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富察·傅恒

富察·傅恒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56 更新时间:2023/12/25 1:36:44

富察·傅恒(1722~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担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基本资料

本名:富察·傅恒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

逝世日期: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

主要作品:《周易述义》《春秋直解》《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

主要成就:指挥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

字号:字春和

爵位:一等忠勇公,郡王衔

谥号:文忠

旗籍:满洲镶黄旗

官职:领班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等

人物生平

傅恒出身于名门,其先祖旺吉努在努尔哈赤起兵时,便率族人归附。曾祖父哈什屯在清太宗与清世祖两朝位列议政大臣,跻入当时清朝最高决策中枢。祖父米思翰受知于康熙皇帝,擢为户部尚书,位列议政大臣,坚定支持康熙皇帝撤藩政策,对康熙朝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平定三藩之乱都起了积极作用,清圣祖时大加赞誉。

傅恒的伯父马斯喀、马齐和马武都是康、雍两朝非常显赫的人物。傅恒的父亲李荣保,官至察哈尔总管。与此同时,傅恒姐姐,即孝贤纯皇后,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因其生性恭俭,颇受乾隆帝钟爱,夫妻感情极深。良好的家庭出身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傅恒在日后成为乾隆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乾隆五年(1740年),傅恒官任蓝翎侍卫,随后不久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七年(1742年)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事务。乾隆八年(1743年)出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后,担任山西巡抚。乾隆十年(1745年)傅恒进入军机处。

次年,在山西巡抚任上,担任军机大臣、户部右侍郎、内大臣。不久后转任户部左侍郎。乾隆十二年(1747年),升任户部尚书,兼任銮仪卫、议政大臣、殿试读卷官、会典馆副总裁、正总裁。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七年之间,傅恒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卫,一路升为从一品大员,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劫夺小金川土司泽旺,经清朝干预后释还。次年,莎罗奔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等地,清朝派兵前往弹压,遭到莎罗奔的抵制。乾隆帝先后派川陕总督张广泗、大学士讷亲前往前线平定叛乱,均连连受挫,张广泗、讷亲先后被处死。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傅恒毛遂自荐参赞军务,随后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经略军务,授保和殿大学士。十一月,傅恒行,乾隆帝赐宴重华宫,亲至堂子行告祭典礼,并命皇子及大学士来保等送至良乡。十二月,傅恒到达金川前线,赠太保衔,加军功三级。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傅恒亲自督师攻下金川险碉数座的奏报递达京城。金川土司莎罗奔等因久战乏力,畏死乞降。历时近两年之久的金川之役以傅恒亲往督师宣布告捷。傅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胜利班师,因功封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不久后,乾隆帝还为富察氏建立宗祠,并为傅恒建造府第于东安门内。

乾隆十九年(1754年),准噶尔内乱,乾隆帝打算对其用兵,询问群臣意见,由于受雍正朝西师之役败绩的影响,满朝文武多多持否定态度。在平叛过程中,稍遇挫折,他们便认为此为天意。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傅恒挺身而出,力排众议,独自“奏请办理”此役,获准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军务办理的工作中。他带领军机处官员,“日夜随侍,候报抄录”,积极协助乾隆皇帝于后方运筹帷幄、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及调兵拨饷,保证必要的军需,深受乾隆帝称赞。乾隆二十年(1755年),师克伊犁,并俘获达瓦齐。同年六月,准噶尔之乱被清军平息。

乾隆帝回想起上年决策用兵之时,文武百官均不支持,唯有傅恒赞成。特地颁谕,再次授傅恒为一等忠勇公。傅恒在平金川之役中已获一等忠勇公爵位,再次封公,实属殊典旷恩。对此,傅恒上疏力辞,并向皇上当面恳陈辞谢之意,再三再四,说到动情之处涕泪俱下,声称自己在金川之役中“叨封公爵已为过分”,执意谢绝再赐他一顶公爵桂冠。不久,乾隆帝将百名功臣画像陈列于紫光阁,傅恒荣居首位。

乾隆三十年(1765年),缅甸军队多次侵扰西南边陲云南。刘藻、杨应琚、明瑞前后三任云贵总督,因征缅战争先后自杀。一时间,朝廷内部人心惶惶。尚书、参赞大臣舒赫德,奉命赴西南边地永昌实地考察后,与新任云贵总督鄂宁联合上疏,提出征缅有办马、办粮、行军、转运、适应“五难”,认为清军征缅“实无胜算可操”,不宜继续对缅动武。乾隆帝对不领会圣意的舒赫德严厉训斥,革去舒赫德尚书、参赞大臣之职,给予鄂宁降职处分,降补福建巡抚。而进缅剿匪的重任,最后落在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身上。

傅恒就是在三位云贵总督相继身败命裂,新任云贵总督翻身落马的情形下,执掌征缅帅印,拂着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早春二月的寒风,踏上西南征程的。傅恒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三月入云南。四月抵达边城腾越。到达边境后,傅恒发现有个叫翁古山的地方,有许多参天大树,其中昼楠、夜槐两种树木是造船的上等材料;附近有个叫野牛坝的地方,凉爽无瘴,是个造船的好去处。他一边命其子傅显率清军三千、湖广工匠四百六十余人秘密赶造战船,一边制定水陆并进、直捣缅甸都城阿瓦的军事计划。这一计划,正合乾隆之意,并给予充分肯定。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七月,傅恒祭纛誓师,兵发腾越,对缅发动突袭,初战告捷。九月,野牛坝战船造成,清军水陆并进,击溃缅甸水军。十月,攻克前被缅军攻占的军事重镇新街。十一月,进攻老官屯。老官屯是由北往南水陆交通咽,易守难攻,缅军设立木寨、水寨,据险坚抗,清军未能攻克。且这一带烟雾缭绕,湿度很大,水土恶劣,清军特别是久居北方的满洲兵身体很不适应,官兵染上瘴疠之疾纷纷病倒,有的甚至一命呜呼。清军原有水陆军三万一千余人,死亡过半,遭受重创。傅显、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副都统永瑞、提督五福、叶相德等重要将领,均被恶性传染病夺去生命。主帅傅恒,也未能幸免,染上恶疾,腹泻一天比一天厉害,以致一病不起。

乾隆帝获悉大惊,颁谕令傅恒立即班师回京。碰巧缅甸国王、缅军主帅慑于清军兵威,也有罢兵乞和之意。决计撤兵、不愿将征缅战争再拖下去的乾隆帝,正好借机下了台阶,同意前方清军与缅方议和息战。

傅恒在接到缅甸国王乞降方物后宣布撤军,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回驻虎踞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两个月后,傅恒病情恶化。七月十三日,傅恒病逝,未满五十岁。

盖棺定论,乾隆帝对傅恒一生予以充分肯定,亲登其府在灵前祭酒,并谕示丧礼按宗室镇国公规格办理,赐谥号“文忠”。后来乾隆帝赋诗悼念傅恒,嘉许他为“社稷臣”。嘉庆元年(1796年),推恩赠郡王衔,并配享太庙。

《清史稿·傅恒传》《清高宗实录》《啸亭杂录》《檐曝杂记》有记载。

主要成就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傅恒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三个月后攻下金川。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针对准噶尔内乱朝廷是否要派兵镇压的问题上,唯有傅恒坚决站在乾隆帝一边,持支持态度。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准噶尔之乱被清军平息,傅恒眼光独特。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恒督师缅甸,前期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后期由于清军水土不服的原因,造成大量人员减损,主帅傅恒亦染上恶疾,一年后去世。

不可否认的是,傅恒颇具军事眼光,也确属军事人才。其指挥平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均为乾隆“十全武功”做出重要贡献。

傅恒能文能武,其作品范围较广,他主编、参与了《周易述义》、《春秋直解》、《西域同文志》、《增订清文鉴》、《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平定准噶尔方略》、《皇朝职贡图》、《吏部则例》、《钦定诗义折中》、《钦定大清会典》、《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撰写工作。深受乾隆帝赞誉。

人物评价

《清史稿》:“傅恒以受降还师,德心孚契,自以其谨慎,非徒藉贵戚功阀重也。”

乾隆帝:“世胄元臣,与国休戚。早年金川,亦建殊绩。定策西师,唯汝予同。酇侯不战,宜居首功。”

蔡东藩:“傅恒、阿桂系乾隆朝名将,抑亦乾隆朝福将。有明瑞之丧师小猛育,而后傅恒乃慎重将事,有温福之战死木果木,而后阿桂乃坚忍成功。天下事经一度失败,始增一番惩创,明瑞温福之不幸,即所以成傅、阿二人之幸耳。傅、阿二人殁,嗣后有名将,少福将,故乾隆朝为清室极盛时代,亦即清室中衰时代。”

萧一山:“乾隆中,满大学士之声威卓著,备蒙恩眷者,前有傅恒,后有阿桂,而中叶尹继善、舒赫德亦并以阃外之功,入赞纶机,皆满人中之佼佼者也。”“乾隆之盛,斯亦用人之效已。初年有张廷玉之勤慎,鄂尔泰之练达,中年有刘统勋之干济,傅恒、兆惠之勋功,其余嵇氏父子,陈世倌、史贻直、陈大受、汪由敦、梁诗正、尹继善、孙嘉淦、陈宏谋、刘纶等,亦皆忠正有为。即晚叶和氏专政,朝纲大坏,亦尚有阿桂、王杰之持正不阿,故人才济济,得佐明堂,而后乃有政治之可言。”

亲属成员

曾祖:哈什屯。

祖父:米思翰。

父亲:李荣保。

伯父:马斯喀、马齐、马武。

兄:广成、傅清、傅宁、傅文、傅宽、傅玉、傅谦。

姊:孝贤纯皇后、副都统萨喇善嫡妻。

妻子:那拉氏(据《永宪录》,其出自明珠家族,黄一农推测其为明珠曾孙女、揆叙孙女、永寿之女)

儿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女儿:成哲亲王永瑆嫡福晋、睿恭亲王淳颖嫡福晋。

儿媳:和硕和嘉公主。

侄子:明亮、明瑞、明义、奎林。

孙子:丰绅济伦、丰绅果儿敏、德麟、锡麟。

孙女:和硕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嫡福晋、和硕怡亲王绵誉嫡福晋。

艺术形象

出品时间

电视剧

扮演者

1985年

《皇上保重》

李国麟

1988年

《满清十三皇朝Ⅱ》

熊德诚

1998年

《还珠格格》

张巍

2001年

《玉指环》

黄维德

2003年

《还珠格格3》

王伟光

2005年

李卫辞官》

杨俊

2018年

《延禧攻略》

许凯

2018年

《如懿传》

贾延

标签: 富察·傅恒

更多文章

  • 丁日昌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丁日昌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潮汕先贤,广东潮州府丰顺县(今梅州市丰顺县)人,晚年定居揭阳县榕城梅林巷内。潮汕诗人,梅州八贤之一,客家先贤,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

  • 刘步蟾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步蟾

    刘步蟾(1852年一1895年2月10日或2月8日),字子香,汉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 阿古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古柏

    穆罕默德·雅霍甫(MohammadYaqubBeg,1820年-1877年5月30日),汉名阿古柏,被称为“中亚屠夫”,为中亚浩罕汗国阿克麦吉特(白色清真寺)伯克。在俄罗斯帝国以及大英帝国的幕后支持下,于1865年至1877年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后被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击败。1865年至1877年率军入

  • 马化龙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化龙

    马化龙,曾用名马朝清(1810年12月15日-1871年1月13日),哲合忍耶第五辈穆勒师德,教内称十三太爷,经名“穆罕默德·艾依乃玛·阿俩毛俩乎”,道号“托布尔·屯拉”,尊号“赛义德·束海达依”(即殉道者的领袖)本名:马化龙别名:马朝清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宁夏灵武金积堡出生日期:1810年12月

  • 郎世宁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郎世宁

    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7.19-1766.7.1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圣名若瑟,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

  • 袁春望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春望

    袁春望,古装宫廷剧《延禧攻略》中登场的虚构人物。从中期开始登场、和魏璎珞一见如故、相辅相成,但是后期因为魏璎珞不喜欢袁春望而导致他变得偏激、反倒开始处处折磨陷害魏璎珞。他的生母是个被先帝雍正玷污的农家女,又因为乾隆并非太后的亲生儿子。误以为自己原本有机会成为太后养子,所以一直认为皇帝的位子是自己的。

  • 林召棠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林召棠

    林召棠(1786~1872年),清朝道光年间癸未(1823年)科状元,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父泰雯,任东安县教谕。其一生主要著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手抄本。本名:林召棠字号:爱封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吴阳出生时间:1786去世时间:187

  • 寂然法师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寂然法师

    寂然法师出生江苏东台县,俗姓严,少年出家。公元1909年受具足戒于镇江宝华山,禅定于镇江江天禅寺大彻堂,后到南京栖霞寺,时任监院和尚。公元1938年3月,寂然法师在栖霞寺营救2.4万名南京大屠杀幸存难民。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于公元1939年10月12日圆寂。中文名:寂然法师出生日期:清朝末期职业:

  • 张乐行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乐行

    张乐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后成为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被封为捻军盟主。咸丰二年(1852年)冬,作为十八股捻首之一,在安徽亳州雉河集起义抗清,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史称“十八铺聚义”。咸丰四年(1854年),张乐行与起义军白

  • 王辅臣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辅臣

    王辅臣(?—1681年),本姓李,号“马鹞子”,山西大同人。明末清初地方割据军阀。早年参加农民军,喜欢赌博,一掷千金。投靠大同镇总兵官姜瓖,成为大同部将王进朝的谊子,改为王姓。跟随姜瓖起兵反清,兵败投降英亲王阿济格,免于刑诛,没入辛者库为奴隶。多尔衮死后,修炼得到顺治帝重用,授一等侍卫,经大学士洪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