括。她对中国软件工程开拓性的研究及对软件复用和构件技术应用的倡导和引领,都是成效斐然,富有远见。她总是在关键时刻勇于提出和承担高水平、高难度的技术课题,力擎重负,奋力攻坚,展现出她过人的胆识和毅力。任何可观的事业,都不乏艰险和坎坷。难能可贵的是,她能甘于寂寞,坚韧不拔,长期固守,不懈求索,厚积薄发,颇有建树。(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评)

标签: 杨芙清

更多文章

  • 姚建铨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姚建铨

    姚建铨,1939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省无锡,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激光与电子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名誉院长。1965年姚建铨从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0年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前往美

  • 姚期智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姚期智

    姚期智,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中国上海,计算机科学专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

  • 尹浩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尹浩

    尹浩,男,汉族,1959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中国科学院院士,通信网络领域专家,工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所所长。1982年,尹浩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并留校任教;1987年,硕士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199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尹浩的主要

  • 于登云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于登云

    于登云,1961年11月出生于湖南绥宁,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于登云1981年—1985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88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任职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1

  • 张景中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景中

    张景中,1936年12月30日出生于河南汝南县,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教授、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张景中于1959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讲师;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 郑建华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建华

    郑建华,1956年9月出生于吉林长春,籍贯浙江宁波,信息分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网络安全学院研究员。郑建华于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年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郑婉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婉华

    郑婉华,1966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光电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婉华于1988年从山东大学光学系毕业,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就读;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1998

  • 郑耀宗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耀宗

    郑耀宗,1939年2月9日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中山,微电子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香港大学前校长。郑耀宗于1963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赴加拿大留学;1967年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出任香港城市理工学院院长;1995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1996年出任香港

  • 郑志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志明

    郑志明,1953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志明于1987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7年至2003年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

  • 郑有炓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有炓

    郑有炓,1935年10月1日生于福建大田,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郑有炓1953年—1957年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57年起任教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198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