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沈维孝

沈维孝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1/16 12:02:39

沈维孝,1975年5月生,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人,民盟盟员,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副主任、数学中心动力系统科研团队带头人、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沈维孝于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2001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4年在英国华威大学数学系做研究员;2004年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2015年任复旦大学教授。沈维孝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中动力系统理论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沈维孝

国籍:中国

:安徽池州

出生日期:1975年5月

毕业院校:东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经历

1988年,沈维孝进入安徽省贵池中学(现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学习。

1990年,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安徽赛区第二名的成绩获安徽省一等奖,并代表安徽省入选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

1991年,被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

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

2001年3月,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

2001年11月-2004年9月,在英国华威大学数学系做研究员(researchfellow)。

2004年9月,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

2015年7月,任复旦大学教授。

2023年,获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

主要成就

沈维孝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维孝致力于研究动力系统理论低维映射的迭代,彻底解决了实一维双曲系统的斯梅尔猜想;在绝对连续不变测度的研究中提出“大导数”条件,本质改进了以往的条件;在整频的条件下解决了曼德布罗关于魏尔斯特拉斯函数图像的维数猜想。研究工作受到菲尔兹奖得主Avila、Smirnov等众多同行的高度评价广泛引用。

学术论著

截止到2022年10月,沈维孝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在《AnnalsOfMathematics》《InventionesMathematicae》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9篇。

学术交流

2009年4月26日,沈维孝出席中国数学会2009学术年会,与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座谈。

2014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

2018年11月7日,沈维孝受邀在中国科学院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做学术报告,重点介绍复分析方法在区间映射迭代理论若干核心问题中的应用。

2018年12月3日,沈维孝受邀在华南理工大学作了题为AsymptoticbehaviorsofgeneralizedThue-MoreTrigonometricpolynomials的学术报告。

2020年10月24日,沈维孝受邀在曲靖师范学院作了题为Weierstrass型函数图像的分形性的学术报告。

沈维孝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沈维孝指导的2020级博士生任浩杰,获得复旦大学第十三届“学术之星”特等奖。任浩杰在复旦的第一个课题成功解决了魏尔斯特拉斯型函数的维数问题,与沈维孝共同撰写的论文被收录于《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mathematicae),任浩杰也因此成为复旦数学七十年历史上第一个能在博士期间发表“四大”的研究生。

讲授课程

沈维孝坚持每年开设《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等本科生基础课程。

科研理念

沈维孝认为,任一门学问,要入门,都需要热情,但要做到一定深度、高度,就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

沈维孝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励名称

1995年

郭沫若奖学金

2009年

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

2020年

复旦大学2020届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2021年

科学探索奖

2022年

第十七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

2022年

谷超豪奖

资料来源:

社会任职

沈维孝曾任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沈维孝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一个谦虚得有点过分的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评)

沈维孝长期从事基础数学中动力系统理论的研究,是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复旦大学校友会官网评)

高中时代的沈维孝,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生活朴素;思维敏捷,悟性好,展现出对数学浓厚的兴趣与爱好。(池州市第一中学评)

标签: 沈维孝

更多文章

  • 吉敏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吉敏

    吉敏,女,江苏省海安县人,1960年出生。研究方向:偏微分方程。吉敏教授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具几何、物理背景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例如,流形上的极小曲面,平均Cartan挠率为0的曲面,调和映射,预定数曲率问题,Birkhoff台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是对该学科领域极富

  • 宗传明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宗传明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球堆积和数的几何。他彻底解决了二维的深洞问题(由Rogers于1950年提出);对FejesToth的遮光问题(1959年提出)取得了第一个有效上界;否定了Grunbaum于1961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并且取得了正四面体平移堆积密度(希尔伯特第18问题)的第一个

  • 段海豹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段海豹

    段海豹男,汉族,1956年2月6日出生陕西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人,拓扑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段海豹于1977年3月-1985年1月,在吉林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3月-1987年7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师从姜伯驹

  • 巩馥洲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巩馥洲

    巩馥洲,196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巩馥洲于1986年从西北大学毕业;1989年获得西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5年担任西北大学数学系助教、讲师;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

  • 李嘉禹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嘉禹

    李嘉禹,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安徽明光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文名:李嘉禹出生地:安徽明光出生日期:1963年6月毕业院校:杭州大学学位/学历:博士专业方向:几何分析,复几何,整体微分几何任职院校

  • 王建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建磐

    王建磐,男,1949年1月2日生于福建省古田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数学联盟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数学会副理事长。王建磐1978至1981年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1981年和1982年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

  • 忻元龙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忻元龙

    忻元龙,复旦大学教授。中文名:忻元龙国籍:中国职业:教师忻元龙,复旦大学教授。忻先生为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因在调和映照、子流形的几何与拓扑等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曾获第四届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

  • 肖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肖刚

    肖刚,1951年9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法国尼斯大学教授。2014年6月27日因病去世。中文名:肖刚民族:汉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日期:1951年9月逝世日期:2014年6月27日毕业院校:中国科大主要成就:数学家职称:数学系教授肖刚是80年代代数几何界的先锋人物,被公认为是少数的天

  • 冯克勤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克勤

    冯克勤,男,1941年出生于天津宁河。现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师从华罗庚,专攻数论方向。1991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中文名:冯克勤职业:老师主要成就: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出生地:天津宁河性别:男冯克勤,男,1941年出生于天津宁河。现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师从华罗庚,专攻数论方向。1

  • 钟家庆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钟家庆

    钟家庆(1937—1987),原籍安徽五河,生于安徽安庆。数学家,中科院研究员、博导。致力于多复变函数与微分几何的研究,对于紧黎曼流形、拉普拉斯算子第一特征值,获得其所哉最佳估计;还与美国数学家莫毅明教授合作,证明了非负全纯双截曲率的紧凯勒——爱因斯坦流形必等度于紧的厄尔密对称空间,受到国内外数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