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曲钦岳

曲钦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10 更新时间:2023/12/15 8:33:45

曲钦岳,1935年5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1957年曲钦岳从南京大学数学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晋升为讲师;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溧阳农场劳动;1971年回到南京大学工作;1978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79年至1980年就任南京大学天文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至1997年出任南京大学校长;1988年至1998年担任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0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之后一直担任名誉理事长;1998年至2005年担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9年国际编号为351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曲钦岳星。曲钦岳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是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研究的天文学家之一。在担任校长期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首批7所211工程高校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曲钦岳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烟台市

出生日期:1935年5月21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恒星大气物理》《曲钦岳教育文选》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5年5月21日,曲钦岳出生于山东烟台,籍贯山东牟平,先后在烟台市经纶街小学、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和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读书。

1953年,曲钦岳考入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大二时,在曲钦岳的倡议与组织下,班里出了一块“学术园地”墙报,专门发表同学门在课堂学习和文献参阅中的心得体会。

1957年,曲钦岳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

1958年,南京大学开始筹建中国第一座太阳塔,曲钦岳参加了太阳塔的研制工作。在方案论证时,曲钦岳发现太阳塔转象镜部分的设计有问题,并就此与主持整个设计工作的苏联专家据理力争,并使苏联专家最终承认并修正了设计方案中的错误,保证了太阳塔研制任务顺利完成。

1964年,曲钦岳晋升为南京大学天文系讲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钦岳与其他教师一起到煤矿劳动,去溧阳农场挑土方、修渠道。

1971年,曲钦岳从溧阳农场回到南京大学工作。

1978年,曲钦岳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

1979年4月,曲钦岳就任南京大学天文系系主任(至1980年)。

1980年,时年45岁的曲钦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曲钦岳出任南京大学校长,同年秋天他主持制定了《南京大学1984-1990年发展规划》。

1990年,曲钦岳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9月,曲钦岳专程飞到北京,任务是争取把南京大学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规则。

1992年,曲钦岳被聘为攀登计划项目《天体激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

1994年11月18日,在曲钦岳的努力下,南京大学通过了国家教委专家组的“211工程”预审,进入国家首批7所211工程高校之一。

1997年,曲钦岳卸任南京大学校长职务。

1998年5月,曲钦岳担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至2005年)。

主要成就

曲钦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2年,曲钦岳和他的夫人珍如发现当时的理论天体物理权威、苏联的索波列夫提出的“β型发射星谱线”的理论有舛误疏漏,他们分析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得出了正确的结果。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后,很快被《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全文转载。

1973年,曲钦岳等中青年教师在天文系主任戴文赛教授的支持与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合办“南方天体物理讨论班”,坚持每两周研讨一次,先后写出一批高质量论文,推动了中国天体物理学的进展。其中曲钦岳与汪珍如合作撰写的《宇宙伽玛射线爆的恒星超耀斑模型》发表后引起中国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曲钦岳与陆聑、罗辽复等关于脉冲星能损率一特征时标统计曲线的研究。

曲钦岳在中子星、X射线源、g射线源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合作者得出了关于脉冲星能损率一特征时标的统计曲线,并澄清了国际上关于JP1953是否为中子星的争论与合作者提出了反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体的一种新类型,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质量极限提出了某些形态特异的超新星遗迹的理论模型等。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1月,曲钦岳著有《普通天文教程》《恒星大气物理》等著作,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约50篇。出版《大学的使命与目标》《曲钦岳教育文选》,并在报刊上发表论文20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9.06

《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

曲钦岳主编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05

《恒星大气物理》

汪珍如,曲钦岳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01

《大学的使命与目标曲钦岳教育文集》

曲钦岳著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曲钦岳教育文选》

曲钦岳著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高能天体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

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5年

《恒星大气物理》

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7年

《恒星大气物理》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9年

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及其前身星的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

超新星爆发的产物及其前身星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曲钦岳人才培养

1984年,曲钦岳任南京大学校长后,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扬优、支重、改老、扶新”八字方针,坚持以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以“全面培养、强化基础、因材施教、增强活力”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科研方面,曲钦岳院士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指针,发扬南京大学基础研究力量较雄厚的优势,同时,高科技和应用延伸,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提出全面贯彻“把准方向、强化基础、拓宽应用、扩大交流、促进联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跨世纪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思想。

曲钦岳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

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86年

美国巴尔的摩市荣誉市民称号

1986年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奖章和奖状

1990年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1990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0年

美国SeatonHill学院名誉博士

1991年

美国Lingston大学名誉博士

1995年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2022年11月16日

中国天文学会最高荣誉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

江苏省人大代表

1998年

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1998年—

中国天文学会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1993年—2003年

第八、九届江苏省人大代表

1993年—2003年

第八、九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2年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1995年

中国天文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8年—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1988年

中美大学校长讨论会中方大学校长代表团团长(连续三次)

1983年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1983年

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

1982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高能天体物理专业部组织委员会委员(连续四次)

1979年—1983年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席

1978年

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国家教委)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全国科协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物理学卷》分编委

《辞海》天文学科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物理天文学组召集人

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主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

《天文学报》《理论物理通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科学》等期刊编委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曲钦岳的夫人汪珍如是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夫妻两人于1974年合作完成《宇宙伽玛射线爆的恒星超耀斑模型》。

兴趣爱好

曲钦岳对富有竞争性的体育运动也有特别的爱好。他喜欢一、二百米短跑,曾经是青岛一中班级足球队的门将。进入南京大学以后,每届校运动会上曲钦岳都是天文系田径队的主力队员。1956年,数天系(1955数学、天文二系合并)打破了男子4×100m接力的校纪录,曲钦岳也在破校纪录的四名成员之列。

人物评价

曲钦岳是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领域从事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主要研究伽码射线源、脉冲星和中子星、超新星遗迹等,为高能天体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

人物影响

曲钦岳星

1999年,国际编号为3513号小行星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被命名为“曲钦岳星”。第3513号小行星是中国紫金山天文台1965年10月16日发现的,并得到国际小行星组织认可。

曲钦岳院士八十华诞

2015年5月20日,在庆祝南京大学113岁生日之际,中央统战部副巡视员陈先和一行专程来南京,为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院士庆贺八十华诞。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瞿超,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党委副书记杨忠,以及统战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标签: 曲钦岳

更多文章

  • 阮勇斌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阮勇斌

    阮勇斌,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四川梓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勇斌于1982年6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85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91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1991年9月开

  • 沈文庆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沈文庆

    沈文庆,1945年8月21日出生于上海,实验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文庆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理论核物理专业;1970年—1991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11月—2

  • 沈学础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沈学础

    沈学础,1938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沈学础于1958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至1980年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红外

  • 史生才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生才

    史生才,1965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射电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史生才于1985年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毕业;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担任日本国立天文台野

  • 苏定强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苏定强

    苏定强,籍贯江苏武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出生于上海,天文学家,光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兼职教授。苏定强于1959年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

  • 苏肇冰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苏肇冰

    苏肇冰,1937年6月2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苏肇冰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转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

  • 孙昌璞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昌璞

    孙昌璞,1962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1984年孙昌璞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

  • 孙斌勇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斌勇

    孙斌勇,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斌勇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

  • 孙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孙鑫

    孙鑫,1938年7月出生于江苏扬州,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孙鑫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1979年至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1980年受邀请在第十四届统计物理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0年当选为国际

  • 孙义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义燧

    孙义燧,1936年12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天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孙义燧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被公派到法国尼斯天文台做访问学者;1993年担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