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钱载

钱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84 更新时间:2023/12/26 2:20:14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为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

基本资料

本名:钱载

字号:字坤一,号萚石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秀水

出生时间:1708年

去世时间:1793年

主要作品:《石斋诗文集》

人物生平

钱载本姓何,先祖为贵四何府君,居海盐之甘泉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以养马不报迁戍,其子何裕交付一钱府君抚养,遂改姓钱,后迁秀水。

钱嘉征为钱载高祖,钱嘉征曾抗击魏党,此事钱载有记:“崇祯初,先公侍御以诸生伏阙劾魏党,疏云:‘读圣贤书,传家惟忠孝二字。’”钱嘉征后选授松溪知县,旋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其清廉奉法,不畏权势,恪守忠孝的品行对钱载有很大影响。到钱载父辈,家道渐落。钱载父为钱炌。钱载在《诰赠通奉大夫提督山东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国子监生钱府君神道碑铭》对其父有所描写:“府君之久客京师也,不能以有所合于时,归而复应庚子(1720)省试,乃决意仕进,以安其贫。所居回溪草堂,秋雨塌老屋数间,欣然曰:‘隙地数弓可以种吾菊。’平生心慈口直,面折人过而其人事后相见极欢。早起常遍于同居诸从之厨,还曰‘举炊矣’。而府君之有无,一以待于我母夫人。草堂破书数柜,教其子以潇洒不群,倜傥有远志。尝曰:‘不事家人生产,学者以治生为急,是二说者,宜何从?吾盖不得而兼之矣。’”

康熙五十二年(1713),钱载始至曾叔祖钱纶光家,拜见钱纶光妻陈书,“始见太夫人画”,陈书“画尤工,山水、人物、花草皆清迥高秀,力追古作者”。陈书的画艺给钱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雍正七年(1729)钱载参加乡试落榜后,始临摹陈书画,并自出新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云:“(钱载)工花木兰竹,得南楼老人(指陈书)传,以水墨名家著……余藏有墨笔玉兰大帧,简淡古雅,不假雕饰。”指出钱载画法源于陈书,具有“简淡古雅、不假雕饰”的特点。陈书尤重钱载,曾命载授其孙钱汝鼎、钱汝诚书。

钱载七岁时,从舅朱修永送其至章家学塾读书,次年转至彭家学塾,塾师为曹檟。曹檟通五经,主理学。钱载在曹檟的教育下,很早就接触了理学。康熙五十七年(1718),载父钱炌自京师归,亲授载学业。钱炌深受陆奎勋、朱彝尊的影响:“大夫学举业于陆堂陆先生,讲经学于竹垞朱先生。”在钱炌言传身教下,陆奎勋、朱彝尊思想对钱载有所影响。钱炌还经常提及范仲淹置义田以赡族人之事:“康熙戊戌(1718)大夫归自京师,油灯夜坐,始闻与先夫人愿仿文正范公义田赡族,自后常常言之。”钱载此后亦认识到了添置义田的作用:“前此轮直,既岁收,所入三股均分。岁凶则有米者让无米者。后此其仍择贤,两岁一更。先纳国租,后分家米。岁丰,即人多难足,亦米少,必均矣。”设义田可“纳国租”,亦可助无米者,可谓益国益家。雍正五年(1727)钱载拜师桑调元。桑调元主理学的思想对钱载有较大的影响。

雍正三年(1725),钱载与朱沛然、陈向中、祝维诰、王又曾定交。其经常集会,曾合五家诗钞为一集曰《南郭新诗》。钱载还与汪孟鋗、汪仲鈖兄弟、万光泰、朱休度、诸锦、金德瑛等交往,谈诗治学,形成诗歌创作上有共同创作倾向的流派——“秀水派”。

雍正十年(1732),钱载娶同郡安桥张氏为妻。三年后,浙江总督程元章保举钱载参加来年博学鸿词科,次年钱载北上京师应试,不中。载为一介书生,无营生能力,家境日窘,为减轻家庭负担,载曾至德清授课。家庭重担全落在其母朱夫人身上,因劳累成疾,朱夫人卒于乾隆六年(1741),六年后,父丧。父丧百日,载入京师拜见从叔祖钱陈群,陈群为钱纶光子。不久随陈群南下至南昌,始识蒋士铨,从此结下深厚友情。乾隆十四年(1749),载同蒋溥随驾出塞,归后介福、嵇璜荐载以经学补教习。次年,载考取八旗教习。

乾隆十七年(1752)三月,载中顺天乡试。八月参加会试,庭对中二甲第一名,改庶吉士,年四十五,实属不易。对此,钱陈群在《喜闻从孙载南宫捷音即次诚儿韵》有言:“琢成楮叶廿年迟,著论韩公伸纸时(自注:今年钦命题即廿年前载中副车题也,与退之《不二过论》题相类)朵殿争看和氏璧,琼筵笑插菊花枝。云边独鸟终先到,涧底寒松受晚知。华国文章从此大,二厅风月属经师。”对钱载中进士前的境况和钱载的才能做了肯定。总的来说,钱载的仕途生涯是比较顺利的。乾隆对其比较优渥。钱载曾多次充乡试、会试考官,曾奉命祭告陕西、四川岳渎及历代帝王陵。官至礼部侍郎。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原品休致。

但是,钱载仕途生涯也时有波折。最著名的一次是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钱载祭告陕西、四川岳渎及历代帝王陵归来后,奏考陵应在平阳,不应在濮州。此论一出,引起轩然大波。“经大学士、九卿议驳”后,钱载依旧坚持上奏,其在《再陈尧陵摺》中言:“切臣遵旨次第查考尧陵,考得平阳之尧陵属实,濮州之尧陵属虚。敬谨具摺覆奏。奉旨:大学士、九卿会同该部议奏,钦此。礼部主稿议驳,覆奏奉旨依议,钦此。臣自应默息,何敢复陈。但臣原奏只辨尧陵之有无,并未尝敢一字涉及改祀之处,然即此一事之议,礼教攸关。臣敬谨再奏……”

但钱载的奏折再一次遭到严斥:“钱载本系晚达,且其事只是考古,是以不加深究。”并给出了大量理由驳斥钱载之说。钱载本意只是“辨尧陵之有无,并未尝敢一字涉及改祀之处”,正如乾隆所斥那样,“其事只是考古”,那乾隆何以如此大动干戈?因为“乾隆元年,以山东巡抚岳濬奏,自东平改祀濮州”,如果依钱载言,那么说明以前乾隆所祭尧陵为误,因此钱载此说被斥难免。此为其一;其二,乾隆从维护统治出发,对于因此事可能引发的危机作了详细考虑:“若遇朝廷政治,亦似此哓哓不已,朕必重治其罪。即如明季诸臣,每因遇事纷呶,盈庭聚讼,假公济私,始则各成门户,继且分树党援,以致无益于国政,而国事日非,不可不引为炯戒!”

乾隆四十八年(1783),钱载以原品休致。归田后,钱载生活渐贫,以卖画为生,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有记:“丙辰(1736)召试者二百余人,今五十五年矣,存者惟钱萚石阁学,与余两人耳。庚戌(1790)五月,相访嘉禾,则已中风,半身不遂;年八十有三,犹能醰醰清谈。家徒壁立,卖画为生,官至二品,屡掌文衡,而清贫如此:真古人哉!”但钱载不以贫为然,寄兴山水之间,自得其乐。祭祖立义田,以赡族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卒于乡,年八十六。

清史文载

雍正十年,副榜贡生,举博学鸿词、举经学,就试皆未入选。乾隆十七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七迁内阁学士,直上书房。四十一年,督山东学政。四十五年,命祭告陕西、四川岳渎及帝王陵寝。寻擢礼部侍郎,充江南乡试考官,举顾问为第一,四书文纯用排偶,上以乖文体,命议处。吕氏春秋尧葬谷林,史记不书其地。乾隆元年,以山东巡抚岳濬奏,自东平改祀濮州。

四十一年,大理寺卿尹嘉铨疏言当在平阳,下部议驳。载督学山东,谒濮州尧陵,自四川还道平阳,得尧陵州东北;及江南典试归,又至东平求旧时所祭尧陵,参互考订,以为在平阳者是。史记汤、武皆未著葬地,盖都於是葬於是则不书,尧亦其例。因疏请釐定。下大学士、九卿议驳,载奏辨;复议,仍寝不行。上谕曰:“经生论古,反覆辨证,原所不禁。但既陈之奏牍,并经廷臣集议,即不当再执成见。载斥吕不韦门下客浮说,不韦即不足取,亦尚不可以人废言。况其门下客所著书,所谓‘悬之国门,不易一字’,岂能谓不足为据?其时去古未远,或尚有所承述。乃欲在数千年后虚揣翻驳,有是理乎?载本晚达,且其事只是考古,是以不加深问。若遇朝廷政治,亦似此哓哓不已,朕必重治其罪。”命传旨申饬。载疏累数千言,语有未明,复为自注,时谓非章奏体,上亦未深诘也。四十八年,休致。五十八年,卒,年八十有五。

金德瑛论诗宗黄庭坚,谓当辞必己出,不主故常。载初与订交,晚登第,乃为门下门生;诗亦宗庭坚,险入横出,崭然成一家。同县王又曾、万光泰辈相与唱酬,号秀水派。载又为陈群族孙,从陈群母陈受画法,苍秀高劲,亦如其诗。

诗作评价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称赞钱载:“钱挥石诗,清真铲刻,神景开阔,体大思精,卓然大家。在雍、乾间无敌手”。

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他比为“智多星吴用”。

代表作品

【兴隆店】

泪落店门前,街尘为不起,人生本逆旅,逆旅乃如是。

适来讵无因,适去竟何似。徒令相见频,逭署卧于此。

去年客扣户。今年车过市。市中与户中,影响渺咫尺。

微微药铛铟,香气在窗纸。明明竹房月,秋夜一房水。

迢迢归棹雪,雪寒莫可止。冥冥春花红,春半坠红死。

浩浩宣南坊,将车欲寻子。恻恻店门前,我犹为客尔。

借问道傍人,畴复知所以?可惜文章身,少年付蝼蚁。

【葑门口号(三首选一)】

灭渡桥回柳映塘,南风吹郭不胜香。湖田半种紫芒稻,麦笠时遮青苎娘。

【观王文简所题马士英画(二首选一)】

王师南下不多年,司理扬州句为传。落尽春灯飞却燕,江山如画画依然。

【到家作(四首选二)】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限罪,百千万念不如灰。曝檐破袄犹藏箧,明日焚黄只益哀。

【小店】

小店青帘又夕阳,儿童竿木也逢场。丁丁弦想村风急,灼灼桃开水岸香。

富厚易传苏季子,是非难管蔡中郎。不成买醉欣然坐,摇鼓冬冬自卖糖。

【城隅】

城隅南去独西东,畦菜墙桑取径通。老妪古祠杯珓火,群儿高阜纸鸢风。

晚来芳草欲争绿,晴杀杏花难久红。得半好春闲里过,浊醪能醉与谁同?

标签: 钱载

更多文章

  • 邓石如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石如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

  • 黎简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黎简

    黎简(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又号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诗

  • 楚昭南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昭南

    楚昭南,梁羽生小说《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中武侠人物。明末清初人,「天山派」弟子,精通剑术,持宝剑「游龙剑」。性狂傲、品行卑劣、见利忘义、个人主义强烈。下山后追求草原女英雄飞红巾,助哈萨克牧民抗清、为人两面三刀、为其不屑。求之不得,便叛变投清、陷害同党。后被其大师兄杨云骢之女易

  • 恭顺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恭顺皇贵妃

    恭顺皇贵妃(1787年5月28日-1860年4月23日)钮祜禄氏,主事善庆女。乾隆五十二年生。嘉庆六年入宫,赐号如贵人,十年二月初八,生皇八女。六月册为如嫔,嘉庆十五年九月,晋如妃。十六年正月廿五,生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嘉庆十九年二月二十七,生皇五子惠端亲王绵愉。二十五年十二月,道光帝晋尊皇考如贵妃

  • 爱新觉罗·绵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爱新觉罗·绵愉

    爱新觉罗·绵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庆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为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时为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两姐皆早夭。被封为惠亲王,著有文集为《爱日斋集》。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绵愉病死,终年51岁,谥号端。有奕详、奕询等子六人

  • 顺贵人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顺贵人

    顺贵人(1748~1790)钮祜禄氏,清高宗乾隆帝妃嫔之一,满洲镶黄旗人,总督爱必达之女,孝昭仁皇后侄孙女。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进宫初封常贵人,三十三年晋顺嫔、四十一年晋顺妃。乾隆五十三年正月降为顺嫔,同月又降为顺贵人,原因不明;乾隆五十五年八月薨。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入葬裕陵妃园寝。中文名

  • 和裕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裕皇贵妃

    和裕諴禧皇贵妃(1761年2月25日—1834年1月27日)。清仁宗嫔妃之一,拜唐阿刘福明的女儿。乾隆四十二年,选为嘉亲王颙琰的格格,诞生皇长子穆郡王、皇三女和硕庄敬公主。嘉庆帝继位,册封諴妃,位居皇后喜塔腊氏与贵妃钮钴禄氏之下。嘉庆十三年,晋封諴贵妃。道光元年册为皇考皇贵太妃,道光十三年十二月十八

  • 爱新觉罗·阿敏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爱新觉罗·阿敏

    爱新觉罗·阿敏(1586—1640),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后金四大贝勒之一,清初宗室名将。阿敏曾参与萨尔浒之战、灭乌拉部、灭叶赫部、克沈阳、辽阳等战役,统兵攻打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求和。天聪四年(1630年),因阿敏弃城投降,皇太极大怒,召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罪状除了此次

  •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

  • 爱新觉罗·塔拜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爱新觉罗·塔拜

    爱新觉罗·塔拜(1589年4月12日—1639年9月6日),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母为庶妃钮祜禄氏博克瞻之女。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月十八日生,清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九日卒,享年五十一岁。本名:爱新觉罗·塔拜别名:满语:穆赫林Tabai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满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