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于贵瑞

于贵瑞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4/1/17 4:56:53

于贵瑞,1959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于贵瑞于1993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千叶大学环境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担任千叶大学研究生院助教、园艺学部副教授;2000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至2018年担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于贵瑞主要从事生态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耦合过程机制、植被功能性状及生物地理学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研究。

基本资料

名:于贵瑞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大连市新金县

出生日期:1959年

毕业院校:沈阳农业大学、千叶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植物光合、蒸腾与水分利用的生理生态学》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9年,于贵瑞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新金县(现大连市普兰店区)。

1982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

1984年,从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农学硕士学位。

1984年12月—1987年11月,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助教。

1987年12月—1990年07月,担任沈阳农业大学讲师。

1990年08月—1994年09月,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

1991年,开始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工作。

1993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1997年,从千叶大学环境物理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环境学博士学位。

1994年10月—1996年07月,担任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助教。

1996年08月—1999年07月,担任千叶大学园艺学部副教授。

1999年08月—1999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

2000年01月—2009年0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2018年,担任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1月—2018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2009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201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

2015年11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3日,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增选院士名单。

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

于贵瑞早期的研究领域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农业气象与环境物理学。之后致力于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综合科学研究事业;着力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融合,开拓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等新兴学科。

于贵瑞的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研发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及生态要素网络观测新技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机理,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动态变化、地理格局及环境影响规律和机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理、动态演变和地理格局的生物环境控制机制及全球变化因素影响与反馈作用等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问题。

学术成就

于贵瑞组织开展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观测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和集成研制通量观测技术系统,设计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组织开展陆地碳储量/通量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规律综合研究,评估和认证了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格局及增汇潜力。系统性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地理学机制研究,评估了大气氮沉降和陆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发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固碳功能的影响。开拓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制研究新领域,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大尺度时空格局及功能性状的生态地理学机制。长期服务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及国家野外台站的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开发生态环境科学数据资源产品,研制CERN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信息系统,探索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事业发展,综合研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等资源环境问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于贵瑞已发表SCI论文300篇,出版专著9部。

承担项目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网站显示,于贵瑞以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为研究主题,先后主持实施了9项重大科学研究任务。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11月,于贵瑞先后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7项。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于贵瑞主讲《生态系统生态学》《高级生态学》《生态学》《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全球变化研究进展》《生态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与野外实践》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0年1月—

中国地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2011年—2030年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

2013年11月—

中国生态学会理事

2014年12月—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

2015年1月—2019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编委

2016年1月—2020年12月

《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

2016年1月—2020年12月

《应用生态学报》主编

2018年—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8年1月

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亚洲通量网(AsiaFlux)副主席、执委会委员、主席

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务理事、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

中国气象局咨询专家

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

中国科学院和相关行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咨询专家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部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学术委员会成员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

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咨询专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

《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副主编

2022年6月

2022年度生命科学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专家评审

人物评价

于贵瑞为中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沈阳农业大学新闻网评)

于贵瑞填补了全球通量观测区域空白,对全球通量观测网络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开拓了科学研究新领域。(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评)

于贵瑞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生态环境综合研究事业,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耦合过程机制、碳氮水通量时空格局、植被功能性状及生物地理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天津大学评)

标签: 于贵瑞

更多文章

  • 袁道先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道先

    袁道先,1933年8月24日出生于浙江诸暨,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道先于1952年毕业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同年5月到南京地质学校任教;1953年3月调入地质部水文地质局;1954年初夏

  • 曾庆存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庆存

    曾庆存,男,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

  • 翟明国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翟明国

    翟明国,1947年12月24日出生于河南济源。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2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9年获得中国科

  • 翟裕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翟裕生

    翟裕生,1930年2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翟裕生于1952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被分配在北京地质学院工作;1957年获得长春地质学院硕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北京地质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

  • 张国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国伟

    张国伟,1939年1月1日出生于河南南阳,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伟于1961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80年至1990年先后被评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 张宏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宏福

    张宏福,1962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岩石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宏福于198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得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学位后,进入西北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

  • 张经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经

    张经,19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张经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到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学习;1985年获得山东海洋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进行博士后

  • 张弥曼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弥曼

    张弥曼,1936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张弥曼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古生物研究;1983年出

  • 张培震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培震

    张培震,男,1955年12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淮滨县,地震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培震于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震专业;1982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

  • 张人禾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人禾

    张人禾,1962年7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1982年张人禾从兰州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进入南京农学院植保系工作;1984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