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4/1/15 13:03:40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DouglasD.Sheriff)生于美国华盛顿伯丁,先后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学士)康奈尔大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氦-3。1996年,诺贝尔物理奖授道格拉斯.奥谢罗夫(DouglasD.Sheriff)(美国),以此表彰其对氦-3超流性的发现。现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

基本资料

名:道格拉斯·迪安·奥谢罗夫

外文名:DouglasD.Sheriff

别名: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45年8月1日

毕业院校:加州理工学院(学士),康奈尔大学(硕士,博士)

职业:美国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出生地:美国华盛顿州阿伯丁

星座:狮子座

经历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生于华盛顿州的阿伯丁,一个位于西北太平洋地区主营伐木业的小镇。奥谢罗夫曾在家乡的公立学校上学,大学本科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1967年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现了液态氦-3的三种超流相。这些氦-3新相是超导体的不带电类似物,但次序更加复杂。

1972年秋奥谢罗夫离开康奈尔大学,之后十五年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物理部工作,最后六年担任低温物理和固体物理部部长。在这里,他与同事一道研究新发现的液态氦-3超流相,固态氦-3原子核旋转轨道的性质,并首次观察了无序金属薄膜的弱局域化现象。

1987年奥谢罗夫来到斯坦福大学,任应用物理学J.G.Jackson和C.J.Wood荣誉教授,以及本科教育杰拉德·卡斯帕尔大学院士。在这里,奥谢罗夫仍旧主要研究凝聚态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条件下的性质。

1993-1996年及2001-2004年,奥谢罗夫教授还担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此外,他还于2003年加入“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查明了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重返时失事的原因。

研究成果

氦-3的超流动性

所谓“氦-3的超流动性”检测实验,是一项难度非高的工作,与正常流体不同,超流氦不随容器的转动而转动,但可以产生大量涡旋,和为涡旋线。涡旋线互相排斥并形成六角排列结构,超流体绕着涡旋线的核心转动,这种转动是量子化的,与原子核外的电子轨道类似。在不同的温度、转速和磁场条件下,氦-3中会出现几种涡旋线。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量子效应通常会被原子的无规桂热运动所掩盖,但是在超低温下,这些效应可以被观察到。一个壮观的例子就是氦-3的超流性——这一个现象导致对量子物理的更深入理解。

在由三位科学家设计并建成的低温衡器中,利用玻氏法,把一个盛有氦-3的容器却到大约2Mk。当氦-3被稳恒缓慢地压缩时,其内部压强被测量下来。随着氦-3体积缩小及随后增大,他们观测到压强曲线斜率有微小变化以及出现小扭折。这些观察结果是氦-3相变为超流体的最出证据。两个超流体的相——"A"相和"B"相被发现了。

个人荣誉

奥谢罗夫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弗朗西斯·西蒙爵士纪念奖、奥利弗E巴克利凝聚态物理学奖、麦克阿瑟奖、以及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斯坦福大学授予奥谢罗夫沃尔特·J·戈尔杰出教学奖。此外,他还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个人爱好

奥谢罗夫与其夫人菲利斯喜好古典音乐、远足和摄影。

更多文章

  • 戴维·莫里斯·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戴维·莫里斯·李

    戴维·莫里斯·李(DavidMorrisLee,1931年1月20日纽约州拉伊-),美国物理学家,发现氦-3的超流体,199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戴维·莫里斯·李外文名:DavidMorrisLee出生日期:1931年1月20日职业:物理学家主要成就:发现氦-3的超流体1996年获诺贝尔物理

  • 马丁·佩尔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丁·佩尔

    马丁·佩尔,MartinL.Perl(1927—2014)因发现了τ子,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Reines,1918—1998)因检测到了中微子,共同分享了199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马丁·佩尔外文名:MartinL.Perl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27年逝世日期:2014

  • 约瑟夫·胡顿·泰勒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约瑟夫·胡顿·泰勒

    约瑟夫·胡顿·泰勒(JosephHootonTaylor,1941年3月29日~),美国物理学家,他和拉塞尔·艾伦·赫尔斯共同发现史上第一个位于双星系统脉冲星PSRB1913+16,并通过对其深入研究首次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定量证据,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验证。泰勒也因此和赫尔斯一同获得1

  • 拉塞尔·赫尔斯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拉塞尔·赫尔斯

    拉塞尔·赫尔斯,1950年11月28日出生于纽约,美国物理学家,199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拉塞尔·艾伦·赫尔斯外文名:RussellAlanHulse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50年11月28日出生地:纽约拉塞尔·赫尔斯,1950年11月28日出生于纽约,美国物理学家,1993年获诺贝尔物理

  • 乔治·夏帕克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乔治·夏帕克

    乔治·夏帕克(GeorgesCharpak,1924年8月1日-2010年9月29日),出生于波兰的法国物理学家。因发明多线路正比探测器和推动粒子探测器,于199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乔治.夏帕克外文名:GeorgesCharpak出生日期:1924年8月1日逝世日期:2010年9月29日乔

  •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皮埃尔-吉勒·德热纳

    德热纳的主要贡献在于:为研究简单系统中的有序现象而创造的方法,能够推广到研究较复杂的物质形态,特别是液晶和聚合物等物质。他因在研究超导体、液晶和聚合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誉为“当代牛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通常会同时颁发给两位甚至三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德

  • 杰罗姆·弗里德曼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杰罗姆·弗里德曼

    杰罗姆·弗里德曼,美国物理学家,由于和理查德·泰勒一起进行有关电子与质子和束缚中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而共同分享了199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杰罗姆·弗里德曼外文名:JeromeI.Friedman国籍:美国职业:美国物理学家(March28,1930—)杰罗姆·弗里德曼,,与肯德尔(Hen

  • 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

    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德语:HansGeorgDehmelt,1922年9月9日-2017年3月7日),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8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外文名:HansGeorgDehmelt出生日期:1922年9月9日逝世日期:2017年3月7日职业:德国-美国

  • 利昂·莱德曼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利昂·莱德曼

    利昂·莱德曼(1922年7月15日-2018年10月3日),男,著名粒子物理学家,出生于纽约,1946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58年后任该校教授,1979-1989年曾任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任,并主持设计了超导超级对撞机建造计划。利昂·莱德曼长期从事

  • 卡尔·亚历山大·米勒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卡尔·亚历山大·米勒

    卡尔·亚历山大·米勒(德语:KarlAlexanderMüller,1927年4月20日巴塞尔),瑞士物理学家,中文名:卡尔·亚历山大·米勒出生日期:1927年4月20日卡尔·亚历山大·米勒(德语:KarlAlexanderMüller,1927年4月20日巴塞尔),瑞士物理学家,卡尔·亚历山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