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何芷舠

何芷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49 更新时间:2023/12/10 1:40:36

何芷舠(1835-1908),即何维键,字汝持,号芷舠,安徽省望江县人,江苏省扬州市何园的创始人。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台辞官退隐到扬州,购买了片石山房并扩建园林园居,建造了晚清时期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寄啸山庄,俗称何园。何芷舠是1835年出生的,曾为国子监太学生,1885年,参加顺天考试,后以咸丰乙卯科眷禄的身份,按照惯例当上户部郎中,曾在福建司,云南司任职,后又改任道员,分发到湖北,主办军需局,此后两次代理盐法道,补任督粮道,在其担任湖北按察使不久,又接任汉黄德道,并兼任汉江关监督。朝廷赏其一品封典,诰封资政大夫,晋升光禄大夫。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何芷舠

别名:何维键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望江县

出生日期:1835年

逝世日期:1908年

职业: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

主要成就:何园创始者

人物经历

光绪二年至光绪九年何芷舠辞官返回扬州前的七年,是他在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官职上为社会尽力的七年,也是他目睹满清衰败屈从外强的七年。

清代,汉口后来居上的兴起,盖过了历史重镇武昌与汉阳,三镇鼎立,武汉地区下通维扬苏皖,是盐粮汇聚通道,上溯川蜀滇黔,是货物供应源头,商贾云集,日夜繁盛,有诗云“夜市灯千树,春江月万船”。然而在何芷舠任汉口、黄陂、德安三地区的道台时,龟蛇锁大江的武昌与汉阳间只有舟子(私人小渡船)摆渡交通,与汉口开阜后的形势极不适应。何芷舠谋划设立大型官渡,却遇到官场同僚与地方乡绅同声劝阻,怕影响舟子生路而招哗变。次子闻讯告知母亲,母亲孙夫人笑问“儿怯耶?胡不类尔父!夫人情可与乐成而难与图始,尔父则既言之矣。”孙夫人指出人们一般是在你办事成功后可以向你祝贺,但很难指望在你开始办一件难事时就全力支持你,坚定地表露支持夫君创新求变。事后,舟子的生路另有安排,而官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获得广泛赞誉,这也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前,当地交通史上辉煌一页。

当时,何芷舠管辖汉口、黄陂、德安三个地区,其下辖有个江夏县令,为某事触怒了英国驻汉口的总领事阿查立,阿查立找到何芷舠,要求撤换此县令,被何芷舠严词拒绝,领事又找到湖北巡抚,企图以高压逼何芷舠就范。当巡抚与何芷舠商谈此事时,何芷舠反问,虽然撤换一个县令非常容易,但今后他们不断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事,又该如何呢?义正言辞地顶住了英国总领事的嚣张气势。

还有一次,江汉海关查处某奸商不法案,奸商抬出英商后台以抗衡,英总领事出面企图调停,何芷舠果断将那英商后台驱逐出境,维护了海关自主权益。总领事阿查立年轻时曾押送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的两广总督叶名琛至印度,在中国数十年,颐指气使、傲气凌人,但何芷舠周旋有度,软磨硬顶,在事关主权上寸步不让,彰显了民族气节。

何芷舠从古称“雷池”的穷乡僻壤发奋攻读得中进士,并最终得任江苏布政使的业绩中,领悟到要能为国为民有所贡献,必须重视教育。何园内专辟的“读书楼”,见证了何芷舠长子何声灝继祖父何俊也得中进士,并被誉为“祖孙翰林”,次子何声焕也得中举人。

尤为可贵的是,思想开明的何芷舠,在“西学中用”思潮影响下,将最大的孙子何世模送往日本留学,日后成为向孙中山建议将大清银行改组建成中国银行的奠基者。在何芷舠重视现代教育的影响下,次子何声焕的三个儿子、三子何声润的两个儿子,五人都在美国、日本留学后回国效力。

走出寄啸山庄,进入上海滩时,晚年的何芷舠有投资兴办高等教育的宏伟设想,这一夙愿终于在次子何声焕及孙辈何世桢、何世枚的操持下得以实现,1924年上海私立持志大学(后改持志学院)成立,何芷舠为创办人。因何芷舠另字汝持,“持志”者即持汝持之志也,属于中国开创以私人资本创办现代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行列。

居正、于右任、孙科、蔡元培、何应钦、刘海粟等均曾为持志学院题词。学院办学至1939年,被毁于侵华日军炮火及汪伪76号特务机关捣毁,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何芷舠高度重视教育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后辈子孙,在他第四代39名祚字辈中,从事教科文卫事业者比例高达75%。

在黄宾虹传记年谱中,详细记载了黄宾虹年轻时,持父亲手书拜访姻亲何芷舠受到热情款待,得以在何芷舠处观赏元、明、清各代书画艺术精品真迹的场景,给始步画坛的他以极大的迪。黄宾虹在晚年给女弟子顾飞的论画长札中,仍写到“回忆我二十余岁初至扬州时有姻戚何芷舠程尚斋两运转宦隐侨居家富收藏出古今卷轴竟得观览……”,收藏的这些珍品足以说明何芷舠的艺术鉴赏功底。而黄宾虹也由此先后与何园四代人都有书画情缘,何园专辟的“芷虹斋”记录了“云水论交竟百年”的佳话。

何园的档案室里,收藏有同治壬申年仲秋由胡开文以五石清烟制造的何芷舠专用墨“青琅玕”,在墨的正面有何芷舠用工楷亲自书写的摹古小令:“青琅玕,绿檀欒,素娥洒翰元霜寒,双鸾衘去五云端。”其用笔端正雍容,充分显示他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出身的功力(古代科举考场试卷为防止阅卷官认识考生笔迹而发生徇私舞弊行为,规定考生考卷必须经过朝廷选拔任命的誊录官用工楷誊清抄录后再送考官阅卷,所选者皆为书法卓越者)。在寄啸山庄北门门楣上方石碑题刻的“寄啸山庄”也正是何芷舠亲自题写。在他熏陶下,其子其孙不乏书法佼佼者。

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为何在众多园林中能独树一帜,这与园主何芷舠策划园林设计理念密切相关,虽然在造园思想上仍旧以归隐田园、注重诗情画意的审美观为主旨,但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造园布局、造园手法、造园要素几方面看,都有独到之处。

中国传统的私家园林和园居布局,无论是南、北园林,都脱离不了前朝后寝的“后园式”(即大众俗称的“后花园”)或“侧园式”(即园林在园居的一侧),而何芷舠购得原有片石山房旧园(小花园)扩建新园时,打破了传统格局,将园居住宅玉绣楼安置在东南面片石山房、东面东园、北面大花园、西面怡萱楼小院这四个景区的中间位置,园居位于全园中心的做法在园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苏州大学的何践认为,何园的设计思想是现代网络设计概念在园林设计上的早期实践,尤其在园林点、线、面的处理上,以现代网络设计思想,创造性地通过全园近1500米的各式廊道和节点,使两层园居上下能够四通八达地到达任何一个景点,把廊道与节点在园林与园居中的作用前无古人地发挥到了极致。汲取西方技术要素在中国古典园林园居建筑中运用是何园另一特色。中国在十九世纪运用百叶窗、法式壁炉、铸字铁围栏、大玻璃窗、地下通风保温层等,实属罕见,运用自如又恰到好处。

何芷舠深邃的儒道思想,加上他的经历有机会较早接触外国的科技文明,以及他的艺术修养、建筑知识,与设计师默契配合,促成了寄啸山庄设计思想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突破,创造了晚清园林的辉煌,成为晚清园林代表性作品,正应了园林界那句“三分工匠,七分主人”的老话。

何芷舠之父何俊,为咸丰年间从二品官员江苏布政使。卒故后,何芷舠奉养生母任氏至孝,1893年何芷舠建寄啸山庄时,在玉绣楼旁另辟独立小院(即今怡萱楼)供母亲颐养天年,在楼廊选用当时鲜见的进口铸铁图案围栏,每个围栏均以“延年益寿”四字为铸铁图案,晨昏定省至任氏仙逝时达十八年之久,其孝道盖儒家之本也。

由于祖籍在安徽望江,老家祠堂往返多有不便,何芷舠选定片石山房东侧建立家祠,祠堂建筑由祠门、飨堂、寝堂、签押房、前后天井及厢房等组成,逢年过节家祭在此进行。

与一般祠堂不同的是,在祠堂正厅内有一井,据考证是修建祠堂前原有古井,被保留在厅内,其含义有二:一是徽派建筑讲究天井要“肥水不外流”;二是教育子孙饮水思源,不忘家族精神。堂名“光德堂”,意指后辈要无愧于祖辈,要发扬光大家族传统好家风,以完美的德操规范自我的行为。

何芷舠命人绘制的何俊及其上三代人的精致画像,在祠堂内保存。

何芷舠传奇一生中,最令人费解的是,何以在扬州营造城市山林、归隐奉母十八年后,居然以年近七旬而率家弃园东进上海滩?

何芷舠是由顺天乡试晋身官场的,饱读诗书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加之父亲是二品要员的榜样,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在他来说本也是忠实奉行的,然而二十多年官场生活,尤其是在咸丰二年起担任道台并监督江汉关的职位上,眼见海关事务实权常被外国的领事馆和税务司褫夺,晚清政府昏聩无能、屈从列强,共事者多畏事偷安,自己空有爱国自强之抱负而难兑现于国事,在既然不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的情势下、无奈痛苦地选择了“穷则独善其身”的归隐之路,这些感受从他为山庄取名“寄啸”,完完全全地折射出他内心的愤懑。

满清朝廷与列强开战,姻亲张之洞等地方大员等提出“东南互保”对抗朝廷,久久郁积在心中的愤懑有了宣泄口,其时恰逢母亲去世,投身洋务运动实现抱负的萌动,最终促成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走出寄啸山庄,进入上海滩搏击。上海著名女作家宋路霞所著《上海滩豪门望族》一书,详细介绍了何芷舠家族五代传奇的故事。

中国近代史上,最初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多半是由封建绅商转型而成的,何芷舠也是这个行列的一员。进军上海滩后,在金融界、实业界逐一投资,并为子孙后辈日后在政界、法律界、科技界、教育界、卫生界的发展拓开了宽阔道路。

何氏家族代表人物

何维键(1835—1908),字汝持,号芷舠,祖籍安徽望江吉水。从同治六年(1867)起,何芷舠历任湖北武昌盐法道、湖北督粮道、湖北按察使、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等职。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任上辞官退隐到扬州,建造了晚清时期独具特色的私家园林寄啸山庄,俗称何园。1901年,他携家眷移居上海,从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活动。1908年病逝于上海。

何俊(1797—1858),字亦民,何芷舠之父,安徽望江人氏。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久为江苏地方官,曾任江苏督粮道、两淮盐运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管过司法,也管过粮食和食盐。正一品封典,诰受荣禄大夫,覃恩晋赠光禄大夫,赏戴花翎。

何声灏(1864—1941),字伯梁,号蔗庵,何芷舠长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江南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户部山东司主事,记名军机章京。

何世桢(1894—1972)字毅之、思毅,何芷舠之孙。毕业于东吴大学,后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东吴大学法科教授,上海大学学长(教务长)。1924年,在上海创办“私立持志大学”,任校长,兼行律师业务。

何世枚(1896—1975),字朴枕,号澹园,何芷舠之孙。1921年,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被保送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应聘为东吴大学、上海大学教授,兼律师。1924年与胞兄何世桢在上海创办“私立持志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

何适斋,原名世彝,又名世伟,字实斋,号适斋,别号乐天散人,以号行,何芷舠长孙。出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神州法政专门学校,后潜心研究诗文书画。在书法绘画方面得到过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的指点和提携。

何怡如(1912-2010),名祚忻,字怡如,以字行,何适斋长女。出生于上海,早年入上海美专,后又入无锡国专,得词学大师夏承焘教诲。国画初师姚墨邨,后得黄宾虹指授。1948年,中国画苑举办何适斋父女书画展,张大千在其《松鹤图》上题跋:“画松鹤极难,惟吾友许士骐先生最擅长,今观怡如女士所作,又另具一副手眼,真曷与古人争胜也。”何怡如长期在上海锡珍女中、培进中学等任教,60年代退休后定居无锡,2010年12月去世,享年98岁。

王承书(1912-1994),何芷舠曾外孙女,1912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1年留学美国,1944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员。回国后,从事铀同位素分离工作,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培育了一支理论研究队伍。198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在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工作中做出了贡献,隐姓埋名直至去世,享年82岁。

何祚庥,何芷舠曾孙。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马列理论专家。1927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同时,在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如今他既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理论物理学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被称为“两栖院士”。

标签: 何芷舠

更多文章

  • 梁植权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梁植权

    梁植权,曾用英文名LiangChih-chuan。祖籍广东省中山县。医学生物化学家。他研制的“实研二号”、“实研三号”代血浆已用于临床;他研究过核酸的一级结构、中国异常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现6种新类型血红蛋白;发现3个抗胰蛋白酶新变种,并证明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变种为Etokyo;又承担地中海贫血的体细

  • 杨鼎勋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鼎勋

    杨鼎勋,字少铭,四川华阳人,清朝将领。累功擢把总、千总、游击、副将、授江苏苏松镇总兵。擢浙江提督,调湖南。东捻平,论功,予骑都尉世职。赐号锋勇巴图鲁。同治七年,会旧伤发,遽卒,数日而西捻平。李鸿章疏闻,赠太子少保,谥忠勤,建专祠。中文名:杨鼎勋别名:字少铭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四川华阳职业:将领

  • 爱新觉罗·启琴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爱新觉罗·启琴

    1951年生,柳琴,满族,北京人。曾任光明日报社主任记者、光明日报书画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现任民盟中央妇委会委员、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紫禁城书画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学会会员、中国传记学会影视中心主任、北京满学会特邀研究员、满学研究基金会理事、viva(维旺

  • 罗巧福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巧福

    罗巧福,男,道光十五年(乙未)十月十二日出生,名阿顺,号笑仙。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青衣旦角名家。中文名:罗巧福别名:嘎嘎旦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苏州吴县出生日期:1835年12月1日职业:京剧旦角演员幼入杨三喜之福盛堂,师事名丑杨呜玉,习青衣兼花旦,与名旦梅巧玲同曾隶福盛堂。咸丰、同治年间隶四喜部

  • 杨志行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志行

    杨志行,直隶(今河北)丰润人。1920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之后到天津南开中学任教。建国后,历任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兼南开中学校长、国家教委视导员。特级教师。倡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治能力。撰有《校长工作杂谈

  • 赵徵明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徵明

    赵徵明是一位唐代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三首。其一为《回军跛者》写一个跛脚的老军回乡,其艺术感染力与三国时期王粲著名的《七哀诗》相仿。《七哀诗》等后两首分别写死别、生离,悲气弥天,读之落泪,尽显其铺陈渲染的功夫。中文名:赵徵明国籍:中国出生地:天水职业:诗人代表作品:《回军跛者》、《七哀诗》赵徵明,

  • 韩斡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斡

    韩斡(一说韩干),中国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开元天宝间。曾任太府寺丞。擅人物、肖像、道释、花竹,尤精鞍马。初为酒店学徒,有绘画天才,得王维赏识与资助。作画初师曹霸,后自成一家,被召入宫廷,画马能以真马为师,比例准确,体形肥硕、健壮,态度安详,被

  • 鲁如坤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如坤

    鲁如坤,1926年12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山城集(今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之子,土壤农业化学家。致力于土壤磷素农业化学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农田养分退化等的研究近50个春秋,对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的施用,磷在水田中形态转化、消耗、积累以及评价农田养分平衡的新方法等进行了深入

  • 法照大师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照大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

  • 施正一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施正一

    施正一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民族学家、民族经济学的开创者,学术研究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民族学、民族经济学以及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他提出并倡议创建了“民族经济学”新学科,并且提出了“广义民族学”的概念,在民族学与经济学两个领域均颇有建树。1932年1月生于安徽桐城县(今枞阳县);1948年参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