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爱德华·威滕

爱德华·威滕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55 更新时间:2024/1/19 3:43:09

是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他是弦理论量子场论的顶尖专家,被美国《生活》周刊评为二次大战后第六位最有影响的人物,当代物理学家中H指数最高的一位。父亲路易斯·威滕是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物理学家,母亲是洛兰·沃拉克·威滕。威滕原先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转学布兰代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曾参与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的总统竞选工作一段短时间。他于197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导师是维·格罗斯。在此之后,他先后任哈佛大学JuniorFellow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现在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查尔斯·希莫尼数学物理学教授。威滕具有深刻的物理直觉和高超的数学能力。他专长量子场论,弦理论和相关的拓扑和几。他的主要贡献包括广义相对论的正能定理证明,超对称和莫尔斯理论,拓扑量子场论,超弦紧化,镜像对称,超对称规范场论,和对M理论存在性的猜想。

基本资料

中文名:爱德华·威滕

外文名:EdwardWitten

出生日期:1951年8月26日

毕业院校: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了M理论

出生地: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获得奖项:菲尔兹奖、爱因斯坦奖、牛顿奖章

主要荣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研究

威滕对理论物理学做出广泛的贡献,也促进大量重要的数学进展。他已经出版超过350部著作,主要是量子场论、弦理论、拓扑和几何形状的相关领域。威滕被他的同行们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虽然在某些方面很难将他的深刻贡献加以归类,威滕于物理方面的贡献侧重于超对称,于数学方面则是拓扑结构。

威滕在物理学的早期贡献之一是所谓级列问题(hierarchyproblem)的解决方案。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言一种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然而它的质量似乎比模型预测的数字还要轻得多。威滕认为,超对称破坏的机制提供了级列问题一种的自然解释。在超对称理论中,威滕指数(Wittenindex)用来判断超对称是否遭到破坏。威滕在超对称规范理论仍然继续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他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内森·塞伯格(NathanSeiberg)发展出塞伯格-威滕理论。

威滕显然是弦理论的代表人物,这是一个用来说明所有自然力的理论。甚至早在1984年,威滕在重力异做出重要贡献,为第一次弦理论革命铺平了道路。1990年代中期在南加州大学弦理论会议中,威滕推测存在一个统一的理论还没有被发现,称之为M理论。M理论可能是宇宙物理理论最根本的理论。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设计》(TheGrandDesign)中,认为M理论可能是宇宙的终极理论。

爱德华·威滕其他重要物理学的贡献包括重力二重性。1997年,根廷理论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首先提出了在反德希特空间背景下某些超引力理论和边界上共形场论的对偶关系,即AdS/CFT对应猜想。这一革命性的发现为过去15年中占据了理论物理的主导地位,对于威滕的研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国际数学联盟在1990年授威滕菲尔兹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物理学家(也是唯一一位)。他对纯数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深远,例如他使用琼斯多项式(JonesPolynomial)来解释陈-西门斯理论”(Chern-Simonstheory)。这项研究对于低维拓扑结构有深远影响,并推导出量子不变量。

威滕被认为是他的世代中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许甚至是爱因斯坦的后继者。在1995年,他在南加州大学会议中提出M理论,并用它来解释一些以前观察到的现象,在弦论中引发所谓的第二次超弦革命。

来到中国

2014年2月23日晚,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在内的近10位世界一流物理学家在北京相聚一堂,在清华大学围绕“希格斯粒子发现以后:基础物理学何处发展”为主题对话。这次会议由丘成桐主持,爱德华·威滕等多位一流物理学家参加,威滕在大会上谈及物理学未来发展时说道:“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伟大革命,但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答,如宇宙的起源,粒子质量的起源。他表示,在目前对撞机的能量上,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将会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上推前一大步。现在也正是中国成为这一领域领袖的最好时机。”

评价

威滕受同行的广泛赞赏。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曾说:

“虽然他肯定是物理学家,不过他对数学的掌握很少数学家能比得上……他一次又一次超越了数学界,以巧妙的物理直觉导出新颖深刻的数学定理……他对现代数学影响巨大……凭着他物理再次成为数学的丰富灵感和直觉源头。”

荣誉

威滕获得很多奖项,包括麦克阿瑟基金(1982年)、菲尔兹奖(1990年)、爱因斯坦奖、牛顿奖章(2010年)、洛伦兹奖(2010)、庞加莱奖(2006)和克拉福德数学奖(2008)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他被选入《时代杂志》影响最大的100位人士中。现在的物理学家中威滕的H指数最高。

标签: 爱德华·威滕

更多文章

  • 法尔廷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法尔廷斯

    用代数几何学方法证明了数论中的莫德尔猜想;他对阿贝尔簇的参模空间、算术曲面的黎曼-罗赫定理、p-adic霍奇理论等也有创见。法尔廷斯教授于1978年,时年24岁时取得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中文名:法尔廷斯出生日期:1954年7月25日毕业院校:德国明斯特大

  • Simon K.Donaldson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Simon K.Donaldson

    SimonK.Donaldson,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与美国西蒙斯几何与物理中心教授。外文名:SimonK.Donaldson工作单位: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西蒙斯几何与物理中心教学职称:教授SimonK.Donaldson现年(2020年)63岁,出生于英国剑桥,1985年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Dona

  • 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

    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1916年4月21日出生),美国籍,1986年菲尔兹奖得主。证明了四维流形拓扑的庞加莱猜想,因而刻划了球面S1,并且提供了对再一般的四维流形的、容易陈述但证明很难的分类定理;对偏微分方程、相对论也有建树。中文名::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英文名::Freedman,Mich

  • 阿兰·孔耐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阿兰·孔耐

    阿兰·孔耐于1947年4月1日出生于法国的德拉吉尼昂,于1983年获得菲尔兹奖,他从事算子代数研究,引进了新的不变量,将Ⅲ型代数分为子类,进一步把这些代数旧结为Ⅱ型代数及其自同构,然后按外自同构进行系统归类,从根本上解决了J.冯诺依曼留下的代数分类问题。中文名:阿兰·孔耐外文名:Connes,Ala

  • 威廉·瑟斯顿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威廉·瑟斯顿

    威廉·瑟斯顿(ThurstonWilliam,1946年10月30日-2012年8月21日)1946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1982年获菲尔兹奖,获奖前后的工作地点是普林斯顿大学。他讨论了三维流形上的叶状结构,并对一般流形上叶状结构的存在、性质及其分类得出了普遍的结果;基本完成了三维闭流形的拓扑分

  • 查里斯·费弗曼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查里斯·费弗曼

    查里斯·费弗曼(CharlesFefferman),美国数学家。12岁学完微积分,17岁毕业于马里兰大学,20岁拿到普林斯顿博士学位,22岁在芝加哥大学晋升正教授,29岁时(1978年)获得菲尔兹奖。现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中文名::查里斯•费弗曼英文名::CharlesFefferman性别:

  • 皮埃尔·德利涅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皮埃尔·德利涅

    皮埃尔·勒内·德利涅子爵(法语:VicomtePierreRenéDeligne,1944年10月3日-),生于布鲁塞尔,比利时数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韦伊猜想的工作。中文名:皮埃尔·德利涅外文名:VicomtePierreRenéDeligne出生日期:1944年10月3日

  • 丹尼尔·奎伦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丹尼尔·奎伦

    丹尼尔·格雷··奎伦(DanielGrayQuillen,1940.6.27-),数学教授。从1984年到2006年,他是牛津大学马德林学院纯粹数学温弗利特教授。他以高阶代数K-理论的“总设计师”(primearchitect)而闻名,因此他获得了1975年科尔奖与1978年菲尔兹奖。中文名:丹尼尔

  • 格·阿·玛古利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格·阿·玛古利斯

    格·阿·玛古利斯(Маргулис,Г.А.),前苏联数学家。1978年获得菲尔兹奖。中文名:格•阿•玛古利斯外文名:Маргулис,Г.А.籍贯:前苏联性别:男国籍:前苏联出生年月:1946年职业:数学家姓名格·阿·玛古利斯Маргулис,Г.А.获得奖项:菲尔兹奖得奖年份(地点)1978赫尔

  • 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

    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于1937年出生于英国,工作地点是哈佛大学,1974年获得菲尔兹奖,关于代数几何学参模理论,他创造性地应用了不变式理论,导致许多新结果,并由此产生了几何不变式论;证明了代数曲面与代数曲线和高维代数簇有一个不同之处,对代数曲面的分类作出了贡献。中文名: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外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