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布鲁斯·博伊特勒

布鲁斯·博伊特勒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08 更新时间:2024/1/21 8:44:08

布鲁斯·博伊特勒(英语:BruceBeutler,1957年12月29日-)美国免疫学家遗传学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因发现如激活先天免疫而与鲁斯兰·麦哲托夫和朱尔·A·奥夫曼分享2011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同年(2011年),博伊特勒连同朱尔斯·霍夫曼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奖项,以表扬他们“关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另一半奖项由瑞夫·史坦曼获得。。

基本资料

名:布鲁斯·博伊特勒

外文名:BruceBeutler

出生日期:1957年12月29日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人物简介

1959年到1977年,他居住在加州南部。他在帕萨迪娜的理工学校读中学。后来进入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1976年18岁毕业。197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医学,1981年23岁时获得医学博士。在他童年和少年时期,他就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父亲的实验室里他从事生物学研究。后来,在大野干的实验室(以基因研究而闻名)工作。此外,他也在亚伯拉罕·布劳德(研究脂多糖、内毒素和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专家)的实验室工作。后来,他深入涉及脂多糖和疱疹病毒领域,致力于对先天免疫系统进行研究。

学术职务

1981至1983年,博伊特勒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继续他的医学训练,在内科实习,驻神经内科。1983之1985年之间他是洛克菲勒大学安东尼·切拉米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1985年他成为洛克菲勒大学助理教授。1984至1986年他担任洛克菲勒大学助理医师。

1986年博伊特勒回到达拉斯,任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内科部助理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会助理研究员,在医学会他连续14年担任此职。1990年他在休斯医学会成为助理教授和副研究员,1996年成为正式教授。

2000年博伊特勒迁至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就任免疫学部教授。2007年他成为斯克里普斯新成立的遗传学部主席。

荣誉

他个人获得了包括美国科学院和医学研究所在内授他的许多荣誉。他是欧洲分子生物组织(EMBO)的外籍会员,美国医师协会和美国临床研究协会的会员。

著名荣誉如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1,与拉尔夫·斯坦曼和朱尔·A·奥夫曼分享)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11,与朱尔·A·奥夫曼和RuslanM.Medzhitov分享)

WillRogersInstitute年度研究奖(2009)

AlbanyMedicalCenterPrize(2009,与CharlesA.Dinarello和拉尔夫·斯坦曼分享)

因天生免疫研究获得BalzanPrize(2007,与朱尔·A·奥夫曼分享)

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授予的名誉医学博士学位(2007)

癌症研究机构颁发的WilliamB.ColeyAward(2006,与ShizuoAkira分享)

法国科学院授予的GranPrixCharles-LeopoldMayer(2006)

德国RobertKoch基金会RobertKochPrize(2004,与朱尔·A·奥夫曼和ShizuoAkira分享)

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自2001年将他列入ISIhighlycitedresearcher,标志着他成为免疫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也被Thomson-Reuters列为CitationLaureate。

家庭

他是个犹太人,父亲欧内斯特·博伊特勒是个遗传学家,母亲布伦德尔·梅伊·弗莱舍是名记者。他于1980年同芭芭拉·博伊特勒(婚前姓兰茨尔)结婚,1988年离婚,两人共有三名子女:丹尼尔(1983年生)、埃利奥特(1984年生)和乔纳森(1987年生)。

更多文章

  • 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

    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1925.09.27-2013.04.10),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与帕特里克·斯特普托(1988年去世)共同研发体外人工授精技术(俗称试管婴儿技术),享年87岁。因开发“体外受精技术”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出生日期:1925

  • 杰克·绍斯塔克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杰克·绍斯塔克

    杰克·绍斯塔克,美国人。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卡罗尔·格雷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卡罗尔·格雷德

    卡罗尔·格雷德(CarolGreider),1961年生,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1983年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教授。她因为“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而与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一起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卡罗尔

  •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1948年11月26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女,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教授。著有《端粒效应》(与伊丽莎·艾波合著,廖月娟译,天下文化出版,2017年)。中文名: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外文名

  • 吕克·蒙塔尼耶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克·蒙塔尼耶

    吕克·蒙塔尼(LucMontagnier,1932年8月18日-2022年2月8日),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荣誉教授,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防治基金会主席,法国著名的病毒学家,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出生在法国,他是巴黎大学的病毒学教授,是法国巴黎艾滋研究和预防世界基金会的荣誉教授和主管。他在艾滋病的研

  •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国人,出生于1947年,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工作。巴尔-西诺西是近年来少有的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之一,以研究艾滋病病毒而闻名,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巴尔-西诺西和同事蒙塔尼因发现了艾滋病的致病病毒(即HIV病毒),与发现了人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zurHausen),德国著名科学家、医学家,1936年3月11日生。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俄国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医学教授。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乳头状瘤病毒(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

  • 奥利弗·史密斯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奥利弗·史密斯

    奥利弗·史密斯(英语:OliverSmithies,1925年7月23日-)是英国出生的美国遗传学家,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因发明基因敲除小鼠技术与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奥利弗·史密斯外文名:OliverSmithie

  • 马丁·约翰·埃文斯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丁·约翰·埃文斯

    马丁·约翰·埃文斯爵士(英语:SirMartinJohnEvans,1941年1月1日-)是一位英国科学家,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校长。中文名:马丁·约翰·埃文斯国籍:英国出生日期:1941年1月1日毕业院校:伦敦大学学院职业:教授、校长1963年毕业于剑桥大

  • 马里奥·卡佩奇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马里奥·卡佩奇

    马里奥·卡佩奇(MarioR.Capecchi,1937年10月6日—),200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美国犹他州医学院著名教授、人类基因系两位主任之一。卡佩奇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少年时移民美国。他从俄亥俄州安提亚克学院获得了化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自哈佛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