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姚骏恩

姚骏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29 更新时间:2024/1/18 2:10:47

  姚骏恩,男,汉族,1932年4月9日出生于上海市,上海市嘉定区人,应用物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终身教授,微纳测控与低维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名誉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1952年—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64年—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工作;1985年—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85年—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2013年—2016年,担任微纳测控与低维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设主任。姚骏恩长期从事中国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超显微成像分析仪器的研制、应用及生产。

基本资料

名:姚骏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2年4月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

:上海市嘉定区

人物经历

1932年4月9日,姚骏恩出生于上海市,上海市嘉定区人。

1949年9月—1952年7月,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1月—1964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

1964年1月—2003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工作。

1985年1月—1994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85年1月—1994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3年1月,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2013年1月—2016年1月,担任微纳测控与低维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设主任。

主要成就

姚骏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从1958年起,姚骏恩先后主持、参与研制完成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1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国第一台超分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1958年9月,长春光机所决定自行设计研制100kV大型电子显微镜,成立电子显微镜研究小组,姚骏恩任组长和课题负责人,由于姚骏恩在研制检流计时熟悉了磁路设计,加上有关的光学知识和一点阅读英、德、俄文的能力,参考了中国国外有关经典文献和德国西门子公司Elmiskop型电子显微镜产品样本,完成了电子显微镜电子光学系统和电磁透镜的设计,并提出了对机械、电子线路等要求。

1964年4月,姚骏恩负责在原有基础上,设计研制DX-2型100kV电子显微镜,重点解决了电子显微镜的“心脏”——物镜极靴的研制和髙稳定度100kV髙压电源的问题。

1971年,北京市组织力量研制电子束制版机,姚骏恩设计了一种倒立式电子光学系统,把当时刚出现的YAG石榴石激光晶体制成薄片,作为荧光材料,便于观察,使用方便,大大简化了传统的电子光学系统,比中国国外早10年创制的这种高亮度YAG单晶显示器件,分辨率比荧光粉髙十多倍。

1974年,姚骏恩领导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第四机械工业部合作研制成功电子束大屏幕显示仪,同年,北京市组织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姚骏恩负责指导北京仪器厂研制e形磁偏转电子枪蒸发装置,解决了MOS电路镀膜工艺问题。

1975年,姚骏恩指导/参加研制完成中国第一台扫描电镜(DX-3型)。

1976—1977年,姚骏恩负责研制X射线波谱仪,并和同轴光学显微镜一起配装在扫描电镜上,发展成DX-3A型分析扫描电镜。

1984年,姚骏恩和北京燕山科学仪器开发公司共同研发的阴极发光仪,在矿物、岩石及半导体领域中应用甚广,先后生产29台。

1989年,出现的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分辨本领突破了传统光学显微镜光束半波长的衍射限制。

1991年,姚骏恩在BLEM又提出研制PSTM,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合作,于1993年6月研制完成中国第一台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横分辨本领优于10nm,纵向分辨本领为1nm,达国际先进水平。

1993年,姚骏恩主持完成了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工作。

2003年1月,姚骏恩与大珩等院士向国家呈交了“建立中国自己的纳米测虽仪器和纳米加工装备制造业”的“工程院院士建议。

2006年初,2003年1月,姚骏恩又提出了“兴中国的电子显微镜制造事业”的建议:

(1)发展具有自己特色、先进的多功能亚埃(<0.1nm)分辨率、亚eV级像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实现中国在纳米尺度表征与度量的髙端突破;

(2)整合中国国内现有基础,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子显微镜规模产业;

(3)创建电子显微镜研发团队,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平台和基地。

科研获奖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姚骏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等11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0年

DX-3A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0年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与生产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

扫描隧道显微镜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9年

SSX-1A型扫描隧道显微镜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

1978年

电子束大屏幕显示仪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8年

扫描电子显微镜DX-3型

全国科学大会奖

学术论著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姚骏恩编著校译专著6本,发表文章百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5年

《透射电子显微镜之今昔》

姚骏恩

科学出版社

1987年

《电子光学——光学技术手册.上册.第一篇.第六章》

姚骏恩

机械工业出版社

姚骏恩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从1962年起,姚骏恩培养硕士、博士30余名。

教育理念

姚骏恩认为,外语对于中国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只是一种工具,不是目的,要学以致用,精益求精。

姚骏恩认为,一个人在“天赋”和社会环境已定的情况下,只有勤奋求实、宽阔胸怀,打好基础、创造条件,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拼搏奉献、锲而不舍,才能有所建树。

姚骏恩认为,一个人浮躁也许是由于他个人素质不够高,但成千上万人都表现浮躁,就值得深思,是不是评价体系、导向有问题?诚然,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十全十美,因此只能有选择性地把某些研究做到满足中国国内需求、减少对中国国外的依赖,打好基础,争取一部分超越,逐步发展技术特色,努力使中国仪器行业强大起来。

姚骏恩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的“钱临照奖”和“桥本初次郎奖”

2001

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姚骏恩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任副秘书长、务理事、电子光学与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电子显微学报》主编,兼任《现代科学仪器》编委会顾问,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第六届国际仪器科学与控制技术会议名誉主席,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编委会顾问。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姚骏恩的父亲姚国勋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上海中学的前身),是上海邮局的一名职员,安分守己,严格教育子女,他从小教导姚骏恩姐弟三人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常讲:“每人头上都有一片天”,不要嫉妒别人;要自己努力,不投机取巧。

姚骏恩的母亲唐玉瑛出生于1899年,辛勤操劳家务,正直善良,任劳任怨,宽厚待人。

分别长姚骏恩7岁和5岁的姐姐姚骏英、哥哥姚骏发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56年11月,姚骏恩和同在长春光机所从事科技工作的闫秋兰结婚。.

名师指导

姚骏恩师从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

人物评价

姚骏恩是中国扫描隧道显微镜研制和生产的主要开创者和中国电子显微镜研制与生产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姚骏恩是中国著名的电子物理专家,心系国家发展,积极为中国测试计量技术的发展建言献策,十分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加中国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热爱祖国、新生科学、勇于创新;姚骏恩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评)

姚骏恩是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和《电子显微学报》主要创办人和负责人之一,对有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评)

标签: 姚骏恩

更多文章

  • 叶铭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铭汉

    叶铭汉,1925年4月2日出生于上海,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叶铭汉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3年—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8年—1973年,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叶声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声华

    叶声华,男,汉族,1934年6月11日出生于湖北省沙市(今荆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曾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叶声华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56年至1

  • 张光义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光义

    张光义,男,汉族,1935年9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工程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科技委主任、博士生导师。1962年,张光义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1962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担任载人航天工程中所需的

  • 张履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履谦

    张履谦,男,汉族,1926年3月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共产党党员,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1951年,张履谦获得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士学位;1951年—1956年,在军委通信部工程师室雷达组工作;1956年—1957年,担任总参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

  • 张明高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明高

    张明高,1937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市,无线电波传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产业部第22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明高于196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进入国防科委1019研究所工作;1965年进入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工作;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

  • 张锡祥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锡祥

    张锡祥,男,汉族,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中国共产党党员,雷达对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1958年,张锡祥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1958年至1959年,在西安786厂毕业实习;1959年至1963年,在中

  • 张钟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钟华

    张钟华,男,汉族,1940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一级研究员,电磁计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张钟华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在电机系电工基础教研组进行研究生学习;1967年被分配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周立伟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立伟

    周立伟,男,汉族,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上海,浙江省诸暨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1958年,周立伟从北京理工大学仪器系毕业;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获得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1951年—1953年,在上海

  • 周寿桓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寿桓

    周寿桓,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激光与光电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寿桓于196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1研究所工作;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至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

  • 周仲义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仲义

    周仲义,1935年8月6日出生于上海,信息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研究员。周仲义于1951年7月入读于中央军委技术干部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1955年8月—1985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研究员;1985年7月—1990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