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史生才

史生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4/1/4 7:46:11

史生才,1965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射电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史生才于1985年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毕业;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担任日本国立天文台野边山宇宙电波观测所外籍NRO研究员;1996年获得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天文系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担任日本国立天文台野边山宇宙电波观测所COE研究员;1998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实验室主任,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入选财政部“国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2008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史生才主要从事太赫兹天文技术与方法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史生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65年1月

毕业院校: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5年1月,史生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81年7月—1985年7月,就读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7月—1989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2年7月—1996年4月,就读于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天文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4月—1997年3月,担任日本国立天文台野边山宇宙电波观测所外籍NRO研究员。

1995年12月—1998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高级工程师。

1997年4月—1998年3月,担任日本国立天文台野边山宇宙电波观测所COE研究员。

1998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之后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9年,入选财政部“国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

1999年4月—2000年3月,担任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招聘研究员。

2008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史生才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史生才在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物理机理、芯片技术和系统应用等方面做出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他领导研制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成功应用于中国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国际天文大科学装置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和SMA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阵等,并在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上实现应用,支撑推动中国太赫兹天文学的发展。

史生才在其研究领域所做出的主要成果包括:

(1)系统研究了太赫兹超导隧道结混频技术中超导隧道结调谐和太赫兹波高效传输两大关键问题,率先提出单馈电并联双超导结集成调谐电路和分布式超导隧道结阵概念,成功研制了0.1至0.9THz的多波段超导隧道结混频器,性能均达国际前沿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际空间站SMILES大气观测计划、国际天文大科学工程SMA和ALMA计划等。

(2)为突破超导隧道结混频器频率上限,领导其团队开展了高能隙氮化铌超导隧道结混频技术研究,成功研制接近量子极限灵敏度的0.5THz氮化铌超导隧道结混频器,并首次在国际上实现这种高能隙超导混频器的天文观测,被认为是超导混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领导其团队在中国率先开展太赫兹超导热电子混频技术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4K闭环制环境下超导热电子混频实验,实现与液氦制冷相当的性能。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研制了国际上最高频率(5.3THz)的准光学天线耦合超导热电子混频器,灵敏度首次突破五倍量子噪声。与荷兰SRON/TUDelft和美国MIT等研究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3.5THz频段QCL激光器的频率与功率同时锁定。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国南极冰穹A五米太赫兹望远镜建设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4)主持建设了具备超导混频器设计、器件制备、器件物理特性研究、混频器研制及系统集成完整能力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制平台,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领导其团队成功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SMA和ALMA计划超导接收机的合作研制,提升了中国在太赫兹探测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成功研制应用于中国青海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和POST亚毫米波望远镜的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

(5)领导其团队成功研制了应用于南极冰穹A大气测量的太赫兹宽带傅立叶光谱仪,首次取得了该站址太赫兹至远红外波段的长周期大气透过率资料,为南极天文台大科学工程立项打下重要基础。该项成果作为创刊号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此外,还领导其团队完成了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专项“太赫兹超导成像阵列”,成功自主研制了1024像元的超导MKIDs探测器阵列,其性能达到国际前沿。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2010年1月—2011年12月

南极冰穹A天文选址用太赫兹傅立叶分光频谱仪

负责人

2010年1月—2014年12月

应用于远红外到X射线波段的低温超导光子探测器技术研究

负责人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制平台一期

负责人

2011年1月—2014年1月

超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技术研究

负责人

2012年1月—2016年12月

太赫兹超导阵列成像系统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负责人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9年

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

2001年

90-115GHzSIS超导接收机

2005年

3毫米波段多谱线系统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6年

3毫米波段多谱线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5年

超高灵敏度太赫兹超导探测器技术及应用

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史生才人才培养

治学态度

史生才认为要在研究工作中能取得成效:首先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要有兴趣,另外就是专注和执着。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很好把握国际前沿研究动态也很重要。这样不仅能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国际前沿中去竞争,还能学到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所以他认为引进人才和派人出国学习两方面都很重要。去中国国外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学到更为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回来工作时不会对物质有太高的要求,也会把名利看得更淡一些,在这种心态下做研究的效果会更好。评不评奖也真的会觉得无所谓,只要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就会很满意。

教育成果奖励

2009年,史生才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史生才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2001年

江苏省劳动模范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紫金山天文台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委员会

2018年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21年6月

紫金山天文台优秀党员

中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委员会

2021年11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8年

中国天文学会第十四届理事、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主任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第十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天文学报》副主编

人物评价

史生才是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中国太赫兹天文探测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政府评)

史生才为中国第一台和频率最高的太赫兹超导接收机系统,中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天文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天文学会评)

史生才作为中国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研究领域的领头人和国际太赫兹超导探测器领域的知名专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标签: 史生才

更多文章

  • 苏定强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苏定强

    苏定强,籍贯江苏武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出生于上海,天文学家,光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兼职教授。苏定强于1959年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

  • 苏肇冰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苏肇冰

    苏肇冰,1937年6月2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苏肇冰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转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

  • 孙昌璞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昌璞

    孙昌璞,1962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1984年孙昌璞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

  • 孙斌勇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斌勇

    孙斌勇,1976年11月出生于浙江舟山,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斌勇1999年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

  • 孙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孙鑫

    孙鑫,1938年7月出生于江苏扬州,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孙鑫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1979年至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1980年受邀请在第十四届统计物理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0年当选为国际

  • 孙义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孙义燧

    孙义燧,1936年12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天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孙义燧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被公派到法国尼斯天文台做访问学者;1993年担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何梁

  • 汤超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超

    汤超,1958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首任主任。汤超于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

  • 唐孝威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孝威

    唐孝威,祖藉太仓(现属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唐孝威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 陶瑞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陶瑞宝

    陶瑞宝,1937年3月17日出生于上海,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陶瑞宝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64年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1990年担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1991年至1996年

  • 万宝年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万宝年

    万宝年,1962年6月出生于江苏南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万宝年于1982年从扬州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